Workflow
专项债作资本金
icon
搜索文档
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全景透视与后续展望
中诚信国际· 2025-05-08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大幅增加,叠加债务置换,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创新高,但新增专项债发行偏慢 后续预计约7万亿地方债待发行,需加快发行使用、统筹发行节奏、关注资金投向和效率,同时完善偿债及付息保障机制[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季度地方债市场运行的四大特征 - 地方债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再融资债占比近六成、新增债进度偏慢:《政府工作报告》安排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创新高,一季度地方债发行2.84万亿元、同比增长80.58% 再融资债发行1.6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倍,占比56.39% 新增债发行1.24万亿元、同比增长47.15%,完成限额进度21.82%,低于近三年同期平均[7][8][9] - 近半数省份完成今年置换额度发行,“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较快:一季度31省均发行地方债,14省完成今年置换额度发行,仅3省未开启特殊再融资债发行 10个“自审自发”试点省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快于非试点省份[11][12] - 发行期限延长、10年及以上占比超八成,发行利率呈逐月上升态势:受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影响,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同比延长4.49年至17.19年,10年及以上期限占比82.67% 发行利率同比下降,但分月度呈逐月上行态势,部分债券“发飞”[18][20] - 专项债对房地产领域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作资本金比例小幅下降:专项债投向集中于市政及产业园区、交通等领域 对房地产相关项目支持力度加大,农林水利、能源领域资金占比增加,民生服务领域占比回落 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9%,较去年全年回落约2个百分点[23] 后续发行展望 - 发行预测:年内约7万亿地方债待发行,关税博弈下二季度有望提速、规模或超3万亿,建议适时降准降息,加大货币政策配合力度:新增债年内近4万亿待发,二季度新增专项债或发1.6万亿 再融资债年内超3万亿待发,2万亿隐性债务置换额度还余约0.66万亿 建议统筹发行节奏,适时降准降息[28][30][31] - 撬动效应预测:全年理论上可撬动基建投资约4.3万亿,撬动能力仍待提升:预计2.6万亿新增专项债投向基建,若作资本金比例升至15%,理论上可拉动基建投资约4.3万亿 实际撬动效应受多因素限制[34] 后续需关注的问题及对应建议 - 关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关税博弈下积极财政需进一步加力,应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适当前置债务置换,并加大货币政策配合力度、适时降准降息: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加快特殊再融资债发行,适当前置债务置换 统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强货币政策配合[37] - 关注土储及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的落地实施情况,可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细则,防止资金空转,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土储专项债发行,落实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 关注资金效率,避免空转 考虑成立地产收储专项基金[39] - 关注专项债资金投向,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也需重视“负面清单”管理下新领域的项目储备和融资对接:精准优化投向,加强新领域项目储备,完善投融资对接机制 探索扩大“自审自发”试点范围,研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发债主体适度下沉[40] - 关注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完善监督预警制度、精准提升化债资金效率,并有效发挥其他各类财政资金作用:关注化债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闲置挪用 提升其余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作用[42] - 关注化债对于置换依赖加深背景下的财政预算刚性付息压力,完善偿债及付息保障机制:化债依赖置换或加大财政预算刚性付息压力 完善偿债及付息保障机制,如安排偿债计划、建立偿债备付金[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