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
搜索文档
左右逢源,南通牵手沪泰扬发力“世界级”
新华日报· 2025-09-19 17:08
展会成果与产业合作 - 多凯柴油机(靖江)有限公司作为唯一生产船用发动机的民营企业,在展会上备受关注并收获两份意向订单[1] -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云集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企业,包括“通泰扬”龙头船企、中船集团等央企以及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境外企业,国内外参展商数量和质量创历史之最[1] - 南通市与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崇明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以南通为轴心,西连扬州、泰州,东抵上海的船舶海工产业带[1]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通泰扬”三地去年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3290.8亿元,船舶制造业规模占全国超40%,海工装备规模占全国超25%[2] - 中国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24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63.1%[2] - 南通市船舶制造、海工装备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1/10和1/4,集聚420余家规上企业,去年全市船舶海工产业产值突破2100亿元[4] 产业链协同与集群效应 - 船舶海工产业具有长链条特点,以“新海鲟”号为例,84家主要设备供应商中超九成在国内,其中76家地处长三角[3] - “通泰扬”三地牵手后,2024年产业总产值较2022年同比增长41%,新接订单量较2023年同比增长84.6%,集群效应显现[3] - 多凯公司船舶发动机40%零部件自产、20%进口、40%国内供应,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上海和江苏[2] 区域发展规划与目标 - 扬州明确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泰州提出推动国家级产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5] - 上海市发布《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实施方案(2025—2027)》[6] - 南通、泰州、扬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业均已晋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差异化产业特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