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计算机革命

搜索文档
比尔·盖茨首部自传出版:从叛逆少年到科技领袖|书摘
第一财经· 2025-05-31 14:39
微软创立背景 - 1975年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立微软时,全球尚无商业化软件公司模式,但已获得首个客户微型仪器和遥测系统公司并基于BASIC语言开发业务[1][16] - 早期个人计算机市场以牛郎星计算机为代表,售价400美元但功能有限,主要客户为工程师、医生和学生等爱好者群体[3][4] - 微型仪器和遥测系统公司创始人爱德华·罗伯茨原预测年销量800台,实际首月订单达数千台,需求远超预期[3] 个人计算机革命萌芽 - 1975年家酿计算机俱乐部成立,成员从32人迅速扩张至数百人,推动计算机爱好者文化在全美蔓延[4][6] - 行业初期普遍认为软件应免费共享,导致微软4K版BASIC被大量盗版复制分发,但硬件仍被视为需付费的核心产品[9][10] - 摩托罗拉、仙童等十余家芯片制造商竞相推出类似英特尔8080的8位微处理器,推动硬件生态多元化[12] 早期竞争对手动态 - 处理器技术公司从销售扩展存储卡转向自有品牌Sol-20计算机,斯坦福团队Cromemco推出Z-1微型计算机[13] - 惠普工程师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基于MOS6502处理器开发原型机,后与史蒂夫·乔布斯共同创立苹果公司并推出苹果Ⅰ[14] 微软初期运营策略 - 1976年公司通过国家收银机等客户实现月收入2万美元,以9美元时薪雇佣首批员工并建立三方合伙制[17][18] - 商业计划明确两大目标:扩大规模知名度和实现盈利,合伙人约定未来两年全力投入公司发展[19]
整整157页,比尔盖茨亲自公开微软起家的源代码:Altair Basic
量子位· 2025-04-05 12:45
微软历史与Altair Basic - 微软的起源可追溯至1975年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为Altair 8800开发的BASIC解释器,这是公司的首个产品[9][13][52] - Altair Basic的157页源代码时隔50年公开,被视为微软技术创新的起点[1][8][55] - 该代码采用BASIC语言,旨在降低编程门槛,使无计算机经验者也能开发软件[21][22][24] 技术开发细节 - 开发团队通过模拟Intel 8080芯片环境,在哈佛PDP-10大型机上完成代码测试[38][39][53] - 为适应当时昂贵的内存限制(4KB),采用紧凑数据结构和高效算法优化代码[45][46][47] - 选择解释器而非编译器模式,便于实时调试,降低新手学习难度[29][30][31] 行业影响与里程碑 - Altair Basic推动个人计算机革命,奠定微软"让计算机进入每个家庭和办公室"的愿景基础[9][16][26] - 从BASIC到万亿参数AI模型,技术演进体现行业跨越式发展[5][6][56] - 微软50年创新历程中,领导者如鲍尔默、纳德拉及员工贡献被视为持续成功的关键[10] 文化与社会反响 - 开源代码引发开发者共鸣,被评价为"代码如诗,历史如画",象征技术美学[3][4][6] - 博客交互设计融入代码符号翻转效果,与主题高度契合[57][58] - 原始代码及开发故事通过盖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历史沉浸感[7][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