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调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医这样应对秋乏
人民日报· 2025-10-17 09:06
中医对秋乏的病理分析 - 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导致口干咽干,因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阴津阳气不足故易出现疲乏 [1] 成人秋乏的缓解方法 - 饮食调理:气虚型秋乏表现为乏力气短出虚汗越困越睡不着觉,推荐食用黄芪黄精西洋参以及山药等补气食物;痰湿型秋乏表现为皮肤偏油腻腹型肥胖大便不清爽下午困倦,推荐食用枇杷萝卜陈皮茯苓等健脾化湿的食材或药材 [1] - 睡子午觉:在11点到13点之间小憩15至20分钟,可缓解大脑疲劳改善秋乏 [1] - 穴位按摩:按摩太渊穴和神门穴,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揉穴位感觉手腕酸麻胀痛,按揉3至5分钟后换对侧手 [1] 儿童秋乏的缓解方法 - 耳部按摩:用手指轻轻揉搓孩子的耳根;用食指放在耳尖下三角窝的位置进行点按超过10次;先用拇指和食指按揉耳垂10次以上再向下提拉耳垂至耳垂发热 [2] - 避免功能性饮料:不推荐孩子饮用更多功能性提神饮料,因大部分含咖啡因,大量服用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并影响神经和骨骼发育 [2]
全国高血压日|调理高血压 中医有五招
人民网· 2025-10-08 08:2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医治疗高血压强调从"调"字入手 通过调和阴阳、气血与脏腑 使身体恢复自我平衡 实现血压自然回落与长期稳定 [5] 饮食调理 - 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 使用低钠盐和低钠酱油 少吃高盐食品 同时多吃番茄、土豆、紫洋葱等含钾高的食物 [7] - 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全谷物、植物蛋白为主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每天吃1个鸡蛋(每周5个) 保证每天喝500-600毫升牛奶或酸奶 [8] - 每日钙摄入量最好在1000毫克以上 每日摄入25克-30克膳食纤维 每天吃一把坚果 每天食物种类达12种 [8] - 不建议高血压患者饮酒 若饮酒 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 女性不超过15克 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克 女性不超过80克 [13] 运动建议 - 每周进行4-7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运动强度应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 [9] - 适度安排阻抗和平衡运动 如仰卧起坐、深蹲、哑铃等 每日主动身体活动量最好达到6000步 同时减少久坐时间 [10][12] 体重与代谢管理 -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干预需兼顾血压控制、体重控制和改善代谢紊乱 尤其注重生活方式改善 [16] - 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千卡 或限制在1000-1500千卡 [17] - 保持每日摄入蛋白质供能比为20%-25% 脂肪供能比为20%-30%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45%-60% [18] 中医代茶饮方 - 菊花茶:每次用3克左右甘菊或白菊泡茶饮用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益 [19] - 决明子茶:用5-1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 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功效 但大便溏稀者慎用 [19] - 葛根茶: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 [19] - 山楂茶:可助消化、扩张血管、降血糖、降血压 但胃反酸者慎用 [20] - 荷叶茶: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 可用鲜荷叶半张或干荷叶泡茶饮用 [21] 中医外治法 - 浴足方:使用怀牛膝、川芎各30克 天麻、钩藤、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克 加水2000毫升煎煮取汁浴足30分钟 每日两次 疗程两周 适用于高血压见头晕、头痛、胸闷者 有益肾平肝、引火归原功效 [22][23][24] - 药枕:使用野菊花、玫瑰花、淡竹叶、桑叶、灯心草、黄岑、白芍、川芎、蔓荆子、钩藤、者沙、酸枣仁等药物切碎制成药枕 可代替日常睡枕使用 [26] 压力管理与睡眠 - 长期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 建议患者开展"双心"治疗 每日保证7-9小时睡眠 可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缓解焦虑情绪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