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血压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控压 享安稳人生
人民网· 2025-05-19 11:35
高血压的全球挑战与现状 - 全球约有14亿高血压患者,中国患者数量接近3亿,脑卒中发生率较高,但高血压达标率仅为10-15% [1] - 高血压直接威胁患者健康,导致大量医保支出和严重并发症如出血、脑梗、心梗和肾功能不全 [1] - 全社会需共同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 高血压的精准测量与管理 - 精准测量是高血压有效控制的基础,需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 [2] - 建议采用多种测量方式包括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 [2] - 测量时应保持安静休息状态,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注意测量体位和袖带松紧度 [2] - 新诊断或调整用药的患者应增加测量频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与治疗策略 - 高血压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2] - 患者应努力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降压目标 [2] -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2] - 强调平稳降压的重要性,24小时内血压波动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管理 -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小于130/80mmHg [3] -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降压目标 [3] - 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3] - 夜间高血压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需关注夜间血压变化 [3] - 存在夜间高血压风险的人群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积极去除诱因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3] 高血压防治的社会呼吁 - 高血压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3] - 通过精准测量和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3]
专家:重视高血压药物及技术创新 促进早发现早控制
人民网· 2025-05-19 10:11
高血压患病现状 -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控制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与不良生活方式和社会节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 中青年高血压具有隐匿特点,建议定期进行血压测量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2] 高血压诊治进展 - ARNI类药物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应用,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尿钠排泄等作用,并可对心脑肾等靶器官进行保护 [3] - 创新晶型的国产ARNI药物上市将进一步提升该类药物的可及性 [3] - 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连续、无感知的血压监测,有助于有效的血压管理 [3] - 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可通过肾动脉消融手术控制血压 [3] 高血压药物研发 - 仿制药替代是全球大势所趋,可大幅降低价格使治疗公平可及 [4] - 应坚持仿制和创新并重,加强创新药物研发以加速惠及患者 [4] 高血压预防与管理 - 预防高血压需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控盐控糖限酒和定期释放压力等 [4] - 建议每周规律运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并做好体重管理 [4] - 高血压预防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 [4] - 已确诊患者需在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筛查诊断和专业评估后进行系统规范化治疗 [4] - 患者需做好日常血压监测和管理,成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5] 高血压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方案应在专业医师评估下调整,不可私自停药、加药、减药 [5] - 不同个体的血压达标值不同,管控手段也不尽相同,医护长期随访与并发症防治同样重要 [5]
科学防治高血压 警惕年轻化
央视网· 2025-05-17 23:34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 - 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27.8%,患病人群达2.45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接近50% [4] - 中青年群体发病率增长显著:20-39岁人群2015年较1991年增长144.4%,40-59岁人群增长87% [4] - 高血压分类中95%为原发性高血压 [4] 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 - 理想血压定义为高压<120mmHg且低压<80mmHg [5] - 高血压前期范围为高压120-139mmHg或低压80-89mmHg [5] - 确诊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高压≥140mmHg或低压≥90mmHg [5] 高血压危害性 - 心血管疾病70%归因于高血压,可导致脑出血、脑梗、心梗及肾衰等并发症 [7] - 疾病具有隐匿性,会逐步损害身体器官 [7] 高血压防治措施 - 建议每日食盐摄入≤5克,减少高油高糖饮食,保持运动、戒烟限酒及充足睡眠 [8] - 需严格遵医嘱长期用药,联合用药方案可提升效果 [10] - 临床药物经严格试验验证,肝肾副作用轻微,民间偏方如芹菜汁/三七粉疗效有限 [10] - 饮酒超二两会导致血压波动,次日反射性升高增加脑血管风险 [12]
世界高血压日:关注血压健康,科学防治是关键
新华网· 2025-05-16 15:29
高血压患病现状 - 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3亿人 其中近半数未得到有效控制 [2] -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7% 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2] - 高血压病因多样 包括高钠饮食 缺乏运动 肥胖 烟酒嗜好及精神压力等 [2] 疾病危害 -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 心肌肥厚 增加心梗 脑卒中风险 [2] - 肾脏或肾动脉受损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眼底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 - 我国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就医 [2] 防治误区 - 高血压早期症状不典型 需通过定期测量识别 尤其高危人群 [3] - 血压升高对身体的损害持续存在 即使无症状也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伤 [3] - 原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控制饮食 体重 压力等因素改善 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治疗原发病控制 [3] - 降压药需长期服用维持血压稳定 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 但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 治疗手段 -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 可能出现明显血压下降 可减少药物 [4] - 原发性高血压可采用介入治疗手段 如肾动脉去神经术 以减少用药负担 [4] 生活方式干预 - 日常预防需采取饮食干预 运动干预 减压减重 严格戒烟 限制饮酒等综合措施 [5] - 高血压患者应增加富钾食物 清淡饮食 少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多吃蔬果和膳食纤维 [6] - 适度运动如太极拳 八段锦可疏通气血 增强脏腑功能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6] - 中医建议保持良好心态 通过穴位按摩 耳穴压丸及膳食养生等方法辅助治疗 [6]
直播预告:高质量控压,享安稳人生
人民网· 2025-05-15 15:31
世界高血压日主题 - 今年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延续近四年未变 [1] - 高血压是全身性疾病 持续血压升高会损伤心脏、血管 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 [1] 专家直播活动 - 5月17日10:00-11:00 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与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建平将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高血压防治知识 [1] - 蔡军担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 [3] - 李建平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医学学组组长等职 并领导多个国家级心血管研究实验室 [3][4] 直播观看方式 - 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 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观看 [5] - 可通过苹果/安卓应用市场搜索下载 或扫描二维码获取App [7] - 微信公众号"人民健康"也提供App下载入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