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芪
icon
搜索文档
千年药乡“长”出500亿元产业链——来自甘肃省定西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11-07 06:07
当前,我国中药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在一些中药材主产区,种 植成本高、质量把控难、产业链条短等发展痛点依然存在,全链条加速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甘肃省定 西市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地级 市前列。如今,面对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趋势,"千年药乡"定西如何焕发新光彩? 甘肃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如何从中药材资源大省迈向产业强省,是甘 肃省近年来持续探索的课题。作为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定西市,无疑是观 察陇药产业发展的最佳样本。 中医药产业是定西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市的首位产业。近年来,当地立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 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加速提升、全过程质量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规范种 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康养保健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目前,定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 以上,总产量50多万吨;2024年,定西市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药材种植加 工中获得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4%。 从中药材"原料输出"的单一模式向 ...
内蒙古固阳县:多元业态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9:49
西斗铺镇红泥井村通过建设万亩向日葵、万亩黄芪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商业综合体、粮油交易市场和黄 芪仓储物流基地,实现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转型。2025年8月,村里举办"赏金葵, 迎丰收"群众文化活动,既展示了产业发展成果,又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下湿壕镇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优势,在三城仁壕村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黄芪田 间管理,实现全程水肥一体化监测,将设施农业大棚与周边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吸 引游客2000余人体验沉浸式采摘。2024年底,该镇大棚种植的红玲珑和青甜小柿子通过"群接龙+定点 分销"模式,2小时内卖出400斤,让村民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 "你看这林下跑的芪林鸡,吃的是黄芪边角料、喝的是山泉水,自2022年以来,光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 收了200多万元!"内蒙古包头市怀朔镇兴圣公村党支部书记郭四根指着柠条林下成群的芪林鸡介绍。这 个曾经靠天吃饭的村庄,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化运营"模式,让"芪林鸡"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 匙"。 怀朔镇的蜕变正是固阳县全域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 到6760.79 ...
甘肃宕昌:“产培评”融合 激发振兴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11-06 15:59
在宕昌县城关镇风景如画的官鹅沟景区,"羌源味到"特色菜品制作培训班吸引了117名学员参与,他们 学习的不仅是厨艺,更是端稳"旅游饭"的本领。在素有"药材之乡"美誉的哈达铺镇,创新采用"校企合 作"模式,为12家合作社的130余名从业人员提供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面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产业 提质增效奠定了人才基础。此外,县人社局还联合妇联、团委等部门,成功举办了2025年"产培评"融合 创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吸引了70多家企业的百余位创业者积极参与,极大地激发了本土创业热情。这些 生动实践,成为了"产培评"一体化模式赋能产业、促进就业的鲜活注脚。 成效凸显,实现就业增收新突破 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是实效。宕昌县始终坚持就业导向,将培训效果实实在在体现在群众的就业增收 上,大力推行"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发展模式。 中国发展网讯在推动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宕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探 索,勇于实践,以"产业定向、需求导向,培评融合、产才融通"为核心主线,深入实施"产培评"一体化 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的匹配难题,为县域特色产业腾飞注入了源源不 断的人才活力。 ...
甘肃宕昌:税惠深耕润药乡 全链赋能焕新机
中国发展网· 2025-11-03 16:34
在哈达铺中药材交易市场,每天数百吨中药材在此流转,电商直播间里的中药材产品正销往全国。"之 前不懂电子开票,直播卖货总卡壳,现在税务干部发了操作视频,还建了答疑群,有问题马上能解 决。"市场负责人胡建平说。税务部门在市场设立"便民服务点",为小规模纳税人和电商主体定制开票 指南,累计解决各类问题数十件,确保了交易流转顺畅。 服务靠前一步,合作经营后顾无忧 "税务干部上门辅导,帮我们算清了免税账,带来的免税政策给我们合作社发展省了不少心!"永蕊中药 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毛宝平指着满院晾晒的党参说道。针对全县中药材合作社的经营特点,税务干 部开展"一对一"辅导,将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税、小微企业普惠性优惠等政策讲清楚,并手把 手指导财务规范,让合作社在扩大规模时后顾无忧。一位合作社负责人感慨:"从登记成立到申报纳 税,税务部门全程指导,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 赋能全链升级,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中国发展网讯十月深秋,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层林尽染,田间地头的药农们正忙着抢收黄芪、党参、当 归,泥土翻出的"金疙瘩"透着浓郁药香;哈达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分拣、称重、交易的身影穿梭不 息。在这丰收的季节,宕昌县 ...
甘肃天祝:黄芪采收
人民网· 2025-10-29 10:22
甘肃天祝:黄芪采收【4】 甘肃天祝:黄芪采收 甘肃天祝:黄芪采收【2】 甘肃天祝:黄芪采收【3】 甘肃天祝:黄芪采收【5】 ...
中国医药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51% 深化绿色制造实践
中国证券报· 2025-10-28 18:3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19亿元,同比增长3.6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增长27.51%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8.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亿元 [1]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以ESG理念为引领,深化绿色制造实践,旗下多家子公司形成绿色工厂集群效应 [1][2] - 天山药业在道地药材种植端推进甘草等新疆特色药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GAP基地 [2] - 生产运营端通过碳足迹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推动低碳化改造,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2] - 天山药业成功建立并一次性通过环境、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能源四大管理体系认证 [2] - 科益药业通过溶剂回收系统与连续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获评武汉市无废工厂 [2] 社会责任与产业帮扶 - 公司连续23年对口帮扶内蒙古武川县,以黄芪等道地药材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3] - 通过兴修水利、推广规模化种植等机制带动当地产值增长和农户增收 [3] - 联动全国资源推广武川黄芪,形成政策整合+科技赋能+利益共享的乡村振兴样板 [3] 质量管理与产品研发 - 旗下多家公司通过ISO9001、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 - 三洋药业获评2025海南省制造业企业50强,已有33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3] - 三洋药业有10个品种、19个规格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中选,覆盖27个省份 [3] - 科益药业累计获授权多项抗病毒药物相关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4] - 三洋药业聚焦高端复方耐酶抗生素领域,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加速市场渗透 [4] 数字化转型与运营效率 - 公司构建一横N纵全级次全业务经营管控数字化平台,实现全业务可见、可知、可控 [4] - 公司数字化案例在2025药品流通行业信息大会上获评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奖与人气案例奖 [4] - 北京公司承接的医院医用试剂SPD集中配送项目,仅用52天实现从中标到全流程运营启动 [3]
采收黄芪
人民网· 2025-10-20 10:40
采收黄芪【6】 采收黄芪【7】 采收黄芪【8】 采收黄芪 采收黄芪【2】 采收黄芪【3】 采收黄芪【4】 采收黄芪【5】 ...
中医这样应对秋乏
人民日报· 2025-10-17 09:06
中医对秋乏的病理分析 - 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导致口干咽干,因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阴津阳气不足故易出现疲乏 [1] 成人秋乏的缓解方法 - 饮食调理:气虚型秋乏表现为乏力气短出虚汗越困越睡不着觉,推荐食用黄芪黄精西洋参以及山药等补气食物;痰湿型秋乏表现为皮肤偏油腻腹型肥胖大便不清爽下午困倦,推荐食用枇杷萝卜陈皮茯苓等健脾化湿的食材或药材 [1] - 睡子午觉:在11点到13点之间小憩15至20分钟,可缓解大脑疲劳改善秋乏 [1] - 穴位按摩:按摩太渊穴和神门穴,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揉穴位感觉手腕酸麻胀痛,按揉3至5分钟后换对侧手 [1] 儿童秋乏的缓解方法 - 耳部按摩:用手指轻轻揉搓孩子的耳根;用食指放在耳尖下三角窝的位置进行点按超过10次;先用拇指和食指按揉耳垂10次以上再向下提拉耳垂至耳垂发热 [2] - 避免功能性饮料:不推荐孩子饮用更多功能性提神饮料,因大部分含咖啡因,大量服用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并影响神经和骨骼发育 [2]
产新季来临价格承压 中药材市场深度调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4 23:40
行业核心观点 - 中药材行业在10月份进入全年产销关键时期 面临供需矛盾加剧和政策引导加强下的持续调整 [1] - 行业正经历从无序扩张到健康发展的深度调整期 长期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6] 市场供需状况 - 2025年预计中药材总产量约580万吨 市场需求总量仅约500万吨 整体过剩率达16% [2] - 10月份秋季产新高峰季当归、黄芪、党参等大宗品种新货集中上市 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 [2] - 供需失衡状态在产新季进一步凸显 对市场价格形成持续压制 中药材价格底部态势或将延续至2025年底甚至2026年 [2][3] 政策与行业变革 - 国家层面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逐步落地 引导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转型 [1] - 第二轮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采已启动 覆盖面更广品种更多 将促使企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降本增效 [3] - 多地积极推动GAP基地建设 如甘肃渭源县24家企业申报建设GAP基地14.7万亩 山西运城市对通过检查的GAP基地给予每亩奖补100元 [4] 企业战略布局 - 上市药企加速布局GAP基地 云南白药申报的GAP基地涵盖7个品种总面积达4593亩 [5] - 成都康弘药业通过"公司自建"与"公司+合作社"模式 在多地建成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 [5] - 企业通过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种植养殖 建立产品壁垒并推动中药现代化 [5][6]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变革提速 GAP认证推进和追溯体系完善将推动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4][6] - 浙江省启动制定《浙江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提升标准》 对优质药材和饮片实行分等分级 [4] - "优质优价"将成为主流趋势 企业需聚焦道地药材和特色品种以把握质量门槛提升带来的机遇 [6]
【财经分析】本轮中药材价格回调非个别品类 市场低位煎熬是何症结?
新华财经· 2025-09-29 16:56
中药材市场整体趋势 - 全国中药材主产区进入产新季 当归 黄芪 党参等大宗品种新货集中上市 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 供需格局转向宽松 中药材价格整体延续下行趋势 [1] - 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持续走低 9月29日指数为1605.27点 相较于2024年7月25日的2244.13点下降28.5% 创下2022年以来新低 表明本轮价格回调是覆盖全行业的系统性调整 [3] - 业内预测当前中药材价格底部区间或将延续至2025年底 甚至可能延续到2026年 尤其随着下半年根茎类药材全面产新 产能释放进入高峰期 低价品种数量或将进一步增加 [7] 主产区价格行情 - 甘肃省定西市重点监控的六种大宗药材党参 当归 黄芪 金银花 大黄 柴胡 产地平均交易价为每公斤61.54元 较前一周下降1.07% 已连续六周呈现环比下跌 [2] - 甘肃当归统货价格每公斤50多元 去年同期价格达到每公斤80多元 [2] - 三七市场价格呈现显著下行趋势 9月29日三七价格指数跌至135.94点 较年初196.77点下跌30.9% [2] - 截至2025年9月 全国超60%监测药材品种价格出现下滑 [2] 供需失衡分析 - 本轮价格回落最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价格持续上涨引发的产能扩张 2021年至2023年部分中药材价格翻倍甚至数倍上涨 激发了药农种植热情 多地出现盲目扩种现象 导致2025年产出总量远超市场需求 [4] - 根据对384个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的产需情况监控 预计2025年总产量为580万吨左右 但市场需求总量约为500万吨 整体过剩率达16% 根茎类药材库存充足 新货不断涌入市场 进一步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4] - 下游需求端增长乏力 形成供强需弱矛盾 中成药企业面临国家集采压力 利润空间被压缩 采购策略趋于保守 中标产品平均降价30%至50% 倒逼生产企业严格控制原料成本 压价采购成为常态 [5] - 中药饮片行业受临床使用限制等因素影响 医院端用量增长缓慢 政策红利尚未充分传导至消费终端 市场需求恢复滞后于供给扩张 [5] 资本炒作退潮影响 - 资本炒作退潮加速价格跳水 猫爪草 款冬花 紫河车等小众药材过去几年成为投机标的 价格脱离基本面疯狂上涨 随着监管趋严 资金撤离 这些品种迅速回归理性 [5] - 猫爪草从2024年初每公斤1200元暴跌至目前约每公斤110元 跌幅超90% 款冬花从2023年每公斤500元峰值回落至260元左右 [5] 政策与行业标准影响 - 政策层面强力介入重塑中药材产业生态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深入实施 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龙头企业推行数字化管理 要求供应商提供溯源资料 [6] - 大量无法提供溯源证明的非规范化种植药材面临清仓处理 短期内集中流入市场 进一步加剧供过于求局面 [7] - 业内认为不符合新标准的传统药材将被排除在正规流通渠道之外 符合高标准的优质药材有望获得溢价空间 优质优价将成为未来市场主导逻辑 [7] - 云南白药中药资源事业群上半年实现对外收入9.14亿元 同比实现增长 说明具备稳定供应链 可控质量体系和品牌背书的企业依然能保持韧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