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力量
icon
搜索文档
忆峥嵘看今朝,致敬不屈的中国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21:42
纪念活动核心内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举行盛大阅兵式 [1] 国家发展象征 - 从1945年至2025年,国家经历了80年的沧桑巨变 [1] - 国家当前具备捍卫世界和平的实力和底气 [1] - 国家正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 [1] 历史对比与致敬 - 通过“小米加步枪”与“亮剑卫和平”的对比展现历史变迁 [1] - 以漫画形式致敬峥嵘岁月和不屈的中国力量 [1]
(抗战胜利80周年)香港观礼老战士:“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欺负”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21:35
纪念活动核心观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多位香港代表现场观礼 感受震撼并表达对国家富强的自豪 [1][3][5][7] - 活动展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 体现了国家武器装备的强大和科技发展 [1][7] 香港代表观感 - 94岁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罗竞辉现场观礼 感慨国家武器装备非常强大 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欺负 [1][3] -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圣泼表示国歌奏响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对阅兵仪式上先进的武器和受阅官兵的气势留下深刻印象 [5] -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认为阅兵仪式是为了致敬英雄、守护和平、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7] -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朱新胜用"特别震撼"形容感受 为国家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强大军事实力感到自豪 [7] 活动意义与影响 -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凌友诗表示用国家的富强昌盛来祭奠告慰英雄烈士 中国强大的武装力量是为了民族独立与人类和平 [5] - 香港山东社团总会组织会员在香港观看阅兵直播 希望香港同胞感受国家强大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7]
新华全媒+丨倾听澎湃的时代战歌——重温80年前抗日沙场的激越旋律
新华社· 2025-07-09 00:37
抗战歌曲的历史背景与创作 - 抗战歌曲在1931年至1945年民族存亡关头诞生,凝聚民族力量并激发抗战意志 [1] - 《歌八百壮士》创作背景为1937年淞沪会战尾声,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4天4夜 [3] -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1939年4月13日首演,毛泽东高度评价 [4] 经典抗战歌曲的创作过程与影响 - 《游击队歌》由贺绿汀在1937年山西前线八路军办事处创作,历时一个月完成 [6][7] - 《大刀进行曲》再现二十九军大刀队事迹,成为抗战时期时代强音 [8]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由曹火星在房山区堂上村创作,歌词反映群众生活改善 [8] 抗战歌曲的社会价值与历史地位 - 毛泽东评价"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凸显文艺宣传作用 [9] -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首映后引发轰动,后成为国歌 [10] - 《八路军进行曲》1941年诞生于延安,1988年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3] 抗战歌曲的传承与现代意义 - 抗战歌曲不仅在当时发挥宣传作用,至今仍鼓舞中华儿女 [11] - 四行仓库旧址等历史地点通过歌曲旋律持续传递抗战精神 [3] - 新华社报道强调抗战歌曲让中国人持续感受中国精神与力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