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4)发布
新华社· 2025-10-28 23:30
法治建设总体成就 -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连续17年向国内外发布 报告全文共16部分 约6万字 全面系统反映202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成就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1] - 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 政治制度优越性进一步体现 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共识深入人心 [1] 法治实践与成效 - 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彰显 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 [1] - 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参加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1037.99万人 [1]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 共同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 [1] 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 - 政法各单位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推进施行单方面过境免签政策 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并不断增加出入境口岸 [2] -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加快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将法治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的制度竞争力 [2] 法学教育与研究 - 各法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 [2]
最高法:“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近1.9亿件
新京报· 2025-09-12 12:5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贺小荣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 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 暴力等违法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523.1万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司法 保障。 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种 所有制经济;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出台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发挥破产审判 的出清和挽救功能,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4万件,保护创新、规制滥权。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一审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2346.6万件,依法治理高额彩礼、 知假买假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及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积极服务和融 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协同推进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和实质化解。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法等单 ...
司法部:经行政复议后,90.3%的案件实现案结事了
新京报· 2025-09-12 11:54
目前,全国共有仲裁机构285家,仲裁员6.7万名。"十四五"期间,全国仲裁机构累计办理仲裁案件227 万件,总标的额4万多亿元;以调解和解结案64万件,占案件总数的28%,案件范围涵盖经济贸易、工 程建设、金融保险、房地产交易、互联网经济、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9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本场发布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等单 位介绍工作成效。 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介绍,化解矛盾纠纷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十四五"期间,司法行政机关切 实发挥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不同解纷方式作用,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目前,全国共有 人民调解委员会69.6万个,人民调解员310万人,在积极调处邻里、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征地拆迁等 常见多发矛盾纠纷的同时,及时化解医疗、交通、金融、欠薪、新就业形态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十 四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 各地行政复议机构通过全面启动网上在线复议、增设行政复议受理点等方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 道,"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