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强国外交

搜索文档
欧洲援乌困局:军火输送与经济反噬的双重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7-21 06:55
战略自主的虚幻光环 - 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表面捍卫国际秩序,实则暴露战略焦虑,法国提出的"四步援乌计划"被质疑为形式大于实质的宣誓 [3] - 英国承诺提供16亿英镑出口融资购买5000枚防空导弹,但法国拒绝参与美国计划,意大利仅愿提供后勤支持,显示欧洲战略自主的脆弱性 [3] - 德国被迫在2025年将军援预算翻倍至80亿欧元,而法国削减财政支出应对国内通胀,反映欧洲国家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3] 经济绞索越勒越紧 - 俄罗斯切断天然气输送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20%,意大利家庭能源支出预计增加37%,德国工业电价突破每度0.38欧元 [4] - 能源冲击导致欧盟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1%,债务占GDP比重升至83.2%,半导体产业因能源成本过高难以承接产能转移 [4] - 欧盟对乌援助总支出已超过美国,但未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反而加剧财政赤字 [4] 民意觉醒与政治惯性的碰撞 - 2025年盖洛普民调显示63%德国民众支持"以土地换和平",法国和意大利反战情绪高涨 [5] - 匈牙利议会冻结对乌财政支持,捷克外长批评"参与机制过多已无意义",反映民意变化影响政治决策 [5] - 德国默茨政府不顾国债占GDP的112%坚持提升军费,法国马克龙在外交政策上摇摆,损害欧洲国际信誉 [6] 破局之路在何方 - 欧洲需推动"自主国防"建设,英国智库建议组建2.5万人的"威慑部队",但承认缺乏美国支持将难以维持 [8] - 能源供应链应建立"中东+北非"双保险,中欧在氢能、核能等新赛道合作潜力因政治偏见被抑制 [8] - 欧洲需摆脱政治短视,在美俄博弈中保持独立,才能赢得真正尊重与和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