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国防
icon
搜索文档
李在明:韩国力争实现自主国防,力推重启与朝鲜对话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13:53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4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顺应人工智能(AI)时 代的发展潮流,韩政府将把常规武器体系转型为先进武器体系,加快推进"智能强军"建设工作,从而提 升国防力量,实现"自主国防"。 资料图:李在明。 李在明:韩国力争实现自主国防,力推重启与朝鲜对话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李在明还指出,韩国政府将从大局出发,为恢复韩朝互信和重启对话合作付出努力。 ...
李在明就任后第二次发表施政演说:将大幅提升国防力量,切实实现“国防自主”
环球网· 2025-11-04 12:05
关于AI发展,李在明提出韩国亟需加速实现AI转型,"我们所处的形势绝非可以安于现状或自满的程度。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贸易秩序重组与AI大转型浪 潮,我们正面临一场关乎国家生存的严峻危机"。 李在明对尹锡悦前政府提出批评,称"遗憾的是,上届政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不够,还大幅削减了研发预算,使国家出现倒退。由于起步较晚,现在必须 不断加快步伐追上先行者,才会迎来我们的机会"。 李在明同时表示,将大幅提升韩国国防力量,"切实实现我们所期盼的'国防自主'"。他介绍,在AI、文创、军工等尖端战略产业领域,为开发核心技术所投 入的国家研发资金已扩大至35.3万亿韩元(约合1747亿元人民币),创下韩国历史上的最大规模。 在介绍APEC会议外交成果时,李在明表示,韩国政府各部门成员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全力以赴开展外交工作,力求取得最佳成果。他表示,政府将坚 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原则,努力增强韩国的国家实力并提升国际地位,"今后将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实用外交为基础,进一步强化韩国国力,提高国 家地位"。 谈及APEC会议期间韩中元首会晤,李在明表示,韩中双方同意携手走向合作共赢。他特别提到,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了规模 ...
韩美关税磋商陷僵局,李在明发声:屈从美方会重演亚洲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报· 2025-09-22 23:06
出口表现 - 9月前20天经工作日调整后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0.6% [2] - 未经调整数据显示同期出口增长13.5% 进口增长9.9% 贸易顺差达18.9亿美元 [2] - 半导体出口年增27% 汽车出口增长约15% 石化产品受关税与需求低迷拖累 [2] 关税影响 - 美国对韩国商品加征15%关税后出口商面临更大挑战 [2] - 韩国输美产品二季度被课征关税较去年四季度暴增超47倍 [2] - 半导体暂获豁免但可能被纳入关税清单 [2] 投资协议争议 - 美韩初步协议要求韩方成立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换取关税从25%下调至15% [4] - 美方要求提高现金直接投资比例 韩方要求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4] - 韩方担忧无货币互换保障可能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 [4] 产业对比 - 日本外汇储备达4100亿美元 规模为韩国两倍多且使用国际货币日元 [4] - 日本已同意类似条款并与美国有货币互换协议 [4] 外交摩擦 - 美国佐治亚州电池厂300名韩国工人被拘留引发外交紧张 [6] - 事件为双边贸易谈判增添不确定性 [6]
欧洲援乌困局:军火输送与经济反噬的双重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7-21 06:55
战略自主的虚幻光环 - 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表面捍卫国际秩序,实则暴露战略焦虑,法国提出的"四步援乌计划"被质疑为形式大于实质的宣誓 [3] - 英国承诺提供16亿英镑出口融资购买5000枚防空导弹,但法国拒绝参与美国计划,意大利仅愿提供后勤支持,显示欧洲战略自主的脆弱性 [3] - 德国被迫在2025年将军援预算翻倍至80亿欧元,而法国削减财政支出应对国内通胀,反映欧洲国家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3] 经济绞索越勒越紧 - 俄罗斯切断天然气输送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20%,意大利家庭能源支出预计增加37%,德国工业电价突破每度0.38欧元 [4] - 能源冲击导致欧盟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1%,债务占GDP比重升至83.2%,半导体产业因能源成本过高难以承接产能转移 [4] - 欧盟对乌援助总支出已超过美国,但未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反而加剧财政赤字 [4] 民意觉醒与政治惯性的碰撞 - 2025年盖洛普民调显示63%德国民众支持"以土地换和平",法国和意大利反战情绪高涨 [5] - 匈牙利议会冻结对乌财政支持,捷克外长批评"参与机制过多已无意义",反映民意变化影响政治决策 [5] - 德国默茨政府不顾国债占GDP的112%坚持提升军费,法国马克龙在外交政策上摇摆,损害欧洲国际信誉 [6] 破局之路在何方 - 欧洲需推动"自主国防"建设,英国智库建议组建2.5万人的"威慑部队",但承认缺乏美国支持将难以维持 [8] - 能源供应链应建立"中东+北非"双保险,中欧在氢能、核能等新赛道合作潜力因政治偏见被抑制 [8] - 欧洲需摆脱政治短视,在美俄博弈中保持独立,才能赢得真正尊重与和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