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

搜索文档
“中药液”陷安眠药风波,药品安全监管亮起红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7:10
事件概述 - 河北普泽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中医医院生产的"中药液"涉嫌添加安眠药成分地西泮,目前已被石家庄市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 [1] - 事件由网络博主曝光,患者服用后出现异常嗜睡,两家检测机构均检出地西泮成分 [2] - 地西泮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长期滥用易导致药物依赖和成瘾 [2] 法律与监管问题 - 中药添加西药成分既可能发挥积极效能,也可能存在搭便车卖西药的嫌疑 [1] - 中药液中添加地西泮不属于院内制剂范畴,应予以否定性评价 [1] - 根据《药品管理法》和《中医药法》,医疗机构配置制剂需取得许可证和批准文号,违规将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2][3] - 中药、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以及精神药品等均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 [3] 行业乱象与危害 - 在号称纯中药制剂中违规添加西药的有五大重灾区:壮阳、降糖、降压、降脂、减肥 [4] - 违规添加西药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长期服用容易形成对西药的依赖性,且依赖周期不断缩减,免疫力丧失 [4] - 类似案件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如安徽马鞍山市破获的"降糖丸"造假案,涉案金额超1300万元 [4] 中西药联用的挑战 - 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中,部分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复杂性 [5] - 中西药联用可能因理化性质改变、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或药理作用不同,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5] - 中成药与西药不规范联用的发生率为1.9%,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引发不良反应 [6] 解决方案与未来方向 - 需要梳理源于临床实践的关键科学问题,加强中西药联用获益—风险评估的基础性研究 [6] - 建立健全中药安全与疗效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突出临床价值和需求导向 [6] - 推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探索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路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