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阿友谊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第28批援阿医疗队站好援非最后一班岗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30 14:11
医疗队运营状况 - 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医生休假季承担当地医院绝大部分诊疗工作 包括妇科常见病诊疗 腹腔镜复杂手术 孕产妇急救和多学科疑难病例会诊[1][2] - 医疗队每天穿梭于病房 手术室和急诊室 工作强度屡屡突破极限并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2] - 医疗队结束任务前仍持续接诊 为当地工作人员 警察及家属解决困扰已久的健康问题[2] 医疗技术实力 - 医疗队成功完成4小时高难度子宫破裂修复手术 在腹腔内大量出血 胎儿无生命迹象 破裂范围延伸至腹主动脉的复杂情况下挽救患者生命[3] - 医疗队开展技术培训并手把手带教当地医护 创新诊疗方法为疑难病症提供解决方案[4] - 医疗队将先进医疗技术带到阿尔及利亚 开展全院多学科会诊[4][6] 国际合作影响 - 中国援非医疗事业持续60年 累计向阿尔及利亚派遣28批医疗队[4] - 医疗队通过社区义诊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在当地播撒健康种子[4] - 医疗队建立中阿健康共同体 成为两国人民心手相牵的深厚情谊象征[4]
这份情谊,永不忘——阿尔及利亚老战士追忆中国岁月
新华社· 2025-06-05 12:05
中阿军事培训合作 - 1958年中国成为首个承认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非阿拉伯国家 [1] - 1959至1961年间阿临时政府派出两批共27名学员赴华接受飞行操控与地勤保障培训 [1] - 学员在哈尔滨学习操作伊尔-28轰炸机 在石家庄航校接受米格-15和米格-17战斗机培训 [1][2] 中国对阿军事建设的贡献 - 中国主动提供整座基地供阿方学员自主培养飞行教官 [1] - 中方将米格-15战机的抗美援朝实战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阿学员 [2] - 1962年后中国为阿系统培养雷达兵 通信兵 特种兵等 助力阿从游击队转型为正规军 [2] 培训成果与后续影响 - 赴华学员成为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空军建设中坚力量 [1] - 学员回国后担任军队高级职务 传承在中国学到的技能与精神 [2] - 中国后续持续支持阿发展 涵盖教育 农业 工程 医疗等领域 [2] 合作精神与文化共鸣 - 中方指导员明确表示帮助动机是支持正义事业而非利益 [2] - 阿学员深受"人的决定性作用"等中国理念影响 [1] - 双方在培训期间建立深厚友谊 老战士至今珍藏当年照片与故事 [2]
曾在华接受培训的阿尔及利亚老战士时隔60年再次访华感慨:中国现代化水平超出想象,但熟悉的感觉还在
环球时报· 2025-06-04 06:53
中阿历史合作 - 1958年中国成为首个承认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非阿拉伯国家 [1] - 上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为阿尔及利亚培训27名空军学员 成为阿独立后空军发展中坚力量 [1][3] - 中国在阿独立革命期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派出医疗队支援 [3] 近期交流活动 - 2023年5名阿尔及利亚空军老战士及亲属访华5天 参观军事博物馆 空军飞行学院等机构 [2] - 老战士代表团对中国现代化水平表示惊叹 特别提到高铁 基础设施和科技发展 [2] - 老战士哈穆迪·奥马尔在华庆祝85岁生日 称"在中国朋友见证下度过生日终生难忘" [2] 军事培训细节 - 中国航空学校为阿学员开设战斗机驾驶 航空机械维修等专业课程 [3] - 中国教员手绘数百张航空部件示意图 用阿拉伯语 法语 中文标注 [4] - 校方为适应阿学员生活习惯 提供阿拉伯风味烤馍 加厚羊皮飞行服 [4] 文化影响与传承 - 阿学员学会中文歌曲如"社会主义好""洪湖水浪打浪" 60年后仍能演唱 [5] - 中国节俭理念影响阿学员 成为阿军队延续至今的优良传统 [4] - 中国为阿培养建筑 文艺等领域人才 包括建筑师 音乐家 戏剧导演等 [6] 当前合作领域 - 中国企业在阿南部承建光伏电站项目 助力北非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5] - 中企参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 大幅缩短沿海与内陆交通时间 [5] - 越来越多阿尔及利亚青年学习中文 使用中国设备技术 [5]
阿尔及利亚空军老战士将启程访华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中阿历史合作与友谊 - 27名阿尔及利亚空军学员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赴华接受航空培训,成为阿独立后空军发展的核心力量[1] - 中国教员采用手绘数百张三语(阿拉伯文/法文/中文)航空示意图、通宵批改飞行日志等方式进行教学[1] - 阿尔及利亚老战士将赴华重访,表达对中国教员"父亲兄长般"的深厚感情[1] 中阿当前经济合作成果 - 中国企业在阿南部建设光伏电站,推动当地成为北非重要清洁能源基地[2] - 中企参建的阿东西高速公路显著缩短沿海与内陆交通时间[2] - 阿方引用中国谚语"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强调双边合作信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