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改革

搜索文档
银河证券胡立峰简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基准为锚利益绑定 推动主动权益基金改革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08 10:07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主动权益基金将实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1] - 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形成"基准为锚"的新支柱,这是继1998年"组合投资、强制托管、信息披露"和2015年"逐日估值"后的第五个行业发展支柱 [5][6] 主动权益基金现状与问题 - 主动权益基金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85.27%,机构仅占14.73%,而被动权益基金机构占比61.13% [2]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1年末4万亿降至2025年一季度2.5万亿,行业占比从16.93%降至7.45%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权益基金总规模6.38万亿(主动2.52万亿+被动3.86万亿),持股市值5.90万亿(主动2.21万亿+被动3.69万亿) [2] 费率改革与利益绑定机制 - 2023年7月启动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已降低主动/被动权益基金综合费率,境内外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水平基本相当 [3] - 改革设置管理费率基准档、升档、低档差异化方案,强化管理人、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奖优限劣 [4] - 境外ETF因规模效应导致与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差异较大,为国内改革提供参考 [3] 考核评价体系优化 - 新增超额收益率(相对基准考核)和基民利润率考核,改变以往仅以净值增长率排名的评价方式 [7] - 要求基金评价机构提供费用利润率等关键指标,在展示业绩时突出相对基准的比较结果 [7] 行业协同发展路径 - 改革需平衡投资者与行业利益,中小基金公司可通过降低成本或差异化经营应对挑战 [8] - 要求基金公司与销售机构协同推进,保障行业服务能力的可持续性 [8] 市场环境变化驱动改革 - 公募基金规模从1998年100亿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32万亿,原有费率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需求 [3] - 主动权益基金在上市公司价值挖掘、买方力量壮大等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环节需发挥更大作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