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量化投资
搜索文档
股债混搭的艺术:三位“固收+”投资舵手细谈如何搭出高性价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23:30
文章核心观点 - 在利率下行和银行理财净值化的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因其稳健与收益弹性成为投资者配置的“压舱石” [1] - 多位“固收+”投资舵手围绕优化风险收益比、追求绝对收益、应对市场变化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1] - 基金经理的思想碰撞揭示了“固收+”产品的管理精髓,为投资者选择管理人提供宝贵信息参考 [2] 优化风险收益比:从风险预算到回撤控制 - 中高波产品更容易做出业绩弹性,但对个人客户更具普适性、持有体验更好的其实是低波和中波产品 [4] - 明确客户对产品的资金诉求和目标收益预期,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平衡组合风险,积极增厚收益并控制回撤 [5] - 可转债的周期波动很有规律,大约每五年会出现一次黄金表现期,是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曾刚管理的组合约有一半以上收益来源于可转债 [5] - 建立三级回撤预警机制作为软约束,并在部分产品运作中采用硬回撤控制,以更好地兼顾风险与收益 [5] - “固收+”正日益走向“产品化”,不同渠道对产品的认知和诉求差异很大,风险定义的重要性或远高于收益定义 [6] - 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考虑弹性和收益增强,例如在2%的回撤目标下追求3%-4%的收益更为合理 [7] - 中波“固收+”产品从三个层面优化风险收益比:建立系统风险预算与回撤管理机制、把握A股市场主线机会、重视个股估值与定价 [8] 守住收益:“固收-”的防御之道 - 避免“固收+”产品沦为“固收-”需注重大类资产配置,权益投资风格偏灵活,适度进行行业和风格轮动 [10] - 保持开放心态,向股票基金经理学习分析长期价值和定价的方法,以便及时跟进机会和前瞻应对风险 [10] - 风险控制效果最终由仓位控制决定,极低波产品严格将权益敞口控制在5%以内,灵活型产品则动态监测风险资产暴露 [10] 追求实现绝对收益:低利率时代的挑战与应对 - 当前实现绝对收益目标越来越难,两年前债券静态收益率约3%,如今已降至1.6%左右,安全垫大幅收窄 [12] - 采用风险预算管理方法,前置一部分风险敞口,在票息保护范围内根据市场环境和可承受波动构建组合 [12] - 在超低波产品中,真正可用于股票的敞口可能只有5%,需依赖出色交易能力或将中枢敞口压缩至3%-5%来争取“类绝对收益”表现 [12] 成长风格的风控与机遇 - 在A股高波动市场中,必须兼备大类资产配置思维与交易能力,规避系统性风险是避免“固收+”沦为“固收-”的首要因素 [14][15] - A股有两个典型特征:大熊市往往伴随宏观基本面重大变化;在非系统性风险时期多为结构性行情,呈现明显资金驱动特征 [15] - 在宏观无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重点选择产业趋势明确、具备盈利改善空间和估值提升的行业进行配置,力争创造绝对收益 [15] 市场演变与适应:从本土到全球的视野拓展 - 市场发生巨大变化,资产收益率系统性下行,无风险收益率从入行时的4.5%左右降至如今的2%左右 [17] - 研究对象从固收类资产为主扩展到A股、港股、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投资视角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全球,关注黄金、美股等全球资产 [17] - 投资者结构变化,被动指数、量化资金、游资等对市场定价影响力上升,应对方式是拓展视野,保持操作灵活与谦逊 [18] 动态再平衡:在定价与久期中寻找平衡 - 动态再平衡的核心在于资产的合理定价和久期管理,需要对各类资产进行大致的定价,综合考虑产业周期位置等因素 [20] - “固收+”产品需要控制回撤,经受时间考验的资产、长久期资产是较好选择,短久期投资往往伴随较高波动 [20] - 通过比较不同资产的长期复合回报,在短久期资产估值过高时,向长久期、更稳定的资产进行渐进式再平衡,不追求卖在最高点 [20] 成长风格“固收+”:一份可长期持有的资产 - “固收+”产品中20%的权益部分主要配置成长方向以分享社会发展红利,80%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提供基础回报,符合大部分家庭的长期资产配置需求 [22] - 致力于在不同阶段识别出未来3-5年最具潜力的成长方向,打造能穿越周期、让投资者安心长期持有的产品 [22] 主动与量化结合:用纪律为投资赋能 - 构建“主观基本面研究+量化辅助”的投资框架,借助量化工具拓宽分析宽度,辅助主观研究成果 [24] - 借助AI工具极大提高数据获取效率,快速整合团队研究信息,让投资和决策过程更加高效 [25] - “主观+量化”结合使投资管理流程更加清晰,便于精准复盘,更好地为投资赋能 [25] 低换手率下的Alpha来源:洞见与复利 - 行业分散要求不断学习积累,寻找在管理效率、科研创新等方面领先、能够形成长期复利的企业 [28] - 真正的长期趋势往往持续5-10年甚至更久,有充足时间在产业趋势中寻找优秀标的,关键是跟上时代步伐,形成洞见 [29] - 洞见最终才能创造出超额的价值,通过持续学习积累行业洞见是筛选Alpha公司的重要方法 [29] 前瞻科技布局:AI时代的产业趋势洞察 - 基于对AI产业革命性变化的判断,在2023年1月就加大了TMT板块的配置,2023年至今更多聚焦在算力方向 [31][32] -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中,科技资产最具潜力,能提供超额增长 [31] - 当前AI投资的核心矛盾在于巨大资本开支与有限收入之间的缺口,下一步重点是寻找能验证商业模式、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应用方向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