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火爆!这只基金首日认购即掀热潮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10:01
市场趋势与产品发行 - 当前市场环境下无风险收益率持续走低 权益市场活跃度显著抬升 "固收+"策略因股债搭配及风险收益再平衡成为市场新共识和家庭资产配置核心焦点 [1] - 南方益稳稳健增利债券基金(A类024937 C类024938)由广发银行托管 南方基金管理 于7月28日正式发行 首发当日投资者认购踊跃 [1] 产品策略与特点 - 南方益稳作为低波二级债基采用股债兼顾策略 控制风险同时追求收益最大化 配置上传承年金管理经验稳健基因 契合"固收打底 权益增强"特性 力求匹配业绩比较基准 [4] - 该产品入选"广发严选"系列 该品牌是广发银行基金业务重点品牌 长期服务投资者 提供专业服务助力客户获取长期稳健回报 体现银行作为金融产品平台优势 开启财富管理新服务模式 [4] 基金经理团队 - 南方益稳由刘树坤和刘益成共同管理 刘树坤为南方基金董事总经理 拥有21年从业经验和13年投资管理经验 是年金投资领域领头人 投资风格稳健 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擅长宏观分析和大盘股价值股投资 [4] - 刘益成拥有17年从业经验和15年投资管理经验 作为年金及专户固定收益投资经理 善于大类资产比较研究 多资产投资获取收益 尤其擅长可转债投资 在债券收益率降低时把握可转债机会 投资理念注重长期超额收益 [5]
纯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调 业内认为债市调整空间有限
证券日报· 2025-07-29 00:52
债市调整与银行理财收益率变化 - 7月份银行理财收益率呈现"先升后降"态势 纯固收类产品收益率降幅尤为明显 [1] - 截至7月28日理财产品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3% 较6月底下降42个基点 纯固收类产品年化收益率降至2.23% 较6月底减少54个基点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1.65%升至7月25日1.74% 债券价格下跌导致理财产品净值回撤 [2] 债市未来走势分析 - 下半年债市大幅下跌可能性较小 因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经济基本面需要利率维持低位运行 [2] - 债市趋势性回调风险较低 年内经济基本面仍利好债市 货币政策预期维持偏宽松基调 下半年仍有总量宽松操作空间 [3] - 近期债市波动主因是风险偏好回升对债市的压制 以及前期交易拥挤引发的回调 [3] 银行理财行业应对策略 - 理财子公司需积极升级产品体系 通过"固收+"策略增厚收益 理财产品增配权益性资产的趋势已逐渐形成 [1] - 理财子公司正拓展"固收+"策略 增配权益和衍生品 并通过浮动费率产品绑定投资者利益 [4] - 多家理财子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发声 认为债市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 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 [3] 投资者配置建议 - 建议缩短投资久期 优先选择每日开放型或1个月以内定开产品 [4] - 分散产品类型 降低纯固收类占比 增配现金管理类及含权益资产的混合类产品 [4] - 关注信用债ETF等工具 以替代部分直投债券头寸 平衡流动性与波动风险 [4] 长期收益率展望 - 债市企稳后收益率有望小幅回升 但股市分流效应及商品价格波动可能抑制反弹空间 [4] - 中长期受低利率环境压制 预计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中枢维持在2%至2.5% [4] - 收益空间收窄或成常态 与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相呼应 [4]
高质量投资行稳致远 南方益稳首日认购火爆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1:14
市场趋势与产品定位 - "固收+"策略在当前无风险收益率走低、权益市场活跃度提升的背景下成为市场新共识和家庭资产配置核心焦点[1] - 南方益稳稳健增利债券基金(A类024937 C类024938)由广发银行托管、南方基金管理 采用低波二级债基策略 股债兼顾控制风险并追求收益最大化[1] - 产品配置传承年金管理经验 契合"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特性 力求匹配业绩比较基准[1] 产品特色与渠道优势 - 该基金入选"广发严选"系列 该品牌是广发银行基金业务重点品牌 旨在提供专业服务助力客户长期稳健回报[1] - "广发严选"体现银行作为金融产品平台优势 开启财富管理业务新服务模式[1] 基金经理团队 - 由刘树坤(21年从业/13年投资管理)与刘益成(17年从业/15年投资管理)共同管理 形成股债双雄组合[2] - 刘树坤为南方基金董事总经理 年金投资领域领头人 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擅长宏观分析和大盘价值股投资[2] - 刘益成专长年金及专户固收投资 善于大类资产比较研究和可转债投资 在债券收益率下行时把握可转债机会[2]
纯债基金上周收益率欠佳,债基久期整体上行,债市投资情绪偏谨慎?
搜狐财经· 2025-07-21 18:29
在此背景下,纯债基金的收益率表现欠佳。Wind统计显示,上周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7%,短债基金为0.05%。虽然有个别基金表现不 错,例如,华泰紫金智和利率债单周业绩为1.9%,业绩最好,但同类型的中长期纯债基金里仍有21只单周录得负收益(统计初始基金)。 从资金的角度来看,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2011亿元。其中,投放17268亿元,回笼5257亿元。资金面在多重因素扰动下前半周边际收敛,后半周出现缓 和迹象,隔夜资金利率上台阶,当前运行于6月以来的相对高位。 此外,股债继续呈现跷跷板走势,上半周股市表现较弱,债券收益率有所下行;后半周股票市场强势上涨,债券市场承压。 据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当前纯债基金久期中枢整体上移,显示机构对利率下行预期增强,倾向于拉长久期以获取更高收益。其中,中长期利率型纯债基金久 期中位数达3.93年,处于近三年高位;而分歧度维持低位,表明多数机构策略趋同。 短期纯债基金久期同步上行,尤其是短期利率型基金久期中位数达1.32年,接近历史极值,反映市场对短端资产配置偏好提升。此外,部分期限信用债换手 率下降,利率债换手率上升,显示资金向利率品种集中。银行间债市杠杆率 ...
“固收+”策略表现亮眼,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A近一年同类排名2%
财富在线· 2025-07-17 17:21
行业趋势 - 传统银行理财和纯债基金投资收益空间收窄 受净值化转型和高收益资产供给不足影响 [1] - 资本市场波动性显著提升 沪深300指数年内波动率达10.09% 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持谨慎态度 [1] - "固收+"策略成为连接固定收益与权益投资的重要纽带 在2024年债券走强与股市结构性机会并存环境下表现突出 [1] 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内货币政策宽松 财政政策加码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债券市场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1] - 股票市场结构性行情为"固收+"产品收益增强提供可能 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撤控制在1.43%以内 [1] - 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A(690002)近一年同类排名2%(12/481) 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投资理念 [2] 产品策略 - "固收+"策略通过动态配置股债资产展现优异波动管理能力 风险控制能力超越市场平均 [1] - 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A(690002)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动态调整大类资产比例和债券组合目标久期 [2] - 该基金精选个券时综合考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收益率水平等要素 把握固定收益工具投资机会 [2]
安信基金张翼飞确认离职,百亿固收名将或转战私募
第一财经· 2025-07-17 15:01
基金经理离职 - 安信基金公告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卸任所有在管产品,离职后或前往私募机构寻求新挑战 [1] - 张翼飞在安信基金工作13年,未来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强调长期风险友好型绝对收益投资方式 [1][2] - 张翼飞卸任前在管规模超320亿元,占安信基金总规模945.31亿元的三分之一以上 [2] 离职影响与团队安排 - 张翼飞离职后,其管理的9只产品由核心团队成员李君和黄琬舒分拆接管,团队稳定性未受显著影响 [2][5][6] - 李君接管安信稳健增值等5只产品,在管规模达283.36亿元,其中安信稳健增值规模超114亿元 [5][6] - 黄琬舒接管安信目标收益等4只产品,在管规模近160亿元,擅长债券收益曲线分析与可转债机会挖掘 [6][7] 张翼飞职业背景与业绩 - 张翼飞投资经理年限超11年,历任安信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混合资产CIO等职,2023年5月曾升任副总经理 [3] - 其管理的9只产品任职回报均为正,6只年化回报超5%,安信稳健增值A任职回报82.81%,年化6.12% [3] - 投资风格偏向绝对收益,在股市震荡中防御能力突出,强调利用波动而非跟随趋势 [3][4] 市场观点与策略 - 张翼飞认为当前市场热门主题需基本面进一步印证,未直接参与股票投资但涉足可转债 [4] - 若下半年经济数据反映基本面企稳,价值驱动型股票或现较好机会 [4] 接任者背景 - 李君从业20年,与张翼飞为大学同学,曾任券商分析师及私募研究员,现任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 [6] - 黄琬舒为新生代基金经理,历任富国基金债券交易员,现任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助理 [6] - 李君与黄琬舒共管产品年化回报分别为3.94%和7.64%,体现策略延续性 [7]
今年二季度理财公司新发产品环比增加286款
证券日报· 2025-07-16 00:47
银行理财市场运行情况 - 2025年二季度全市场新发794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332款,其中开放式产品1939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08%,封闭式产品6002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7% [1] - 理财公司新发5658款产品环比增286款,开放式产品占比32.7%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07%环比降0.17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占比67.3%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63%环比降0.12个百分点 [1] - 理财公司产品收益率显著分化,短期收益普遍上扬,中长期收益持续走低 [1] 收益率变动原因分析 - 短期收益上扬主因债市阶段性走强,利率债和信用债价格上涨,部分产品通过拉长债券期限或增配中低评级债券放大收益 [2] - 中长期收益走低源于新配资产收益率系统性下降叠加"存款搬家"效应导致增量资金被迫配置低收益资产 [2]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下滑0.13个百分点,因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及避险资金涌入导致规模膨胀摊薄收益 [2] 行业产品策略调整 - 多家理财公司加大对稳健低波产品的发行力度以应对低利率环境 [2] - 理财公司通过资产配置降低组合波动,坚持多资产多策略投资方向 [2] - 投资者对低风险较高收益产品需求强烈,需深化"固收+"策略并配置权益类资产、黄金及衍生品对冲波动 [3] 产品创新方向 - 关注长期限封闭式产品发行与分红机制创新 [3] - 推出按月或按季分红产品增强投资者持有体验,降低资金频繁申赎带来的波动 [3]
中低风险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3
中低风险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现象 - 多只R2级短期持有型银行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接近10%,如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9.63% [1] - 兴业银行兴银理财丰利逸动日开增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8.642%,杭州银行一款新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22% [2] 驱动因素分析 - 短债行情向好,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价格回升,叠加资金面宽松与降息预期,债市进入阶段性牛市 [3] - "固收+"策略发力,部分产品配置0%-5%权益资产(如优先股、可转债),6月A股反弹增厚组合收益,含权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可达9%以上 [3] - 银行季度末或新品发行初期通过费用减免、收益补贴等"打榜"策略阶段性抬升收益率,但效应不可持续 [3] 产品特性与收益可持续性 - 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为固定收益类,投资债权类资产并配置少量权益及衍生品,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06% [1] - 短期高收益与产品规模、成立时间相关,初期因规模小收益释放明显,但随规模扩大会被摊薄,中长期将回归活期理财平均水平(约2%) [2] 行业趋势与建议 - 2025年新发R2级理财产品平均业绩基准已降至2.55%,短期闲置资金(7天至1个月)可适当配置 [4] - 中长期需求建议选择纯债基金或定期开放型产品,搭配货币基金与中长期纯债基以分散风险 [4]
银行转债存量“缩编”,机构底仓资产或腾挪
快讯· 2025-07-09 06:43
银行转债市场变化 - 今年银行转债"缩编"规模可达千亿元,主要由于到期退场的可转债 [1] - 银行转债大面积退出市场,加剧整个可转债市场存续规模下降的压力 [1] 资管机构资产配置 - 可转债近年来成为资管产品"固收+"策略增强收益的标配 [1] - 多家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和理财公司将可转债作为机构底仓资产 [1] 可转债市场供需 - 可转债供给端规模缩量,需求端热度不减 [1] - 未来可转债估值或易上难下 [1] 机构配置策略调整 - 机构资产配置面临新的选择题 [1] - 在增配可转债之外,需要寻觅更加多元的收益增厚型底仓资产 [1]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向好
金融时报· 2025-07-04 09:46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2% [1] - 上半年规模增长受经济修复预期增强、政策工具箱发力及资产配置优化推动 [2] - 截至一季度末存续产品4.06万只同比增长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 [2] 理财产品结构与收益表现 - 固收类产品占比97%纯固收类年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3%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2] - 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波动显著2月份近1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达22.08%6月份回升至13.83% [3] - 6月份上百款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已低于同期存款利率 [4] 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调整 - 32家理财公司已设立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占据80%市场份额 [4] - 存款利率下行倒逼理财公司增加权益、衍生品等"固收+"配置以增厚收益 [4] - 含权理财以"固收+"为主权益类资产配置涉及优先股、股权和股票等子类 [5] 投资者策略与市场展望 - 专家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股债搭配向"固收+"倾斜并动态调仓 [6] - 理财机构采取缩短久期、多元配置策略以应对利率波动和净值风险 [6] - 下半年理财产品收益吸引力或增强更多资金可能涌入理财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