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刘非赴桐庐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杭州日报· 2025-08-29 11:02
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导向 - 强调生态资源是乡村最宝贵财富 需统筹生态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 持续提升乡村风貌 [1] - 要求挖掘独特资源优势 培育发展民宿经济等农文旅融合业态 [1] - 推动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乡村旅游业实现转化 [1] - 开展人文乡村建设 加强140多处古建筑等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2] -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推进移风易俗繁荣乡村文化 [2]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 [1] - 建立健全联农带富机制 发挥特色产业助富作用 [2] - 推动"土特产富"全链发展 拓展城乡联动空间 [2] - 中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规模连续多年居快递行业前列 开展特色助农 [2] - 让更多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1] 基层治理与组织建设 -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2] - 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2] -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 [2]
打造乡村共富圈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核心观点 - 堰河村通过生态修复和乡村旅游实现经济转型 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8万元 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1] - 周边村庄效仿发展模式 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2] - 县级推广"堰河模式" 重点支持17个村庄扩大乡村共富圈[2] 产业发展 - 乡村旅游成为主导产业 85%村民从事旅游业 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1] - 农特产品销售额达300万元 涵盖茶叶、香菇等品类[1] - 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拥有1200亩茶园和3000亩经济林[1] 经济成效 - 村民人均纯收入3.8万元 基本实现每户有洋楼、汽车及人均存款10万元[1][2] - 邻近的熊家岗村发展辣椒产业 种植面积数千亩 人均纯收入2.4万元[2] - 7个村庄联合发展 去年6个村建成3A或4A级景区[2] 运营模式 - 全村统一管理 农特产品和民宿统一定价[2] - 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2000多名社员[2] - 差异化开发旅游产品 统一"堰河香"农产品品牌[2] 区域扩展 - 县级开展"学堰河、比堰河、超堰河"活动[2] - 整合资金项目 重点支持4个县级先进村和13个乡镇重点村[2] - 共建共享旅游设施包括停车场等基础设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