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搜索文档
11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3个点
中国新闻网· 2025-11-19 14:46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 11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5.44,比昨天上升0.03个点 [1] -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7.55,比昨天上升0.04个点 [1] 主要畜禽产品价格 -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7.9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2% [1] - 牛肉平均价格为66.7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 [1] - 羊肉平均价格为62.38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9% [1] - 白条鸡平均价格为17.47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6% [1] - 鸡蛋平均价格为7.31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5% [1] 蔬菜与水果价格 -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70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7% [1] - 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11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4% [1] 水产品价格 - 鲫鱼平均价格为19.05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7% [1] - 鲤鱼平均价格为13.52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4% [1] - 白鲢鱼平均价格为10.08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8% [1] - 大带鱼平均价格为40.45元/公斤,与昨天持平 [1] 价格波动显著品种 - 价格升幅前五名分别为葱头(2.6%)、菜花(2.3%)、西葫芦(2.1%)、生菜(2.0%)和莲藕(1.9%) [2] - 价格降幅前五名分别为菠萝(3.5%)、鸭梨(1.7%)、鲤鱼(1.4%)、香菇(1.2%)和白萝卜(1.0%) [2]
11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3个点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5:01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 11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5.41,比昨天下降0.03个点 [1] -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7.51,比昨天下降0.02个点 [1] 主要畜禽产品价格 -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7.89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5% [1] - 牛肉平均价格为66.90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5% [1] - 羊肉平均价格为62.95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 [1] - 白条鸡平均价格为17.57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2% [1] - 鸡蛋平均价格为7.35元/公斤,与昨天持平 [1] 蔬菜水果价格 -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66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0% [1] - 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14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7% [1] 水产品价格 - 鲫鱼平均价格为19.19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4% [1] - 鲤鱼平均价格为13.71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1% [1] - 白鲢鱼平均价格为10.16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8% [1] - 大带鱼平均价格为40.45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9% [1] 价格波动显著品种 - 价格升幅前五名是胡萝卜、蒜薹、南瓜、大葱和羊肉,幅度分别为1.1%、1.1%、1.1%、1.0%和1.0% [2] - 价格降幅前五名是莴笋、菠菜、香菇、大带鱼和莲藕,幅度分别为3.9%、2.3%、2.3%、1.9%和1.7% [2]
连续三年获评!我爱我家乡村振兴项目入选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北京晚报· 2025-11-03 16:50
论坛与奖项 - 公司连续第三年获评“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评选的“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1] - 该评选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评选活动之一 [3] - 公司成为房地产经纪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1] 项目模式与范围 - 公司在党建引领下搭建乡村振兴与社区友好的交互平台 [3] - 项目携手湖北省红安县、麻城市,福建省连城县,河北省阜平县打造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3] - 项目实现革命老区与城市社区的紧密链接 [3] - 项目每年稳定辐射北京1000个重点社区 [6] 项目成果与影响 - 三年间公司帮扶当地解决农副产品超过100吨 [5] - 项目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超10万人 [6] - 项目为当地累计增收超过500万 [6] - 项目推出了红薯干、藕粉、香菇等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公益产品 [5] 项目拓展与深化 - 近一年项目从单一农产品采购扩增至全类目产品帮扶和多维度产业帮扶 [8] - 产业帮扶包括向乡村建设、民宿运营等方面输入成熟的管理及运营模式 [8] - 项目带动大别山、武夷山等革命老区周边民宿、餐饮、旅游业发展 [8] 青少年公益事业 - 公司利用门店扎根社区的优势探索建立链接乡村青少年与城市社区的桥梁 [8] - 公司与红安县列宁小学等学校结对子组织研学活动增进交流 [8] - 此举旨在推动两地青少年健康成长 [8]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社区+乡村公益体系 [8] - 公司将继续通过产业帮扶、产品帮扶、公益帮扶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8] - 公司旨在发挥行业引领与示范作用为创造社会价值贡献力量 [8]
10月3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38个点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5:27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5.02,较昨日上升0.38个点 [1] -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7.03,较昨日上升0.44个点 [1] 主要畜禽产品价格 - 猪肉平均价格为17.80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9% [1] - 牛肉平均价格为66.24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1% [1] - 羊肉平均价格为62.84元/公斤,较昨日上升1.1% [1] - 白条鸡平均价格为17.47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5% [1] - 鸡蛋平均价格为7.36元/公斤,较昨日上升0.1% [1] 蔬菜水果价格 -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69元/公斤,与昨日持平 [1] - 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04元/公斤,较昨日下降2.4% [1] 水产品价格 - 鲫鱼价格为19.04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2% [1] - 鲤鱼价格为13.91元/公斤,较昨日上升0.9% [1] - 白鲢鱼价格为10.08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4% [1] - 大带鱼价格为38.66元/公斤,较昨日下降1.0% [1] 价格波动显著品种 - 价格升幅前五名分别为莴笋(4.9%)、菜花(3.8%)、韭菜(3.7%)、生菜(3.2%)和豆角(3.2%) [2] - 价格降幅前五名分别为巨峰葡萄(5.2%)、富士苹果(2.8%)、香菇(1.9%)、花鲢鱼(1.8%)和大葱(1.7%) [2]
方城小史店镇:彩虹路铺就“幸福增收路”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8:45
项目背景与实施 - 项目所在地为方城县小史店镇林场村,该村拥有历史底蕴深厚、纹理清晰、题材丰富的摩崖石刻资源,但过去因交通不便和指引不清导致客流量难以提升 [1] - 2024年以来,当地以“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为引领,依托文旅资源优势规划打造了一条以红、黄、蓝三色为主色调的彩虹景观路,该路从村口延伸至景区入口 [1] - 彩虹路通过清晰的彩色标线指引方向,并以其亮丽的视觉效果成为独特风景,有效解决了游客“寻路难”的问题,吸引了众多游客 [1]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道路畅通带动了路边经济,村民纷纷摆摊销售香菇、土蜂蜜、土鸡蛋等特产 [2] - 种植户王大哥的香菇在批发商收购(每斤5元)之外,新增了现场零售渠道,零售价达到每斤8元,收入更高,其共开设香菇大棚60个 [2] - 养蜂户李大姐的蜂蜜销量大幅增长,往年靠熟人介绍年销量最多800斤收入不到5万元,2024年预计全年销量能超过1500斤,收入达到9万元,接近翻番,仅中秋国庆期间就售出300多斤 [2] 模式推广与发展前景 - 林场村的成功经验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可复制模式,小史店镇傅老庄村已参照该模式启动通往远鑫家庭农场道路的升级改造工程 [3] - 当地发展思路为“一路一特色、一路带一业”,旨在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撬动全镇乡村振兴,使农村公路从“出行路”升级为“致富路” [2][3] - 彩虹路以道路畅通带动了景点通达、产业兴旺与民生改善,实现了“路畅业兴、景美民富”的效果 [2]
新疆喀什:一家食用菌企业的合规成长路
搜狐财经· 2025-10-27 19:14
公司核心发展模式 - 公司将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发展每一步 成为南疆地区食用菌产业标杆企业 [1] - 创业初期通过聘请专业人员建立账务管理机制 为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打下坚实基础 [2] - 公司自2022年起纳税缴费信用级别连续3年被评为A级 良好的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4]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减免税费220余万元 节省资金投入技术攻关 [3] - 公司实现黑木耳、香菇、黄金菇等14种食用菌量产 年产食用菌干品300吨 [3] - 公司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 产品畅销全疆 [3] 公司产业链与资产规模 - 公司构建集菌种研发、种植、教学推广、技术服务、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4] - 公司拥有26座标准化生产大棚和15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 [4] - 公司还获批自治区研学基地和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 实现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升级 [4] 外部支持与行业环境 - 当地税务部门提供量身定制的涉税业务辅导课程 帮助企业提高处理涉税业务能力 [3] - 税务部门深入企业解读纳税缴费信用级别知识 引导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经营 [4] - 公司利用喀什地区丰富的白杨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制作菌包 解决废弃物处理难题 [2]
辽宁沈阳:“小菌菇”催生食品产业新动能
新华网· 2025-10-24 09:12
产业发展战略 - 沈阳市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食品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与科技赋能推动传统种植业向智能化、品牌化转型 [1] - 作为沈阳“1+8”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产业已带动从业人员超2万人,年产值达4亿元,并朝5亿元年度目标稳步迈进 [6] - 未来三年将重点打造于洪区、康平县、苏家屯区三个市级核心产区,推进蛹虫草科技文化馆、虫草小镇等三产融合项目 [6] 科技创新与产能 - 通过数字化设备模拟原产地气候条件,企业已实现金耳的全年化、标准化生产,年产能达30万斤 [2] - 依托科研平台支持,在蛹虫草育种与栽培技术上实现全流程突破,沈阳蛹虫草栽培量达1781万盆,干品产量0.23吨 [3] - 于洪区与苏家屯区的蛹虫草产量约占辽宁省三分之一、全国四分之一,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蛹虫草供应基地 [3] - 在食用菌领域累计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13项,将继续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库,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菇、蛹虫草与金针菇新品种 [3]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产业链从传统鲜销向深加工与品牌化升级,开发出金耳刺身、锅包金耳、金耳羹等深加工产品 [5] - 已培育出“俏菇良”、“和鲜菇”、“小罐菇”等一系列品牌,并成功培育恒生金针菇、绿之谷蛹虫草等10个绿色食品,康平张氏平菇、富硒木耳等5个有机产品 [5] - 积极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支持多地建设菌材加工贮运基地,引进和培育加工企业,开发食用菌功能性食品、美容产品与药品 [6]
(乡村行·看振兴)河南南阳:特色产业撑起县域经济“脊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33
县域经济总体表现 - 南阳市县域经济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753亿元人民币,占该市生产总值超7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75% [1] 智能化养殖产业 -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采用智能化楼房养殖模式,配备空气过滤系统、智能饲喂机、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2] - 企业组建千余人智能化研发团队,自主研发智能环控、智能饲喂等五大类30余种智能装备,形成覆盖全流程的核心技术体系 [2] - 截至2024年底,企业累计服务农田472.08万亩,通过产业链助农增收13.5亿元,并通过水肥资源化利用改良盐碱地31.8万亩、治理沙漠9万余亩 [2] 中医药产业 - 南阳市是医圣张仲景故里,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拥有30余种初具规模的道地药材 [5] -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有20万亩山茱萸基地,实现统一种植、管理、收购、加工、储藏 [5] - 企业建成中药数智化生产基地,推出百余种经典名方药和创新中药、500多种中药饮片及300多种配方颗粒,实现中药浓缩丸全自动连线生产 [5]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企业在全国三省六地建成六大药材基地,带动数十万药农增收 [6] 特色农业产业 - 西峡县打造"菌、果、药、旅"四个百公里长廊,培育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三大特色产业 [8] - 当地猕猴桃加工企业带动形成7个猕猴桃种植专业村,种植面积达8500亩,通过技术措施使亩均效益由1万元提至2万元 [8] - 西峡县拥有食用菌标准化基地200余个、专业村184个,年规模稳定在3亿袋左右,年综合效益260亿元,近10年累计出口110多亿美元 [8] -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80%来自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三大特色产业 [8]
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10
产业带动就业 - 天门市服装产业已成长为百亿产业集群,带动16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3] -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累计孵化新兴企业254家,带动2500余名大学生就业[4] - 随县香菇产业提供超30万个就业岗位,每三个随县人中就有一人从事该产业[5] - 丹江口市北京一轻食品产业园区将“一库好水”转化为致富活水,产品发往全国多地[1] - 松滋市文化创新产业园入驻11家乐器制造企业,带动邻里乡亲成为“吉他工人”[2] 职业技能培训 - 湖北每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超过40万人次[8] - 随县开展香菇种植、销售等技能培训,助力村民增收[5] - 宜昌广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通过“订单式培训”向中国香港、阿联酋迪拜等地输送建筑技能人才3万余人次[7] - 南漳县每年投入400万元免费开设40多种热门技能培训课程[10] 就业服务与保障 - 湖北在全省建立4761个就业服务网点,覆盖“家门口”、“厂门口”、“店门口”等场所[11] - 孝感市“微孝就业”小程序注册用户超14万人,入驻活跃用工企业2000余家,提供智能岗位匹配服务[9] - 南漳县构建“法院+工会+人社”3级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10] - 裕农菌业公司设立“托管室”解决员工子女看护问题,提升员工工作安心度[10] 就业数据表现 - 湖北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过90万人[4] -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留鄂来鄂就业创业连续3年突破40万人[4]
粤桂携手味动湾区!三江农特产品广州推介会唱响“媒体+”东西协作交响曲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04:35
活动概况 - 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于10月12至13日在广州市珠影·星光城举办 [6][7] - 活动吸引超20家大湾区采购商、渠道商参会,达成了多项战略协作 [7][8] - 活动由粤桂协作工作队指导,三江侗族自治县相关部门主办,南方农村报社承办 [82][83] 产品展销与市场反响 - 来自粤桂两地的10家企业带来超百款三江农特产品及文创产品参展 [13][14] - 展品包括高山鱼稻、茶油等农副产品以及非遗农民画文创产品,吸引大批市民参观试吃 [11][12][13][14][25] - 参展企业现场获得直接市场反馈,有公司负责人一个下午添加了二十多位潜在客户的微信 [27][28] - 三江县华强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与广东栢佳鲜农业有限公司等三对企业在现场进行了产销签约 [29][30][31] “媒体+”赋能与品牌推广 - 活动以“媒体+”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媒体+东西部协作”模式整合资源,提升三江农产品和农民画的品牌溢价 [37][38][39] - 现场设置粤桂帮扶主题画展,并通过线上传播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良性互动 [49][50] - 活动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体系,为三江特色农业产业融入大湾区市场注入新动力 [38][84][85][86] 特色产品与产业协作 - 三江重点推广的农特产品包括产自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的三江早春茶、三江山茶油、三江罗汉果、三江腐竹及采用“稻鱼共生”模式的高山鱼稻 [62][63][64][65][66] - 企业推广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20] - 粤桂协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广东采购销售广西农副产品已超155亿元 [70] - 未来将围绕打造“三茶统筹”升级版、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探索“产业协同”新路径等方面深化协作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