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

搜索文档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因地制宜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9:46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 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但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仍需提升以达成2035年战略目标 [1] 差异化建设策略 - 重点生态功能区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推出生态产品 [1] - 农产品主产区应聚焦现代农业主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 [1] - 城乡统筹发展区需促进城乡融合 改善人居环境 支撑高质量工业品与服务供给 [1] 示范引领与空间规划 - 美丽乡村先行区需在生态环境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挥标杆作用 [2] - 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风貌引导 梯次推进全域覆盖 [2] - 重点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 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业发展 打造名优特产品品牌 [2] 系统性工程协同 - 建设需跨部门协作 整合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资源 [2] - 强化规划目标协同 整合涉农资金 形成项目支撑合力 [2] 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 - 需保留村庄历史风貌 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提升品牌价值 [3]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化水平 [3]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促进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研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装备 推广数字化基础设施 [3] - 构建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 建设绿色智慧数字乡村 [3] 长效机制构建 - 建立县级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任务清单 明确部门分工 [4] - 争取财政与绿色金融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渠道 [4] - 健全农业激励政策 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4]
河南洛阳:“荒山沟”上建起的“全电景区”
新华财经· 2025-06-23 14:16
景区发展 - 龙凤山景区从6年前的"荒山沟"蜕变为占地5000余亩的国家4A级景区,依托沟域地形打造洛阳近郊生态文旅胜地 [1] - 景区采用"以电代气、全域电气化"方案,灯光、水系、锅炉、炊具等全部由电能驱动,成为"全电景区" [1] - 2021年投入运营后新增摩天轮、空中飞船等游乐设施,多样化项目吸引游客,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2] - 2024年1至5月景区用电量达249.94万度,同比增长5.28%,累计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 [2] - 灯光夜景成为最大亮点,夜间客流占比超过70% [2] 电力配套 - 电力部门将景区配变总容量从4320千伏安提升至5540千伏安,实施"双电源"升级改造 [2] - 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节假日对重点点位开展特巡保障电力平稳运行 [2] - 因地势高低落差大,初期便设计整体亮化方案,克服山路崎岖等施工困难 [1][2] 经济效益 - 景区容纳300多个商户,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7个村上千名村民就业 [2] - 利用沟域地形建设39家特色民宿,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2] - 文旅兴村模式将传统村落转变为文旅地标,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 [3]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西部村民:不再羡慕城里人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8:34
乡村生活改善 - 村民刘翠英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家中已安装自来水、抽水马桶、洗衣机和淋浴设施,与城市生活无异 [1] - 村民从砖房搬入楼板结构房屋后,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注重健康饮食和居家环境 [1] - 68岁的刘翠英和老伴将土地流转,每年领取租金,生活重心转向居家整理和锻炼身体 [2] 文化娱乐与消费升级 - 纳林希里村文化活动丰富,包括乡村旅游活动和乌兰牧骑演出,村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 [2] - 村民收入增加,普遍购置小轿车,周末驱车周边游玩成为新消费习惯 [2] 乡村经济发展 - 村集体经济已超过100万元,计划通过"政府+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村集体+农牧户"模式发展特色养殖和蔬菜大棚项目 [4] - 村党支部书记张鑫计划实施土地整合项目,发展德州乌驴养殖和蔬菜大棚,丰富城乡"菜篮子" [4] 社会保障与未来规划 - 预计年底前为年龄较大村民缴纳部分保险,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3][4] - 纳林希里村环境改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整洁,整体焕发生机与活力 [4]
扬州市江都区:监督整治护航美丽乡村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7 11:36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整治行动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纪委监委发现宜陵镇团结村存在半夜偷埋垃圾现象,实地走访确认小河滩附近有强烈异味但无法直接确认填埋行为[1] - 针对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隐蔽性强特点,区纪委监委联合检察、公安、环保等多部门开展实地督查,区委巡察办牵头对宜陵镇进行固体废物处置机动巡察[1] - 在全区范围开展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填埋专项整治,发现5个镇存在固废非法处置问题,共挖掘14条问题线索并对17人进行党纪政务立案[1] 协同治理机制建设 - 建立"纪检+环保+住建+城管+属地政府"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向问题突出的3个镇制发监察建议[2] - 通过微信公众号对违纪违法干部进行实名通报,制作《正风》等警示教育片强化震慑效果[2] - 形成生态环境局等四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建立"定点值守+流动巡查"双线监督机制,实施域内外垃圾闭环管理规范[2]
《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6 08:43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全区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 [1] - 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1] 重点任务 - 梯次推进整县美丽乡村建设 [1] - 有序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到2027年治理(管控)率达到48% [2] - 有效治理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提升治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 - 综合治理乡村水土流失 [1] - 长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天然草原保护修复 [2] - 加强农膜科学使用处置 [1] - 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 [1] 具体措施 - 因地制宜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包括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等 [2] - 加强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 [2] - 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 [2] - 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2] - 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2] - 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 [2] - 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等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2] - 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2] 组织保障 - 加强组织领导 [1] - 强化成效评估 [1] - 完善支持政策 [1] - 推动智慧支撑 [1] 实施思路 - 按照"全面铺开、梯次推进,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的思路推进 [2] - 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2]
种柳棍叔传(遇见)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柳树种植与维护 - 棍叔通过长期坚持使插在地上的柳木棍生根发芽变成一棵柳树 [2] - 棍叔每年清明前后对村里的柳树进行修剪维护,包括删繁就简、去旧留新 [4] - 修剪下的柳树枝条被合理利用,枯枝作柴火,未枯枝作篱笆,细柳条用于繁殖新树 [4] - 柳树修剪是当地风俗,认为可以防止虫害和树木老化 [4] - 棍叔的柳树维护工作持续20多年,使村里的柳树越来越茂盛 [4] 柳树产业发展 - 村民曾因编柳条筐致富而过度采摘柳条,导致柳树受损 [6] - 村支书组织在村头荒地种植柳树林,既解决编筐原料又绿化村庄 [8] - 柳树林建成后,村支书成立了柳条制品公司 [9] - 柳树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同时改善了村庄景观,吸引游客 [9] - 县里企业家计划收购村办柳条制品公司和柳树林 [11][13] 村庄环境建设 - 棍叔因绿化工作多次获得县里表扬 [5] - 柳树过多导致柳絮落叶污染问题,尝试改种桂花树失败 [9][10] - 最终恢复种植柳树并硬化道路沟渠,获得美丽乡村建设奖 [11] - 村庄环境改善后形成"绿树掩映,流水潺潺"的整洁景观 [11] 柳树文化传承 - 棍叔将柳树视为恩人,逢年过节祭拜门前的柳树 [4] - 柳树成为村民聚集交流的场所,延续传统社交方式 [15] - 柳树种植和维护技艺通过新一代孩子得到传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