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

搜索文档
传承四百年 集百家墨宝(文物有话说)
人民日报· 2025-06-14 06:0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标志性符号,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备受国人的尊崇和喜爱。自秦开创书法先 河后,历朝历代涌现出众多的书法名家,在笔墨流转间尽显文脉和风骨,成为后世学习研究的范本。北 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将内府所藏的历代书法墨迹编次成卷,用枣 木板摹刻成帖,拓赐大臣,成就了中国首部系统汇编的大型名家书法集帖《淳化秘阁法帖》,后世简称 《淳化阁帖》或《阁帖》。 《淳化阁帖》收录了先秦至隋唐1000多年间103位书法家共420帖法书,有篆隶草行楷各体,第一卷为历 代帝王法帖、二至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五卷为诸家法帖、六至八卷为王羲之法帖、九至十卷为王献之 法帖,其中不乏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还有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作 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且许多原作早已失传,《淳化阁帖》作为这些书法作品唯一 传世的珍贵资料,被誉为"法帖之祖"。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失火,《淳化阁帖》拓帖的枣木板以及宫中收藏的历代名帖被大火烧光,因此, 宋代留传下来的《淳化阁帖》原拓本极为稀少,后世流传的多为不同时期的摹刻或翻刻本,主要有南宋 及明清翻刻的泉州本,故宫博 ...
蕉叶上的狂草传奇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09:20
(原标题:蕉叶上的狂草传奇) 在唐代的书法星河中,怀素宛如一颗最耀眼的流星,以狂草之姿划破千年长空。这位出身贫寒的狂草大 师,用独特的方式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欣赏怀素的狂草作品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他以蕉叶为纸的坚 持,醉后狂书的豪情,都化作了书法艺术中永恒的传奇。怀素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源于 对梦想的执着,对自我的突破,哪怕身处困境,也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以上文章呈现了怀素独特的书法创作之路。若你觉得某些部分需要修改,或想增添新的情节,欢迎随时 告诉我。 怀素家境清寒,连练字的纸张都难以置办。然而,困境并未浇灭他对书法的热爱。他在寺院旁亲手种下 万余株芭蕉,将翠绿的蕉叶化作书写的纸张。每当微风拂过,那一片片芭蕉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的 创作伴奏。他的居所 "绿天庵",被芭蕉环绕,绿意盎然,成了他追逐书法梦想的圣地。在这片绿色天 地中,怀素日复一日地挥毫泼墨,蕉叶上的每一道墨迹,都是他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与执着。 怀素的狂草,不仅体现在书写的载体上,更体现在他创作时的状态。他常醉后以头发蘸墨书写,那份狂 放不羁,突破了传统书法的束缚。当酒意上头,他仿佛 ...
摩洛哥民众感受中文之美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9 10:10
活动现场布置充满中国元素,展出多幅书法作品,还专门设置了汉字合影墙,中文爱好者们在"兰亭·雅集"主 题背景墙上大胆书写自己喜爱的汉字,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并拍照留念。 参加活动的一名小朋友。人民网 舒艾卜摄 在书法体验工作坊,在工作人员指导和帮助下,参与者们兴致勃勃地尝试使用毛笔书写汉字。"我第一次使用 毛笔写中文,感觉非常有趣。"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医学生亚当兴奋地表示。 中文老师介绍汉字的演变。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一位当地民众在完成文字演变答题卡。人民网 舒艾卜摄 人民网迪拜4月28日电 (记者管克江)近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携手穆罕默德六世基金会旗下伊克利勒文 化中心,在拉巴特举办了"兰亭·雅集"联合国中文日特别活动,通过电影展映、展览、讲座、互动答题和书法体验 工作坊等形式,向当地民众展示中文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中国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逾90名观众现场参与。 活动首先播放了专为当地儿童准备的中国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哪吒从"魔丸转世"到"逆天改 命"的热血成长故事。浓浓中国风的精美画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得小观众们屏息凝神。 随后,穆罕默德六世理工大学中文教师吉婷在介绍联合国中文日的历史 ...
中华文化笔墨传——访台湾书法家洪启义
新华网· 2025-04-27 17:32
中华文化传承 - 书法被强调为中华文化的精髓,需要保护与传承,尤其篆书与隶书等早期书体最具旨趣 [1] - 中国书法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4] - 汉字构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体现中华先民智慧,是文化瑰宝 [4] 书法艺术与技法 - 洪启义师从谢宗安学习"汉魏合体书",专注隶书、篆书、魏碑各三年,总计十年学艺 [2] - 书法创作需"追求神采,抒写性灵",依赖技巧精熟与创作心态的物我两忘 [2] - 竹笔书法因竹纤维笔头的特性,线条瘦劲有力,符合"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审美 [3][2] 两岸书法交流现状 - 大陆通过官方举办大型书法比赛推动传承,吸引年轻群体学习,而台湾因"去中国化"导致校园书法课消失 [7] - 洪启义作品被大陆多地(山东、河南、天津、陕西)收藏,并呼吁两岸以书法为精神纽带加强交流 [7][8] - 强调两岸文化同源,书法是"不可能割断"的联结,需珍惜和平并保持交流平台开放 [7][8] 书法学习方法论 - 学书法需结合历史文化阅读,理解字源演化以提升精神境界,而非仅练习书写技巧 [6] - 实务派主张通过名师引导、勤学苦练及临摹熟练后追求神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