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垄断

搜索文档
日本大米还是“吃不起”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1
大米价格现状 - 日本超市5公斤袋装大米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一度达到历史最高价 [1] - 当前日本米价仍维持在每5公斤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民众面临"吃不起"状况,部分转向面条、面包等替代食品 [1] - 6月份预计有1932种食品涨价,数量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将有逾100种涨价 [1] 价格上涨原因 - 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减反政策"抑制产量,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老龄化带来农业劳动力不足 [2] - 2023年酷暑天气造成大米品质下降,批发商为保证精磨成品率加大采购量 [2] - 自然灾害预警引发民众囤积大米,导致需求骤增 [2] - 政府投放的储备米中仅7.1%流入零售渠道,95%被农协通过竞标收购,形成"买方垄断" [2] 政府应对措施 - 计划进一步投放20万吨储备米,此前已3次累计投放31.2万吨,为1995年以来首次动用储备 [2] - 取消竞标制,改为直接向大型超市等零售商供货,目标最快6月上旬以每5公斤2000日元价格上架 [3] - 新措施将更换经销商,由国家承担运输费用,投放2021和2022年产的储备米 [3] 市场预期与影响 - 专家认为临时性储备投放效果有限,价格稳定最终取决于整体供需平衡 [3] - 米价问题可能影响7月参议院选举,选举后价格可能再次上涨 [3] - 需要构建更合理的生产调控政策与可持续农业体系以维持长期稳定供应 [3]
日本公布新版政府储备米投放方案:不再竞标,价格更低!“米荒”持续,日媒:堪比“吃不起的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1:50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26日公布了新的政府储备米投放方案,今后将不再采用竞标方式,而是直接与大型零售商签约,每60公斤糙米的税前 售价为10700日元,比最近一次竞标的中标价格便宜47%。 此前,日本新上任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24日说,政府计划直接将储备米卖给零售商,而非像之前一样拍卖给中间商,希望以此平抑米价。 今年以来,日本国内大米价格不断上涨,连创新高。5月23日,日本总务省公布4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其中大米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98.4%,创下自1971 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日媒评论称,在2025年,日本大米堪比"吃不起的黄金"。 储备米去哪了? 日本政府投放储备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今年3月以来,日本政府分四次累计投放了总计41万吨储备米。这也是日本自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以来,首次为确保大米流通量动 用储备米。如果这些被释放的储备米全部进入日本市场,应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米荒"问题。 3月18日,日本农协从受政府委托的仓库中接收了此番中标的储备大米。据日本全国新闻网报道,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收购了其中95%的储备米,仅3月和4月 两次投放,农协 ...
欧江波:外贸企业要意识到中美贸易博弈的长期性
经济观察报· 2025-05-20 23:17
中美经贸博弈短期态势 - 中美贸易局势进入缓和阶段 近期在关税政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拥有完整产业链和高性价比产品 具备卖方垄断优势 [1]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具备买方垄断优势 [1] - 美国商家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中国供应商 可能导致物价上涨或商品缺货 尤其影响终端消费品 [1] - 中方在短期博弈中优势更为明显 这种态势未来1-2年难以根本性改变 [1] - 外贸企业对未来1-2年美国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 [1] 中美经贸博弈中长期趋势 - 美方将寻求替代中国产品的方案 包括本土和其他国家生产者 [2] - 中方将寻找美国替代市场 分散货物到国内市场或其他国家市场 [2] - 双方将竭力维持自身垄断优势并削弱对方优势 [2] - 中长期博弈结果难以判断 可能涉及货币 技术 治理等多方面复杂问题 [2] - 中美贸易战具有客观必然性 是全球经贸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2] - 贸易战将持续较长时间 企业需做好长期竞争准备 [2] 企业应对策略 - 需平衡美国和非美市场 分散风险进行市场布局 [3] - 需重新审视贸易 生产 供应链全流程 形成高效弹性生产运营模式 [3] - 需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或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