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垄断

搜索文档
日本大米还是“吃不起”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1
大米价格现状 - 日本超市5公斤袋装大米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一度达到历史最高价 [1] - 当前日本米价仍维持在每5公斤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民众面临"吃不起"状况,部分转向面条、面包等替代食品 [1] - 6月份预计有1932种食品涨价,数量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将有逾100种涨价 [1] 价格上涨原因 - 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减反政策"抑制产量,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老龄化带来农业劳动力不足 [2] - 2023年酷暑天气造成大米品质下降,批发商为保证精磨成品率加大采购量 [2] - 自然灾害预警引发民众囤积大米,导致需求骤增 [2] - 政府投放的储备米中仅7.1%流入零售渠道,95%被农协通过竞标收购,形成"买方垄断" [2] 政府应对措施 - 计划进一步投放20万吨储备米,此前已3次累计投放31.2万吨,为1995年以来首次动用储备 [2] - 取消竞标制,改为直接向大型超市等零售商供货,目标最快6月上旬以每5公斤2000日元价格上架 [3] - 新措施将更换经销商,由国家承担运输费用,投放2021和2022年产的储备米 [3] 市场预期与影响 - 专家认为临时性储备投放效果有限,价格稳定最终取决于整体供需平衡 [3] - 米价问题可能影响7月参议院选举,选举后价格可能再次上涨 [3] - 需要构建更合理的生产调控政策与可持续农业体系以维持长期稳定供应 [3]
日本公布新版政府储备米投放方案:不再竞标,价格更低!“米荒”持续,日媒:堪比“吃不起的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1:50
日本大米价格危机与政策调整 - 日本政府改变储备米投放方式,取消竞标改为直接与大型零售商签约,每60公斤糙米税前售价10700日元,较最近竞标价低47% [1] - 新政策旨在平抑米价,此前大米价格同比上涨98.4%,创1971年以来最大涨幅 [1] - 日本农协通过竞标垄断95%政府投放的储备米,3-4月囤积约20万吨,导致零售市场仅流入7% [2] 日本农协的市场垄断地位 - 日本农协覆盖全国90%农户,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销售及金融保险全产业链,旗下农林中央金库管理资产超100万亿日元(占GDP9%) [4] - 农协垄断日本90%大米交易量,通过"低买高卖"和中间商加价推高终端价格 [4] - 经济学家指出农协的买方垄断导致储备米政策失效,释放量对平抑价格无实质作用 [2] 日本大米消费市场异常现象 - 日本游客因国内米价高涨转向韩国采购大米,韩国超市5公斤米价156元人民币,较日本212元低26% [6] - 韩国易买得超市5月前19日大米销量同比增4%,逆转国内消费下滑趋势,主要受日本游客拉动 [6] - 日本社交媒体出现"韩国购米攻略",相关视频点击量达12万次 [6] 政策与行业结构性问题 - 农业专家批评日本"米荒"源于农业政策弊端,农协与自民党利益链导致制度性腐败 [5] - 1995年建立的储备米制度首次为保障流通量动用41万吨,但实际效果受垄断结构制约 [2] - 行业分析指出若不打破权力集中,类似危机可能重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