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安全模式

搜索文档
中方介绍柬泰冲突以来劝和促谈工作:愿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22:05
中国-柬埔寨-泰国三方非正式会晤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于7月30日上午在上海与柬埔寨和泰国代表举行三方非正式会晤,旨在推动落实停火共识并恢复边境和平稳定 [1] - 柬埔寨和泰国双方在会晤中重申遵守停火共识,并赞赏中国为平息事态发挥的积极作用 [1] - 会晤在坦诚、友好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是中方最新的外交努力 [1] 中方在柬泰冲突中的外交努力 - 冲突发生后,中国外长王毅分别与柬埔寨、泰国外长及东盟秘书长进行沟通,外交部与双方保持密切接触并进行多轮传话 [1] - 中国派出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两次进行穿梭斡旋,支持东盟发挥作用并与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保持密切沟通 [1] - 中方代表出席柬泰领导人在吉隆坡的会晤,显示对地区事务的深度参与 [1] 中国的地区安全政策立场 - 中国坚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 [2] - 中方在柬泰冲突中强调无任何私利,支持通过"东盟方式"实现政治解决 [2] - 中国愿继续与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国家保持沟通,发挥建设性作用以巩固停火共识 [2]
王毅出席第32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快讯· 2025-07-11 22:25
2025年7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第32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王毅表示,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要确保亚太地区稳定发展、使ARF继续发挥应有作用,中国的主 张是: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积极构建 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 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在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后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网· 2025-06-12 01:01
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核心议题 - 会议围绕"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主题展开,反映地区国家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共同呼声 [1] - 会议为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和外长会预做准备,就深化务实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深入交流 [1] - 强调坚持10+3东亚合作主渠道作用,坚持东亚峰会"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定位 [1] 中方立场与主张 - 中方强调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公道不要霸道、要共赢不要零和 [2] - 中方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 [2] - 坚持真正多边主义和开放区域主义,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 [2] 地区热点问题 -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2] - 南海问题坚持"双轨思路",中国与东盟已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三读 [2] - 反对域外国家挑唆涉海分歧、拼凑排他性"小圈子"和加大军事部署 [3] 合作方向与愿景 - 呼吁各方团结应对挑战,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的共同家园 [2] - 坚持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 [3] - 推动东亚合作走深走实,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3]
中国始终是亚太安全的维护者(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18
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 - 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是亚太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分歧和争端是地区国家的主要政策取向 [1][3] -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引擎,但面临个别国家为维护霸权推进"印太战略"制造紧张的风险 [3]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强调共同行动可抵御外部势力分裂,地区国家反对搅局破坏的意愿强烈 [3]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 - 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定支持联合国作为维护普遍安全的核心平台 [2] -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推动落实,截至2024年底获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写入123份双多边政治文件 [2] - 中国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遵循,推动构建安危与共、求同存异的亚洲安全模式 [4] 国际安全治理与挑战 - 国际社会面临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逆流、非传统安全挑战增多等变乱交织的形势 [1] - 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有助于增进国际信任与凝聚力,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 [2] - 印尼专家指出中方呼吁摒弃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推动亚洲以合作应对域内安全挑战 [4] 中国对亚太的贡献 -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亚太也贡献于亚太,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践行三大全球倡议 [4] - 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区域安全,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积极推动本地区热点问题降温 [4] - 中国以大国担当为世界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护和平安宁 [4]
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闭幕 与会各方倡议合作应对挑战
环球网· 2025-06-02 14:09
香格里拉对话会核心观点 -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和平、合作与发展仍是主要趋势,亚洲国家应求同存异,共同应对挑战 [1] - 中方提出的亚洲安全模式包含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三大要素,受到域内各国欢迎和认同 [6] 国际防务合作机制 - 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强调应通过香格里拉对话会、北京香山论坛、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等平台建立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促进观点交流与互信 [3] - 国际防务论坛和多边合作机制应致力于推动合作、避免冲突,实现共赢和减少矛盾 [1] 中方立场与倡议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胡钢锋提出中方将秉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合作打造亚太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4] - 中方倡议坚持真正多边主义维护海上安全秩序,坚持对话协商促进持久和平,坚持平等交流创造美好未来 [4]
新加坡“香会”现场,中方代表发声!
央广网· 2025-06-01 17:20
香格里拉对话会核心观点 - 中方代表批驳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无端指责,指出其行为违反潮流且不得人心 [1][2] - 强调香格里拉对话会应聚焦减小分歧而非扩大分歧,提倡通过对话协商处理亚太安全问题 [2] - 批评美国"印太战略"破坏地区稳定,未对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4][7] 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成果 - 截至2025年,中国已与17个周边国家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 [4] - 在周边形成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两大集群"合作网络 [4] - 与25个周边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协议,成为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4] 东盟立场与贸易问题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反对美国对东盟国家征收高关税的单边行动,强调维护自由贸易原则 [4][7] - 东盟明确表示不会以牺牲经贸伙伴关系为代价达成协议 [4] 亚洲安全模式与区域发展 - 亚洲过去40年保持总体和平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归因于"和合共生"的亚洲智慧 [7] - 中国提出亚洲安全模式三大要素: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 [7] - 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和贸易战被视作对经济全球化的严重破坏 [7] 中方安全理念 - 中方主张通过沟通交流增信释疑,探索维护安全的新模式 [7][8] - 新模式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文化相互学习与合作 [8]
和音:筑牢维护亚洲安全稳定的基石
快讯· 2025-05-04 07:4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中国在亚洲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政策,不包含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趋势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投资分析。 [1]
筑牢维护亚洲安全稳定的基石(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04 05:40
文章核心观点 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吸收中华文明智慧,融合外交实践创新,传承亚洲和平传统,符合亚洲各国共同利益,中国将以此为支撑与各方筑牢亚洲安全稳定基石,捍卫地区和平稳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1][2][5] 亚洲安全模式提出背景 -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2] -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2] - 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 [2] 亚洲安全模式内涵及意义 安危与共 - 是维护亚洲共同安全的根本共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人文、利益、命运相连,安全问题关乎各国人民福祉 [3] - 面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追求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3] - 中方强调各方安危与共,致力于走出新型安全之路,超越零和博弈思维,体现安全共同体意识 [3] 求同存异 - 是亚洲国家携手共进的前提要义,亚洲多样性突出,各国差异大,但维护和平、安全、发展是共同追求 [4] - 中方主张求同存异,超越西方安全观同质化倾向,历史上亚洲以此解决不少争议问题 [4] - 各方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汲取智慧,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公约数,推动安全合作 [4] 对话协商 - 是妥善处理周边分歧的正确途径,以协商解决争端,摒弃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4] - 中国呼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互信,化解矛盾,管控分歧,消除危机根源 [4] - 中国推动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为维护区域长治久安贡献智慧 [4] 中国行动与目标 - 中国积极倡导践行新安全观,以亚洲安全模式为支撑推进同周边国家安全合作 [1] - 亚洲安全模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国际关系实践,为维护亚洲安全、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指明路径 [1] - 中国将同各方共同筑牢亚洲安全稳定基石,捍卫地区和平稳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5]
为什么我长期看好股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9 21:32
市场表现 - A股和港股逆市翻红,表现超出预期,在全球市场大跌背景下强势上涨 [1] - A股80%以上个股上涨,港股70%以上个股上涨,跌停个股数量快速回落至13只,市场流动性危机解除 [2] - 中证2000开盘跌超7%,但1小时内拉红,国家队未介入小盘股,主要标的仍集中在中证1000 [4] 市场反弹与救市策略 - 市场自发反弹力量强劲,国家队救市策略成功,仅需少量托底即可撬动杠杆资金 [6] - 宽基ETF单日净流入突破1110亿,创历史新高,其中宽基ETF净买入超1000亿 [8] - 南向港股通单日净买入355亿,首次突破300亿,国家队持仓ETF规模达1.04万亿,单日加仓约10% [8] 长期趋势与资金配置 - 人口周期下行导致地产需求下降,资本市场将成为居民财富新蓄水池,股市定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13]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吸引力显著,如中海油股息率9%、中移动股息率近10% [18] - 保险、券商等机构在政策松绑下增配权益资产,如互换便利提供2%低成本资金、偿二代延期提高权益比例上限 [20] 行业与板块分析 - 军工板块领涨,国防军工ETF大涨5.6%,修复率达88%,受益于关税脱敏和逆周期调节 [26][28] - 中证红利和上证指数修复率超40%,恒生指数、中证2000、创业板修复率垫底 [32] - 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完全修复,汽车、纺织、电力设备、有色等修复率最低 [33][36] 政策与市场联动 - 救市政策落地周期大幅缩短,地方政府首次组织上市公司支持资本市场,形成全国一盘棋 [16] - 股市涨跌通过自媒体传播影响社会预期,维稳优先级达到历史新高 [15] - 亚洲价值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周边工作会议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新体系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