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经济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3200多家企业将亮相第22届东博会
新华社· 2025-09-16 23:23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记者 朱丽莉)记者在9月16日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新闻吹风会 获悉,本届展会共有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设南宁主会场和桂林旅游展 区,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展览期间,将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 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境产供链合作、制度型开放等议题举办一系列经贸促进活动。 据介绍,主会场新设人工智能(AI)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南宁 主展区国外企业展览面积占比约30%。东盟国家展品结构持续升级,从传统产业向高新科技转型,东盟 国家一批知名头部企业积极参展,覆盖制造、能源、航运、智慧农业、零售等领域,展品产业层次与质 量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有巴基斯坦、韩国等33个国家参展。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为区域繁荣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9-16 18:07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 双方经贸部长于2024年5月20日共同宣布全面完成谈判 [1] - 自贸区1.0版于2010年建成 2.0版于2015年达成升级协议并于2019年全面实施 [1]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自贸区升级背景与原因 - 2010至2023年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长11.54% 超过中国年均进出口增速约3.5个百分点 [3] - 中国—东盟进出口占全国比重从9.85%上升至15.36% [3] - 升级旨在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提升经济合作韧性和稳定性 拓展合作领域与深度 [2][3] 自贸区3.0版核心特点 - 涵盖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供应链互联互通 标准技术法规 卫生措施 海关程序 竞争保护 中小微企业 经济技术合作等9大领域 [4] - 新增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合作内容 从互降关税转向共建标准规制 新增产供链规则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 - 数字经济领域促进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和电子支付等"软联通" 纳入数字贸易标准与网络安全规则 [4] - 绿色经济领域明确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合作原则 聚焦绿色贸易 绿色投资等8个优先领域 [4] 供应链与互联互通机制 - 发布新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 - 加快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化建设 提升透明度与可追溯性 [5]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风险预警系统 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5] 竞争政策与消费者保护 - 首次设立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单独章节 成立专门委员会 [6] - 纳入在线消费者保护 旅游消费者保护等新规则条款 [6] - 强化竞争立法和执法合作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6] 对企业与民众的益处 - 简化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流程 提高企业市场响应速度 [7] - 专设中小微企业章节 推进信用数据互通和通关程序简化 [7] - 环保标准互认将形成统一绿色贸易平台 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7] - 消费者获得更多优质产品选择 数字技术和绿色经济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7] 数字经济合作与东博会平台 - 3.0版助力破解东盟国家"数字鸿沟"难题 柬埔寨已实现跨境支付等数字合作应用 [8] - 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持续推动企业开拓市场 促进重大机制和项目落地 [8] - 第22届东博会将发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5—2026)》 [8]
连续8年第一!东盟果蔬飘香中国
新华网· 2025-09-16 16:33
制造业合作日益紧密,带动相关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制造业产品占 比超过九成,其中对东盟出口机床、汽车零配件同比分别增长56.1%、22%,自东盟进口电脑零部件、 印刷电路分别增长47.4%、22.2%。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共同致力于区域 经济一体化发展。接下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双方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区域产供链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进。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邹多为)海关总署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 易伙伴,东盟连续8年为我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海关统计,从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时的8700多亿元,到2024年的近7万亿元,21年来, 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了7倍,从2016年起连续9年保持增长。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93万 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6.7%。 农业合作持续深化,助力双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优势加速释放。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农产 品2906亿元 ...
东盟首次跃居浙江宁波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3:52
中新社宁波9月15日电 (张斌)宁波海关15日发布消息称,今年1至8月,宁波市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 1396.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6%,东盟首次跃居宁波市第二大贸易伙伴。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宁波凭借港口优势和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正成 为东盟地区汽车零配件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通道。同时,宁波及周边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纺 织、电子等产业体系,也与东盟国家产业形成互补。 作为宁波开拓东盟市场的企业代表之一,宁波艾思科汽车音响通讯有限公司同泰国、越南等东盟市场已 经建立稳定经贸往来。企业负责人叶丹表示,东南亚汽车零配件产业已较为成熟,产品的性价比也较 高。 宁波新乐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洗衣机等产品,正不断销往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我们今年对马 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出口近1.6亿元,同比增长了31.9%。"企业业务负责人介绍说。 "东盟跃升为宁波第二大贸易伙伴,反映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新趋势。"宁波海关所属海曙海 关副关长张家幸表示,随着RCEP红利持续释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宁波与东盟经贸合作有望 再上新台阶。(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东西问丨约瑟: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9:40
东西问丨约瑟: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中新社海口9月15日电 题:世界变局下的RCEP如何往前走? ——专访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瑟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张茜翼 2025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第四年。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 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区域内贸易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区 域投资稳步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发展。RCEP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引 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今年5月发布的《2025RCEP发展报告》显示,RCEP正式生效以来, 区域内货物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其中对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贸易 促进效果最为明显;RCEP所涵盖的区域已成为全球投资活动增长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东盟是RCEP成 员中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地,2023年吸引全球FDI占区域比重达49.2%;区域中间品贸易增势 明显,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65%上升至2024年的68.3%。 2025年5月24日,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活动之一的"高端 ...
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9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分别于9月17日至21日、9月17日至18日在广西 南宁举办。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负责人就中国与东盟经贸 合作情况及本届东博会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今年1至7月,经中国贸促会审批,全国组展单位总共组织3500多家企业赴东盟参加99个展览项目,实 际展出面积近4.4万平方米。"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说,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广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 领域国内国外企业参会洽谈。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协会、企业将携带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 慧农业等领域项目来华洽谈;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也将携带最新的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参会,与各方 一道携手共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海。 贸易规模实现新增长。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 伴。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 亿美元,其中,与越南、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两千亿美元。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 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 "中国和东盟在 ...
2025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12 22:26
9月11日,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跨境电商研究所承办的"世界变局与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2025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潍坊举行。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姚坚,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 学院)报刊社原总编辑丁茂战,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寻广新,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青岛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原一级巡视员、局长、主任马 卫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杨杰,潍坊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爱杰,济南海关二级总监李应杰出席活动。 开幕式 李爱杰在致辞中表示,潍坊自获批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全市上下着力搭平台、育主体、塑生态,跨境电商跑出了潍坊业态创新的加速度。潍坊依托综 合保税区功能政策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叠加优势,构建跨境电商"1+3+1"产业体系,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陈宏伟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恪守"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与潍坊合作基础坚实,特别是与潍坊综合保税区共建的"山东大学潍坊跨 境贸易(电商)产业研究院",为跨境电商生态优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山东大学将 ...
越南启动大规模基建项目
经济日报· 2025-09-08 06:12
项目规模与投资结构 - 越南政府启动和竣工250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1280万亿越南盾约500亿美元 [1] - 项目包括89个提前竣工投入运营项目和161个集中开工新项目 [1] - 政府资助129个项目约478万亿越南盾180亿美元 私人及外国资本支持121个项目约305亿美元 [2] - 私人及外国直接投资占比达63% 显示资本动员成效显著 [2] 重点建设领域 -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湄公河三角洲Rach Mieu2号桥 隆城国际机场2026年竣工 新山机场T3航站楼 [1] - 城市发展项目涵盖河内国家会展中心 西贡滨海国际金融中心 至少10万套保障性住房 [2] - 项目覆盖医疗教育设施 文旅开发 科技研发等多个关键领域 [1][2] 经济影响与战略意义 - 项目预计为越南GDP贡献约13% 根本改变国家战略基础设施现状 [1] - 降低物流成本 加速商品服务流通 提升整体经济效率 [3] - 吸引高科技领域外国直接投资 引进全球技术管理标准提升本土生产力 [3] - 刺激水泥钢铁机械运输服务需求增长 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3] 政策支持与实施进展 - 2025年1月1日实施《公共投资法》 通过权力下放和审批流程简化提高资金拨付效率 [3] - 2025年公共投资拨付目标超900万亿越南盾约35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40% [4] - 截至2025年7月年度投资计划完成40.7% 剩余60%资金需在5个月内完成拨付 [4] 区域合作与国际参与 - 实施与老挝柬埔寨及东盟国家相连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 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 [4] - 中国企业参与桥梁建设铁路工程等项目 提供技术经验支持 [4] - 2025年基础设施投资总额预计占GDP的18%至20% 通过优化交通网络提升港口能级促进产业园区联动 [5]
专访丨中国在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为东盟推动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访马来西亚国库控股研究所副总监任绍龙
新华网· 2025-09-07 11:45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优势 - 中国在太阳能和电动交通等绿色技术领域的发展优势契合全球绿色转型需求 [1] - 中国正将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到全球南方国家 例如比亚迪在海外设立工厂 [1] - 马来西亚 泰国 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有潜力成为新的生产基地 [1] 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合作机遇 - 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为东盟产业升级带来机遇 [1] - 东盟与中国在绿色产业合作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 - 双方合作将为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 基础设施合作需求 - 东盟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尚未普及 电力互联建设面临挑战 [2] - 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高度依赖海底电缆 [2] - 双方可共同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应对这项巨大的工程挑战 [2] 区域合作战略意义 - 东盟与中国合作在经济层面互利互补 [2] - 合作关乎地区稳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 [2] - 深化合作将助力双方产业升级并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2]
【高端访谈】中国在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为东盟推动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访马来西亚国库控股研究所副总监任绍龙
新华社· 2025-09-07 11:30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优势 - 中国在太阳能和电动交通等绿色技术领域的发展契合全球绿色转型需求[1] -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为东盟产业升级带来机遇[1] - 中国正将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到全球南方国家[1] 中国与东盟合作机遇 - 比亚迪在海外设立工厂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有潜力成为新生产基地[1] - 东盟与中国在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1] - 合作将为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1] 区域基础设施挑战 - 东盟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尚未普及[1] - 电力互联建设面临挑战 马来西亚印尼高度依赖海底电缆[1] - 双方可共同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应对工程挑战[1] 合作战略意义 - 东盟与中国合作在经济层面互利互补[1] - 合作关乎地区稳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愿景[1] - 深化合作将助力双方产业升级并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借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