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安全观
icon
搜索文档
亚信智库论坛丨专访陈东晓:不能因亚信暂时解决不了某些冲突就否定其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9-15 07:38
近年来,亚洲安全局势持续紧张,地缘冲突、边境争端、内部动荡等此起彼伏。同时,步入而立之年的 亚信自身,也处在转型为正式国际组织的关键时期。多年来,亚信机制为亚洲安全稳定提供了怎样的独 特价值?亚信转型对自身和亚洲又有怎样的意义?中国和中国智库在亚信发展过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 用?带着这些问题,智通财经对陈东晓进行了专访。 亚信为全球安全治理带来独特的亚洲经验 智通财经:今年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仍然紧张,地缘政治冲突、军事对抗加剧,多边主义面临危机。在 这样的情况下,您认为亚信作为亚洲覆盖范围最广的安全对话论坛,其核心价值是什么?面临的主要挑 战又是什么? 陈东晓:在当前这种局势下,亚信会议拥有的特殊价值,面临的挑战更加凸显。 "包括亚信在内的其他一些区域机构和机制,都是全球多边机制网络的一部分,是推动国际秩序重建和 全球治理改革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亚信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在接受智通财经 (www.thepaper.cn)专访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作出上述表示,"必须守住多边主义,国 际关系秩序不能回到'丛林法则',不能是'Might makes right'(强权即公理)。" 2025年9月 ...
亚信智库论坛|亚信秘书长萨雷拜:“全球治理倡议”与亚信本质契合
新浪财经· 2025-09-11 12:47
亚洲安全合作机制 - 亚洲在全球发展和政策制定中作用增强 正扮演全球安全架构新角色[1] - 亚信是亚洲覆盖面最广的多边安全论坛 拥有28个成员国 覆盖90%亚洲地区及全球超一半人口[3] - 通过共识决策原则体现包容性 在多元化背景下找到共同决策途径[3][4] 多边主义实践与挑战 - 面临全球单边主义趋势挑战 国际格局多极化演变趋势持续[4] - 为无外交关系或处于冲突状态的成员国提供对话平台 通过建立信任措施促进沟通[6] - 安全观涵盖经济 环境 人文 新威胁和军事政治五大领域 设18个优先实施方向[7][8] 国际组织转型进展 - 2022年启动向正式国际组织转型进程 已具备管理机构 咨询机构和执行秘书处等组织特征[9] - 2023年成员国外长就转型路线图达成一致 目前正制定章程草案[9][10] - 计划在2026年巴库领导人峰会通过成立文件[10] 区域协同合作网络 - 与联合国 上合组织 经济合作组织 阿盟等建立伙伴关系[10] - 近期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谅解备忘录 获授权与东盟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机构签约[10] - 保持开放合作原则 与亚洲合作对话 BIMSTEC及突厥语国家组织等存在多形式合作安排[10] 中国参与贡献 - 中国是亚信创始成员国和重要支持者 提供预算及举措支持[7] - 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创立亚信智库论坛等常设平台[7] - 全球治理倡议五大要点与亚信本质高度契合 体现主权平等和多边主义原则[7]
国际观察|这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与以往有何不同
新华社· 2025-05-30 22:50
美国"印太"政策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将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就"印太地区"外交与安全政策发表演讲,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公开阐述亚太政策 [2] - 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期间大搞"大国竞争",拉拢"小圈子",导致地区安全形势动荡,并挥舞关税大棒冲击盟友国家经济 [2] - 专家指出美国政策实质是以"交易"谋利,特朗普政府更关注解决贸易逆差,安全议题表态将显得空洞无力 [2] 东盟立场强化 - 东盟在马来西亚峰会签署"吉隆坡宣言",重申构建政治安全共同体等承诺,强调通过东盟主导机制维护区域和平 [3]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将在对话会发表特别演讲,聚焦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和平稳定 [3] - 专家认为东盟将更有力发出自主声音,亚洲务实传统为自主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3] 中国安全理念 - 中国国防部表示将积极参与对话平台阐释中方理念,解放军代表团将与各方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4] - 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全球安全倡议、亚洲安全观等系列理念,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明确共同安全主张 [5] - 国际学者期待中国为地区和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中方理念受到地区国家广泛关注和认可 [5] 会议背景 - 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550余名国防与安全机构代表出席 [1] - 美国政策回应、东盟立场及中国安全方案成为会议三大关注焦点 [1]
筑牢维护亚洲安全稳定的基石(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04 05:40
文章核心观点 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吸收中华文明智慧,融合外交实践创新,传承亚洲和平传统,符合亚洲各国共同利益,中国将以此为支撑与各方筑牢亚洲安全稳定基石,捍卫地区和平稳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1][2][5] 亚洲安全模式提出背景 -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2] -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2] - 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 [2] 亚洲安全模式内涵及意义 安危与共 - 是维护亚洲共同安全的根本共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人文、利益、命运相连,安全问题关乎各国人民福祉 [3] - 面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追求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3] - 中方强调各方安危与共,致力于走出新型安全之路,超越零和博弈思维,体现安全共同体意识 [3] 求同存异 - 是亚洲国家携手共进的前提要义,亚洲多样性突出,各国差异大,但维护和平、安全、发展是共同追求 [4] - 中方主张求同存异,超越西方安全观同质化倾向,历史上亚洲以此解决不少争议问题 [4] - 各方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汲取智慧,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公约数,推动安全合作 [4] 对话协商 - 是妥善处理周边分歧的正确途径,以协商解决争端,摒弃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4] - 中国呼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互信,化解矛盾,管控分歧,消除危机根源 [4] - 中国推动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为维护区域长治久安贡献智慧 [4] 中国行动与目标 - 中国积极倡导践行新安全观,以亚洲安全模式为支撑推进同周边国家安全合作 [1] - 亚洲安全模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国际关系实践,为维护亚洲安全、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指明路径 [1] - 中国将同各方共同筑牢亚洲安全稳定基石,捍卫地区和平稳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