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标准化

搜索文档
从限速优化到“一带一路”基建,交通运输标准化带来哪些改变?
第一财经· 2025-05-09 14:08
交通运输标准化推动行业升级 - 标准化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智慧交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典型案例显示标准化可解决高速公路限速不合理问题 如贵州通过技术指南优化全省8857公里高速公路限速 [1][2] - 标准化助力海铁联运效率提升 大连港铁路货车平均在港停时从2022年11.5小时压缩至2024年9.6小时 [5] 贵州高速公路限速优化成效 - 全省99.2%高速公路路段(8783.2公里/8857公里)限速值上调 [3] - 减少1278处断崖式降速路段 相邻限速值差均控制在20公里/小时内 [3] - 38.7%隧道(1161.3公里/1441座)实现与相邻路段同速或提速 [3] 绿色交通技术应用突破 - 宁夏G1816高速项目实现全国首条全固废胶凝材料规模化应用 消纳工业固废15万吨 [5] - 该项目降低碳排放5.4万吨 节约能耗6200吨标准煤 [5] 标准化助力国际化发展 - 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采用中国标准 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和准点率均超99.9% [8] - 中国港口起重机械标准出口至巴基斯坦、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 [8] 标准化未来发展方向 - 交通运输部将建立标准草案储备库 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8]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交通部将发布一批关键核心标准
第一财经· 2025-05-07 12:06
交通运输标准化行动方案 - 交通运输部将发布一批关键核心标准,聚焦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智慧物流、智慧出行、运输安全、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 [1] - 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撑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1] - 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进展明显、三年巩固提升"的目标推进标准化管理创新,转化形成长效制度机制 [1] 多式联运现存问题 - 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场站衔接不畅,部分港口缺乏铁路直通需依赖公路短驳 [2] - 铁路集装箱专用车与海运集装箱在尺寸、载重方面不协调,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亏吨等问题 [2] - 吊装设备标准不一影响转运效率,铁路对集装箱重心偏移和总重控制要求严于水运,发货人需提供5种装箱照片或视频作为安全凭证 [2] 行业协同障碍 - 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物分类、转运交接、保险理赔等规则差异大,铁路与海运危险品目录不互认影响锂电池等特殊货物运输 [4] - 铁路、公路、港口、海关等部门数据未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影响全程监控和调度优化 [4] - 交通与能源、旅游等产业标准未协同,新能源物流车充电设施与运输网络不匹配,景区交通与旅游设施衔接不足 [4] 标准化提升措施 - 优化标准立项评估机制,强化标准制定过程监管,加快标准审批发布速度,建立重要标准绿色通道 [4] - 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标准化信息系统信息查询服务功能 [4] - 创建标准草案储备库,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定期调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5] 重点发展领域 - 加强货物多式联运设施联通,促进联运转运换装设备共通,强化货物联运作业衔接畅通 [5] - 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支撑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发展,推动智能港航系统建设 [5] - 健全物流网络供应链系统,畅通城乡物流末端循环网络,提高物流管理服务智慧化水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