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

搜索文档
河南实施五大行动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证券日报网· 2025-06-16 21:13
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成效 - 河南省全面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和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 累计诊断服务企业1.8万家 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 [1] - 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 打造数字领航企业24个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94个 [1] -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 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33个 [1] 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河南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6.7% 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 [2] - 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长垣市门桥式起重机械、襄城县碳硅新材料等9个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制造业强省建设五大行动 - 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 [2] - 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 [2] -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 重点提升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集群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 [2] - 实施开发区能级提升行动 构建主导产业明确、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2] - 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打造国家级链主企业、领航企业 [2] 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 - 截至4月末 河南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18%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34个百分点 [3] - 金融系统将强化资本赋能 用足用好金融增量政策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3]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河南将深入实施“五大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6-16 13:49
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成效 - 河南省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7个中类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覆盖1.8万家,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 [3] -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接入设备产品2093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5万家 [3] - 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达33个,推动560多家企业智能化改造、40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3] 产业结构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年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6.7%,增速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 [4]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12.0%,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1和3.9个百分点 [4] - 布局未来产业6大方向,组建33家省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5] 产业链与集群建设进展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2.66万家,2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6]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1家 [6] - "7+28+N"产业链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3.2% [6] - 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分别增长71.3%、46.1%、29.5% [6] 未来五大行动规划 - 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推动未改造企业"一企一策"转型,已覆盖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工厂 [7] -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聚焦钢铁、有色等5大行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提升超硬材料等2个国家级集群,筛选省级集群争创国家级 [8] - 开发区能级提升行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集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 [8] - 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支持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分级培育库 [8]
河南外贸今年前4个月创新高 机电产品出口劲增近七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23:09
中新网郑州5月14日电 (记者阚力)今年以来,"起重机械之都"河南长垣起重产业外贸订单火爆。郑州海 关14日消息称,今年前4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2757.7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年同期新高。其中,机电 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三成。其中,出口1879.5亿元,进口878.2亿 元,贸易顺差1001.3亿元,扩大超一倍。近六成以加工贸易、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4个月,机电产品出口达1216.8亿元,同比增长68.6%,占河南出口值的64.7%。 记者近日在长垣起重机生产企业采访看到,外国客商不断。其中,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一周最多接待了八 批外国客户。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企业不断发力海外市场,新开拓了德国、墨西哥 等国家和地区,一季度海外销售同比增长近五成。 除了起重头部企业,当地的中小起重机厂也开启了"内贸带外贸"模式,其生产的"桥式"起重机等产品, 受到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客户的青睐。 通报称, 今年前4个月,河南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较快。河南对东盟进出口352.5亿元,同比增长 11%;对欧盟进出口329.7亿元,同比增长 ...
从限速优化到“一带一路”基建,交通运输标准化带来哪些改变?
第一财经· 2025-05-09 14:08
交通运输标准化推动行业升级 - 标准化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智慧交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典型案例显示标准化可解决高速公路限速不合理问题 如贵州通过技术指南优化全省8857公里高速公路限速 [1][2] - 标准化助力海铁联运效率提升 大连港铁路货车平均在港停时从2022年11.5小时压缩至2024年9.6小时 [5] 贵州高速公路限速优化成效 - 全省99.2%高速公路路段(8783.2公里/8857公里)限速值上调 [3] - 减少1278处断崖式降速路段 相邻限速值差均控制在20公里/小时内 [3] - 38.7%隧道(1161.3公里/1441座)实现与相邻路段同速或提速 [3] 绿色交通技术应用突破 - 宁夏G1816高速项目实现全国首条全固废胶凝材料规模化应用 消纳工业固废15万吨 [5] - 该项目降低碳排放5.4万吨 节约能耗6200吨标准煤 [5] 标准化助力国际化发展 - 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采用中国标准 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和准点率均超99.9% [8] - 中国港口起重机械标准出口至巴基斯坦、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 [8] 标准化未来发展方向 - 交通运输部将建立标准草案储备库 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