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富农
搜索文档
宁夏青铜峡:“土宝贝”迎丰收 鼓起村民“钱袋子”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7:27
宁夏青铜峡:"土宝贝"迎丰收 鼓起村民"钱袋子" "今年螺丝菜长势不错,每亩产量稳达3000斤,每斤售价2元至3元。"沙坝湾村种植户郝文华说,他已连 续好几年种植螺丝菜,从最初试种几亩探路,到如今规模扩种、稳产增收。 螺丝菜丰收的喜悦,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也为周边闲暇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好机会。"每 天早上七点半上工,帮忙捡一天能挣140元,家门口干活还不耽误带孙子,比出去打工舒心多了。"务工 人员张玉婵说。据了解,每年10月至11月的采收季,沙坝湾村1500多亩螺丝菜种植区稳定带动周边280 余人就近务工,让"照顾家庭"与"挣钱增收"两头不落。 近年来,陈袁滩镇锚定"特色兴农、产业富农"目标,立足沙坝湾村的区位优势、土壤禀赋与技术基础等 情况,谋划指导沙坝湾村发展螺丝菜产业,推动螺丝菜从"零散种植"走向"连片规模化",打造螺丝菜种 植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同时,当地连续6年举办"巧媳妇"螺丝菜酱菜技能大赛,以赛事展技艺、聚人 气,持续扩大品牌效应,让螺丝菜从"田间产品"升级为"地域名片",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认可度。 (完) 中新网宁夏青铜峡10月21日电 (记者 杨迪)近日,宁夏青铜峡市陈袁滩镇沙 ...
临沧坚果:产业富农生动案例吸引外媒关注
人民网· 2025-09-18 23:59
行业概况 - 临沧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 [5] - 种植面积超过262万亩 带动21万多户家庭 近75万人增收 [5] - 产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5] 发展历程 - 1991年第一棵澳洲坚果树在临沧种植 起始无坚果产业基础 [2] - 通过持续投入培育基地 打造品牌 扶持企业等多方面措施推动产业发展 [2] - 建立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成长 [2] 产业影响 - 坚果产业成为覆盖最广 活力最强的特色富农产业 [1] - 全国劳模毕家富通过自学种植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5] - 产业发展案例引起"一带一路"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的浓厚兴趣 [1][5]
财政12亿元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
苏州日报· 2025-06-12 08:26
科技强农 - 2021至2025年苏州累计投入超12亿元财政资金,系统破解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等痛点 [1] - 实施稻麦良种普惠工程,年统筹3500万元资金实现主栽品种全域更新,推动镇麦18、扬麦29系列等高抗病性品种覆盖率达95.9%,带动单产提高2%以上 [1] - 年度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携手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及研究机构,共同攻克种业研发难关,2024年累计展示评价新品种(系)22个 [1] - 苏州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市、县两级财政计划投入2.5亿元,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截至今年5月,该中心已累计入驻科创团队12支,累计孵化农业科技企业12家 [2] - 2025年预算安排1150万元,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农技服务网络,安排850万元建设北斗导航农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装备集群,依托11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构建起"15分钟农机服务圈",主粮生产机械化率达99% [2] - 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开发农田监测、精准施肥等创新应用场景,实现作业效率三倍以上的显著提升 [2] 产业富农 - 2021至2024年争取省级以上资金1.48亿元,联动市县配套5085万元,打造"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两个国家级产业镇、三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产业矩阵 [2] - 今年新获中央财政资金额度2.6亿元,支持常熟农村改革试点、昆山现代农业园、吴江七都河蟹产业等项目 [2] - 2025年安排1000万元实施"苏字号"品牌振兴行动,聚焦"洞庭山碧螺春""苏州大米""苏州芡实""阳澄湖大闸蟹"等特色区域品牌建设 [3] - 安排1500万元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打造一批预制菜"领航型"龙头企业 [3] - 安排900万元打造县域电商集聚区,建成直播基地10个 [3] 改革助农 - 2025年投入1380万元实施"姑苏乡土人才计划",持续推进农业专业、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乡村治理等四类乡土人才扶持培育 [3] - 落实250万元,支持现代"新农人"培育 [3] - 构建"政银担"风险共担模式,截至2024年,已累计提供担保贷款5327户,金额达到72.75亿元,平均每户获得贷款约136.57万元 [3] - 深化"农业保险+风险减量""农险保险+农技支持""农业保险+信用征信"等模式探索,2024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全市2.21万户次农户提供保险保障70亿元,支付保险赔款3.33亿元,户均赔款14579.12元 [4] 成效 - 粮食亩产突破500公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首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