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带动效应

搜索文档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36氪· 2025-07-07 16:28
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 - 2018年特斯拉面临严重产能危机和低良品率 在美国市场被华尔街做空 同时在中国市场因进口车高价(49.9万起步价Model 3)导致月销量仅120辆 [2] - 马斯克坚持独资建厂 拒绝合资模式 通过任宇翔(2015年加入特斯拉)的政府关系 推动"技术独立性"与"产业链带动效应"理论 最终2018年4月中国取消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 [3][6] - 任宇翔促成三项关键条款:1)土地以市场价1折(9.8亿元)获取86万平方米 2)获得160亿元3.9%低息贷款 3)半年完成审批 上海工厂10个月建成投产 2年后贡献全球50%产能且成本降65% [7] - 上海工厂解决产能与盈利问题 推动特斯拉市值2021年突破1万亿美元 [8] 朱晓彤的角色与贡献 - 朱晓彤2014年加入特斯拉 2018年负责上海工厂建设运营 创造3天立项选址 5个月审批 10个月投产的"中国速度" [12][14] - 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驻厂2个月 实现单月交付10万辆 全年产量75万辆占全球50% 2023年晋升为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 获34万股奖励 [16][17][18] - 2025年接管全球制造业务 下属包括加州 奥斯汀和上海工厂 面临销量连续下滑挑战(2024年179万辆降1.1% 2025Q2交付38.94万辆同比降12%) [9][10] 特斯拉当前市场挑战 - 2024年中国市场面临小米等新势力竞争 2025年朱晓彤推动Model 3/Y进入"新能源汽车下乡"目录 [19][20] - 欧洲市场前5个月新车注册量暴跌37% 马斯克接管欧美销售业务遭市场质疑 [22][23] - 公司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9686亿美元) 股价跌至300.7美元(单周蒸发1万亿人民币) [9][26] - 公司转向Robotaxi和Neuralink芯片等新技术领域 但需解决销售端疲软问题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