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品牌驱动转型

搜索文档
内部培训系列:黄金珠宝+老铺
2025-09-17 22:59
黄金珠宝行业与老铺黄金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为黄金珠宝行业 公司包括老铺黄金 周大福 老凤祥 周大生 潮宏基 菜百股份 六福集团 周生生等[1][2][3] * 纪要核心围绕老铺黄金展开深入讨论[22][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需求与特性 * 黄金珠宝终端消费需求稳固 受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及美好寓意支撑[1] * 消费者对性价比和质价比要求提高 金价稳定时需求稳定性优于其他消费品[1] * 消费者购买需求主要分为婚庆相关刚需 月几类需求及送礼需求 婚庆占比普遍低于30%[5] * 各家平均客单价一般在5,000至1万元之间 近期金价上涨使消费者预算略有扩张但更倾向购买低克重商品[5][6] 古法金细分市场 * 古法金市场近年来迅速发展 规模接近2000亿元 占黄金品类约30%[1][4] * 2023年之前增速超60% 未来预期仍保持20%以上 主要受益于传统文化回归和产品特性[1][4][22] * 普通黄金2023年市场规模占比接近60% 但增速仅为低个位数 硬金占比约为10%至20%[4] 金价波动的影响 * 金价波动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急涨时观望情绪浓厚 缓涨影响较小[1][7] * 2024年终端需求受压制 金价急跌时有抄底行为[1][7] * 金价急涨急跌和缓涨缓跌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 * 在金价上涨期间一口价值品优势明显 如老铺黄金仅在3月和9月调一次价格 刺激抢购潮[9] 产品定价与商业模式 * B端市场黄金产品分克重类和一口价类 克重类毛利低 一口价类毛利高[1][8] * 克重类产品按重量定价 终端毛利较低仅有十几个百分点 一口价类产品根据设计工艺和品牌溢价定价 终端毛利可达40%以上[8] * 老铺黄金几乎全部采用一口价 潮宏基的一口价占比约为30% 周大福的一口价占比约为16-18%[8] * 各公司经营模式存在差异 老铺黄金与菜百股份采用直营模式 多数公司通过加盟扩展规模[12] * 各品牌加盟模式和费用收取存在差异 周大福 老凤祥 周大生等在金价之上向渠道收费 每克价格差距较大[2][13]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中期趋势是从渠道驱动向产品与品牌驱动转型 但真正实现强品牌化的公司较少[1][10][11] * 非黄金品类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人们更务实地选择传统黄金珠宝[10] * 老铺黄金通过产品微创新和中高端定位 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23][24] * 老铺黄金应对竞争凭借差异化卡位和综合服务运营体系保持竞争优势[25] 公司特定表现与预期 * 老铺黄金2023年同店销售额翻倍 2024年再次翻倍[22][26] * 老铺黄金单店初始投资较高 铺货成本可能达到2000万至3000万量级 单店收入预期增长迅速 从一个亿到四五个亿都有可能[17][24] * 老凤祥2024年关店情况增加[16] * 周大生希望通过降低加盟和渠道收费来提升利润 但2024年市场环境不佳 开店动力不足 关店情况增加 策略暂缓[14] 财务与估值 * 黄金珠宝板块估值相对较低 大多数标的估值仅为10-12倍[2][21] * 重点推荐菜百股份 六福集团 周大生等标的 建议关注港股六福集团 周生生[2][21] * 以潮宏基为例 其克重黄金在报表端的毛利率约为10%左右 而一口价产品的毛利率则可达30%[15] * 金价上涨对各品牌业绩影响显著 需关注公司库存成本记账方法(如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对财务表现的影响[18] * 老铺黄金当前业绩预期上修较快 估值也在上升 估值不到20倍[26][29][32] 其他重要内容 加盟商生态与投资回报 * 历史上一个普通的周大生或老凤祥门店初始投资数百万 可维持10%-20%的净利润 投资回收期通常为2-3年[16] * 目前由于终端动销原因 净利润下降 投资回收期延长[16] * 2025年金价上涨后 一些加盟商选择关店以兑现存货增值获利 而非继续经营 今年3-5月可能会有区域性的关店压力[16] 未来观测节点与风险 * 建议关注2025年3月份的数据(去年同期为高基数) 4月份其他古法金品牌进驻北京SKP的竞争情况 以及海外市场数据[2][30][31] * 需要关注行业景气度及其对开店计划的影响 如果景气度改善将有助于开店逻辑打开 否则2025年整体开店仍将谨慎[19][20] * SKP和万象这两个渠道在销售占比中占据重要地位 可能占到50%以上[28] * 对老铺黄金2026年的同店增速谨慎预期在20%到30%左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