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AI“联合科学家”重塑科研协作方式
科技日报· 2025-07-08 07:41
2024年春的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病理学家托马斯·蒙廷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室会议"——与6位 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虚拟科学家"共商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策略。这些AI被赋予不同的专业角色, 从神经科学家到药物化学家,在几分钟内展开多轮讨论,最终生成了一份长达一万多字的会议纪要。这 场看似科幻的情景,其实是一个新兴趋势的缩影:以多智能体语言模型组成"AI科研团队",模拟真实研 究协作过程,帮助科学家节省时间、完善假设,甚至激发新的科学灵感。开发者称这种系统为"联合科 学家"。 现有研究也发现,多代理协作确实优于单一AI。以GPT-4o为例,斯坦福大学团队发现,若在对话中加 入一名"评论者",该模型在研究生水平的科学测试中的表现会提高几个百分点,在实际科研应用中的回 答也更加精准,例如在放射治疗方案设计方面更具逻辑。 谷歌也曾对其联合科学家系统展开评估,结果显示,人类专家更倾向于由多个AI协作生成的回答,认 为其更具新意和科研潜力。 多家机构打造"虚拟实验室" 今年2月,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AI联合科学家"的软件。该软件由6个AI代理组成, 分别负责想法生成、反思或批评、概念演进、去重 ...
下半年CCF会议“僧多粥少”?如何做到“一发入魂”?大佬早都玩明白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9 19:33
核心观点 -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项针对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研究者的1v1科研论文指导服务,旨在帮助研究者把握下半年CCF推荐会议的投稿机会,解决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核心挑战 [2] - 服务提供从选题、实验、写作到投稿的全流程个性化指导,由资深导师介入,帮助提升论文竞争力 [2][5][7][9][11] - 课程面向计算机专业本硕博学生、科研人员及职场人士,解决导师放养、缺乏体系化科研方法等问题 [6] 课程内容 选题阶段 - 导师根据学员需求和实际情况引导构思论文idea或直接提供建议 [5] - 协助完成文献调研,确保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13] 实验阶段 - 全程指导实验设计、模型搭建、调参及验证idea可行性 [7] - 协助数据收集与分析,确保实验代码实现与结果呈现符合预期 [14] 论文写作阶段 - 指导搭建论文框架,包括模块包装、结果呈现及故事线设计 [15] - 提供优秀论文案例剖析,帮助学员掌握高质量写作技巧 [15] 投稿阶段 - 根据学员研究内容推荐合适期刊或会议,提供精准投稿策略 [11][16] 面向人群 - 计算机专业本硕博学生(尤其导师放养情况) [6] - 有科研需求或职称提升需求的在职人员 [6] - 计划考研、申博、留学者 [6] 课程亮点 - 主讲导师为顶会审稿人,提供经典与前沿论文讲解+写作方法论 [22] - 专属私人群支持实时答疑,班主任督学跟进进度 [22][25] - 线上1v1会议+微信群沟通,灵活解决修改或退稿问题 [21][25] 指导周期 - 总周期3-18个月,核心指导期6-9个月(按论文区位分级) [23] - CCF A/SCI 1区:核心期9个月(36次课)+维护期9个月 [23] - EI会议/期刊:核心期6个月(24次课)无维护期 [23] 交付成果 - 产出一篇目标区位的高质量论文 [22] - 掌握科研全流程方法论(选题、实验、写作、投稿) [22] - 提升领域前沿技术认知及Coding实践能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