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生产模式

搜索文档
酸辣粉深陷食安风波,赛道厮杀加剧下,麻六记遭遇大考
华夏时报· 2025-07-31 08:06
核心事件概述 - 麻六记酸辣粉因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不足导致部分批次产品出现湿粉饼霉变或保质期缩短问题 引发食品安全风波 [1][2] - 代工厂白家阿宽对两个问题批次产品执行全面召回 麻六记同步启动召回程序并承诺补偿方案 [2] - 事件通过社交平台发酵并登上微博热搜 引发多地区消费者抵制声音 [2][3] 产品与供应链 - 酸辣粉是公司王牌产品 速食系列累计销售超1.5亿桶 在60余款电商产品中占据核心地位 [3] - 公司采用轻资产代工模式 未建立自有生产工厂 代工厂白家阿宽同时为三只松鼠 百草味 李子柒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3] - 湿粉饼工艺相比竞品干粉饼更易出现保质期问题 生产标准执行偏差与质检环节滞后构成品控隐患 [3][5] 销售与渠道 - 品牌高度依赖创始人个人IP流量 2022年借离婚事件成为抖音顶流直播间 [4] - 2025年2月张兰 汪小菲抖音账号被封禁 导致线上流量锐减 麻六记官方旗舰店近30天粉丝减少1.1万人 [4] - 抖音旗舰店销售额呈现断崖式下滑:2024年7月31日销售额50W-75W 2025年7月29日销售额仅5W-7.5W 日销售额下降超90% [4] 行业竞争格局 - 方便速食行业竞争激烈 传统巨头康师傅 统一与新兴品牌满小饱 李子柒共同抢占市场 [5] - 酸辣粉细分赛道存在嗨吃家 食族人 莫小仙等垂直品牌 以及白象食品 海底捞等跨界竞争者 [5] - 麻六记酸辣粉定价缺乏优势:256g规格售价10.9元/桶 高于食族人130g规格8.9元/桶和嗨吃家143g规格7.9元/桶 [5] 品牌发展挑战 - 个人IP账号封禁与食品安全事件双重冲击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1][3] - 过度依赖线上直播渠道使抗风险能力减弱 需通过供应链改革与多渠道发展提升稳定性 [3][5] - 代工模式需加强驻厂监督与质量风险预警机制 明确权责界定以保障品控标准执行 [2][3]
「新消费观察」酸辣粉深陷食安风波 赛道厮杀加剧下 麻六记遭遇大考
华夏时报· 2025-07-31 02:09
核心事件概述 - 麻六记酸辣粉因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不足导致部分批次产品出现湿粉饼保质期缩短或霉变问题 公司已启动全面召回程序并承诺加强供应链管理 [1][2][3] - 代工商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确认问题集中在两个批次产品 目前正执行召回工作 [2] - 社交平台出现多地区消费者抵制声音 品牌形象面临严峻挑战 [3] 产品与销售表现 - 酸辣粉系列累计销售超1.5亿桶 是公司王牌产品 在60余款电商产品中占据核心地位 [3] - 抖音官方旗舰店近30天粉丝减少1.1万人 总销售额250万-500万 [4] - 日销售额显著下滑:2024年7月31日销售额50万-75万 2025年7月29日销售额锐减至5万-7.5万 [4] 商业模式分析 - 采用代加工轻资产运营模式 未建立自有生产工厂 [3] - 代工厂白家阿宽同时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3] - 产品使用湿粉饼工艺 竞品普遍采用干粉饼 [5] 市场竞争环境 - 方便速食行业竞争激烈 传统巨头康师傅、统一与新兴品牌满小饱、李子柒共同抢占市场 [5] - 酸辣粉细分赛道存在嗨吃家、食族人、莫小仙等专注品牌 以及白象食品、海底捞等跨界竞争者 [5] - 价格对比显示麻六记256g售价10.9元/桶 高于白象115g(6.9元)、食族人130g(8.9元)和嗨吃家143g(7.9元) [5] 品牌依赖与风险 - 品牌高度依赖创始人个人IP 张兰及汪小菲抖音账号于2025年2月被封禁至今未解封 [1][4] - 过度依赖线上直播渠道导致抗风险能力弱 流量红利见顶 [4][5] - 行业分析师建议加强代工生产标准执行与质检监督 并拓展多渠道业务模式 [5]
动荡中的良品铺子再换帅,杨红春第三次掌舵
新浪财经· 2025-04-29 18:5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杨红春再度出任良品铺子总经理 任期从2025年4月26日至2026年11月26日 [1] - 程虹代行总经理职责于2025年4月26日终止 但仍担任董事长至2026年11月26日 [1] - 杨银芬辞去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后仍担任公司董事 [5] - 公司掌舵人仍为创始人兄弟之一 杨红春和杨银芬曾轮番担任总经理 [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93.24亿 94.4亿 80.46亿 净利润分别为2.83亿 3.34亿 1.79亿 [5]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 同比减少11.02% 归母净利润-0.46亿元 同比转亏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2亿元 同比下降29.34% 净利润亏损3614.86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6248.28万元 [7] 门店经营情况 - 2024年门店数量从3293家减少至2704家 直营门店净减少223家至1033家 加盟门店净减少366家至1671家 [8] - 2024年加盟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94%至18.7亿元 电子商务业务下滑7.43%至29.3亿 [9] - 团购业务同比增长18.66%至5.8亿元 [9] 行业竞争格局 - 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等量贩零食店迅速扩张 2024年零食很忙门店达14394家 GMV达555亿元 [7] - 预计2025年国内量贩零食门店将达4.5万家 市场规模将达1239亿元 [8] 战略调整与挑战 - 杨银芬上任后启动大规模降价 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 最高降幅45% [5] - 2024年仍遵循"降价不降质"方针 但降价策略影响毛利率导致净利润下降 [7] - 公司坚持代工生产模式 与降价策略存在冲突 缺乏自建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10] - 三只松鼠通过自有工厂和供应链改革实现逆袭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 净利润4.08亿元 [10] 未来发展计划 - 2025年计划强化产品品质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11] - 计划提升品牌势能 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网络 实现生态经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