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icon
搜索文档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海南日报· 2025-08-20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省文联在省委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锚定"五向图强"战略 通过挖掘四大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文艺实践 取得显著成效[1] - 省文联将全面贯彻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聚焦人民需求与火热实践 创作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5] - 通过深化主题实践、聚焦人民关切、创新服务方式和挖掘本土特色四大举措 推动文艺创作与服务升级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5][6] - 强化组织保障与价值引领 通过思想引导、优化激励机制、搭建平台和营造良好生态 筑牢文艺为民根基[7] 文化资源挖掘成果 - 历史文化方面:举办苏轼主题书法作品展 创作大型交响组歌《东坡九歌》 主办"清廉自贸港"书法美术展及"海瑞清风传扬海南"分享会[2] - 革命文化方面:创作大型交响组歌《海南颂》 举办"琼崖烽火红色传承"书法美术作品展[2] - 海洋文化方面:打造"海洋风"主题文艺品牌 连续四年主办"感悟大海、守护南海、走向海洋"主题歌曲作品展演[2] - 民俗文化方面:琼剧《黄道婆》入选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导师剧目 开展民歌抢救工程 编撰《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海南卷》获中国文联高度肯定[2] 文艺创作导向 - 坚持人民是文艺创作源头活水的理念 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三沙、五指山、博鳌、洋浦、航天城等一线地区捕捉鲜活素材[3] - 以人民满意度为最高检验标准 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 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4] - 将文艺作品定位为精神灯塔、情感纽带和幸福催化剂 通过作品增强人民归属感、认同感与自豪感[4] 具体实施举措 - 组织艺术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重点项目现场、自贸港前沿、社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 建立深入生活创作基地[5] - 鼓励创作反映普通人奋斗、劳动者风采、城乡变迁、真善美的作品 聚焦自贸港建设中的平凡英雄与基层实践[5] - 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等品牌活动 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 支持群众性文艺活动[6] - 深入挖掘海南四大文化资源 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结合 创作具有海南印记的作品[6] 组织保障机制 - 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和创作规划加强思想引领 引导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7] - 在评奖评优、项目扶持、人才培养中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和群众口碑 向深入生活的艺术家倾斜[7] - 组织优秀作品展演展示展播 推动作品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 扩大影响力覆盖范围[7] - 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引导追求德艺双馨[7]
以大采风活动推动新时代美术繁荣发展
人民网· 2025-07-21 22:40
文艺创作方针 - 中国美术家协会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历时近一年筹备,是全国美术界首次大规模、长时段的主题艺术实践活动 [1] - 活动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强调文艺创作最根本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1][2] - 毛泽东同志8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72年后重申"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 [2] 人民文艺理论 - 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是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是其先进性和发展动力的体现 [3] -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主体、提升阅读生活能力、创新艺术表达形式、适应多样化文化需求 [3] - 文艺工作者需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用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精神力量 [4] 创作实践路径 - 深入生活是捕捉时代精神的关键,黄土画派刘文西数十次深入陕北、黄胄强调"多深入生活"、李焕民扎根川藏印证生活是创作唯一源泉 [5][6] - 克服当前美术创作同质化、概念化现象,必须通过深入生活获取真实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 [6] - 文联和协会需发挥组织优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组织采风活动,从人民实践中提炼创作主题 [7] 活动实施机制 - 建立"全国美协一盘棋"工作机制,实现选题、力量、资源、成果四共享,结合主题创作与志愿服务 [8] - 探索集体采风与个人驻留相结合、短期写生与长期蹲点等多元化方式,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 [9] - 加强媒体宣传策划,通过典型案例引导行业风气,推动优秀作品进入公共空间和大众生活 [10] 时代使命定位 - 文艺创作必须植根现实生活、顺应人民意愿,才能保持活力并服务民族复兴征程 [11] - 活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旨在书写人民奋斗史诗,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 [1][11]
扎根生活沃土 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辽宁日报· 2025-07-14 09:14
电影行业动态 -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强调勇担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 [1] - 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于7月12日闭幕,冯巩、姜文、姚晨等众多影人齐聚,共话电影繁荣发展 [2] -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电影120年发展成就的高度肯定 [2] 电影创作理念 - 电影人要始终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反映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和人民呼声的优秀作品 [2] - 演员姚晨表示,电影创作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土壤,扎根现实生活,塑造有血有肉的角色 [2] - 青年演员于适认为,好的电影既可以仰望星空,也可以亲近大地,青年电影人要保持朝气和灵气,在生活沃土中寻找创作灵感 [3] 文化自信与国际传播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国际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孔令斌强调,文化自信是推动电影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石,要通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3] - 演员王迅表示,必须把个人艺术创作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以电影语汇讲好中国故事 [3] 辽宁电影产业发展 - 辽宁省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建设,在电影人才培养储备、剧本创作、孵化制作等方面具有较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 [5] -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辽宁省电影家协会表示,要深挖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创作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人民奋斗历程的精品力作 [5] - 辽宁发布《辽宁省推动电影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全方位构建电影创作生态链 [7] 喜剧电影周成果 - "人民的笑声"观众喜爱的喜剧荣誉榜单揭晓,东北籍青年演员王皓凭借《"骗骗"喜欢你》收获喜剧电影新人荣誉 [3] - 导演彭大魔凭借作品《抓娃娃》获得"观众喜爱的喜剧电影导演"荣誉,表示要将辽宁喜剧特色发扬光大 [6] - 编剧林和平期待通过喜剧电影周推出更多喜剧佳作,为建设文化自信贡献辽宁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