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

搜索文档
90%的高频业务3分钟内办结 我国办税缴费便利度持续提升
央视网· 2025-07-29 07:57
税费征管数字化升级 - "十四五"期间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上线运行,集成推出"智能开业""自动算税""问办协同"等业务办理场景 [2] - 90%的高频办税缴费业务可以在3分钟内办结,70%的纳税人仅需一键确认或补正少量信息即可完成纳税申报 [2]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使用数电发票的纳税人超过6100万户,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票金额比重超过90%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2024年初以来税务总局开展违规招商引资涉税问题专项治理,明令各级税务机关不得参与配合地方违规招商引资 [6] - 发布系列税费政策执行口径以避免各地理解不一带来的执法差异,在华东、东北等六大区域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8] - 对企业正常迁移不得设置障碍,进一步规范执法服务 [6] 服务对外开放 - "十四五"以来累计发布110份国别投资税收指南,持续更新发布"走出去"税收指引 [8] - 2023年底前将发布智利、葡萄牙等5个国家的投资税收指南 [8] - "十四五"期间外资企业累计有超过6300亿元的利润享受到再投资税收优惠 [10] - 2023年在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以上 [10]
加强金融服务 为企业“走出去”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4-27 13:3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支持企业“走出去”信号,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支撑外经贸发展的核心政策工具,在稳固外贸、守护企业海外权益等方面作用关键,且在政策推动下不断升级功能,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2][3] 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肯定保险业在国际和国内循环中的作用,其将在助力企业“走出去”、稳定外贸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对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升级进行前瞻布局,支持优化产品和服务方案,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履行职能,为企业出口提供风险保障 [2] 行业数据 - 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承保金额增长态势良好 [1] - 2024年“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为195个国家及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提供约7万亿元风险保障 [1] 行业作用 - 出口信用保险可帮助企业识别、评估、管理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风险,为出海企业和海外资产提供保障 [1] - 出口信用保险针对商业或政治风险导致的不付款或违约进行赔付,具有损失补偿功能 [3] - 出口信用保险能为交易对手提供信用保障,为贸易融资提供信用增级,提高融资服务可及性、降低融资成本 [3] - 出口信用保险可降低中小外贸企业信贷门槛,值得大规模推广 [3] 发展建议 - 要重视出口信用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通过扩大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丰富产品种类、拓展业务范围等,为外贸结构优化和长期稳健增长积蓄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