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

搜索文档
“走出去有保险兜底,踏实!”(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
人民网· 2025-06-22 05:39
出口信用保险的核心作用 - 出口信用保险连续11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5年重点强调扩大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3] - 政策性保险帮助小微企业抵御跨境贸易风险,福建省超5200家小微企业通过统保平台投保 [4] - 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2024年支付赔款金额同比增长67%,理赔效率显著提升 [4] 行业数据与市场动态 - 2024年前4个月,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99.3亿美元(同比+3.5%),服务企业7726家次(同比+5%) [5] - 跨境电商保险产品推出后,单笔投保额达5000万美元,覆盖海外仓销售、平台支付等新型风险 [6][7] 企业案例与风险管理 - 瑞昌工艺品公司因美国客户破产获赔25万元人民币,系中国信保第二次为其弥补损失 [4] - 唐人制衣公司通过资信调查发现南美客户存在拖欠货款记录,调整合同条款要求更高定金比例 [10] - 数字化工具(如"资信导航仪""资信红绿灯")帮助企业实时筛查客户信用风险,提升事前防范能力 [10] 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 - 中国信保推出三大跨境电商专属保险:政治风险保险、平台支付风险保险、海外仓销售风险保险 [6] - 福建省实行"单一窗口+出口信保"模式,小微企业可全流程线上投保,操作门槛大幅降低 [15] - 年度打包投保模式受中小企业青睐,如唐人制衣公司2010年至今通过保险减少3次坏账损失 [8] 企业需求与未来展望 - 企业期待强化保单融资功能,通过银行增信缓解资金压力 [11] - 资信服务需进一步细化,覆盖客户银行欠款、经营健康度等深度信息以辅助决策 [11]
挖槽!印度人信用低,这次是踢到钉了了!
新浪财经· 2025-06-06 16:24
外贸交易风险与应对 - 印度商人阿尼尔以采购总监身份订购10万台蓝牙耳机并支付15%预付款,但货物到港后以产品色差为由要求降价30%并拒绝支付剩余85%尾款 [1] - 阿尼尔利用跨国维权成本高的漏洞惯用"先订货再压价"手段坑骗供应商 [1] - 供应商陈默公司已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并启动理赔程序,同时通过印度律师申请货物留置并向商业法庭提起诉讼 [1] 法律维权与商业信誉影响 - 法庭因合同条款清晰和证据确凿迅速冻结阿尼尔公司银行账户 [1] - 陈默联合其他受害供应商在印度电商论坛曝光阿尼尔失信行为,导致其电商平台订单量暴跌、物流合作中断、风投融资失败 [2] - 阿尼尔最终全额支付尾款和滞纳金并承担诉讼费用,其公司因信誉破产倒闭并被列入商业协会黑名单 [2] 供应商风控与业务发展 - 陈默公司通过事件完善风控体系并在行业内赢得口碑,成功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2]
“政策给力,自己努力,爬坡过坎有底气”(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主营照明灯具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出口业务收入占总营收九成左右 [1] - 今年一季度直接出口额713万美元,加上通过贸易公司出口部分合计13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8% [1] - 在广交会上当场签下680万美元订单,主要来自太阳能和教室照明系列产品 [3] - 前4个月安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553.3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出口1157.4亿元,同比增长17.2% [6] 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 - 开发模拟太阳光光谱的植物照明灯,可用于无土化栽培,在中东、东欧等地颇受欢迎 [1] - 推出教室照明护眼产品,满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设施升级需求 [1] - 针对非洲市场设计太阳能产品和应急照明产品,针对欧洲客户推出极简设计产品 [2] - 通过柔性产线快速转换,订单交付时间比传统产线缩短一周左右 [2] 市场拓展与客户关系 - 近一个月接待六七拨海外客人,包括孟加拉国、老挝、厄瓜多尔等地新客户 [1][3]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客商对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3] - 通过展会平台推介产品,包括广交会上展示太阳能产品线和人工智能智慧照明整体化方案 [3] 金融支持与风险管理 - 获得4000万美元出口信用保险额度,用于防范海外客户付款风险 [4] - 保险公司帮助分析海外买方信誉及经营情况,曾据此调减80万美元订单金额 [5] - 安徽省一季度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近60亿美元,同比显著增长 [5] - 安徽省一季度结售汇业务量同比增长82%,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54%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创新和柔性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6] - 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安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53.1% [6] - 国际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针对性产品开发成为关键成功因素 [2][6]
加强金融服务 为企业“走出去”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4-27 13:3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支持企业“走出去”信号,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支撑外经贸发展的核心政策工具,在稳固外贸、守护企业海外权益等方面作用关键,且在政策推动下不断升级功能,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2][3] 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肯定保险业在国际和国内循环中的作用,其将在助力企业“走出去”、稳定外贸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对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升级进行前瞻布局,支持优化产品和服务方案,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履行职能,为企业出口提供风险保障 [2] 行业数据 - 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承保金额增长态势良好 [1] - 2024年“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为195个国家及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提供约7万亿元风险保障 [1] 行业作用 - 出口信用保险可帮助企业识别、评估、管理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风险,为出海企业和海外资产提供保障 [1] - 出口信用保险针对商业或政治风险导致的不付款或违约进行赔付,具有损失补偿功能 [3] - 出口信用保险能为交易对手提供信用保障,为贸易融资提供信用增级,提高融资服务可及性、降低融资成本 [3] - 出口信用保险可降低中小外贸企业信贷门槛,值得大规模推广 [3] 发展建议 - 要重视出口信用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通过扩大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丰富产品种类、拓展业务范围等,为外贸结构优化和长期稳健增长积蓄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