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居民存款增速差

搜索文档
宏观 五个关键判断 - 张瑜旬度交流思考
2025-08-11 09:21
宏观与政策分析 * **经济循环指标**:企业和居民存款增速差持续回升6-9个月,显示经济最差时期可能过去,通缩改善但消费意愿仍弱[1][2] * **政策基调**: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现有政策效应而非新增刺激,超常规政策依赖期结束,下半年增量政策可能性降低[1][4] * **货币政策转向**:最宽松时期已过,未来侧重结构性功能,需平衡居民预防性储蓄(占民营GDP比重从80%升至120%)与消费行为[5][17] 金融市场动态 * **存款搬家效应**:居民存款向金融投资转移(非银存款)改善流动性,与A股交易量同步,央行需在紧缩与宽松间寻求平衡[6][7] * **股债配置变化**:政策主动介入提升股市吸引力(波动率下降),经济指标未明显回升但股票下浮比例已提前提升[8][12] * **资产切换时机**:若未来数月PPI同比从-2/-3回升至0,债券收益率或调整40-50BP,可能触发债市向股市的早期切换[12] 供给侧改革与反内卷政策 * **改革主线**: - 高能耗行业能效提升(技术标准/设备更新) - 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优化竞争)[9][10] * **反内卷进展**: - 三阶段推进:控增量(审批收紧)→行业并购→行政干预(如光伏已进入第三阶段)[13][22] - 当前重点:规范企业/政府行为(低价竞争、地方保护)及市场化去产能[11][22] * **行业压力指标**: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10.5%(未超2018-2019年高点11.1%),光伏等领域压力显著[14] 经济数据与前瞻指标 * **存款剪刀差**: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从2024年底-11修复至2025年6月-7,仍处历史低位但预示利润预期改善[16] * **制造投资影响**:投资低于GDP或加速PPI改善(如2016年),需关注社零、企业现金流及存款中位数差[19][20] * **消费政策**:以旧换新(每季度690亿元)、生育补贴等稳社零措施,消费端政策平稳[20][21] 风险与挑战 * **居民储蓄行为**:若存款持续释放推升资产价格,央行或维持紧平衡以防泡沫[18] * **改革节奏差异**:不同行业反内卷阶段分化(如光伏vs房地产),全国性行政化目标尚未制定[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