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循环

搜索文档
金融资产端与负债端的五个观察——2025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5-15 21:36
核心观点 - 从经济循环视角看,4月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持续改善,经济循环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修复[4] - 2025年前四个月非银机构新增存款规模创五年新高,反映居民存款搬家及央行稳定市场的双重逻辑[4] - 贷款总量偏弱但结构分化:居民消费贷款趋势增长而经营贷款回落,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而中长期贷款回落[4] 金融资产端数据 信用扩张季节性 - 4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同比多增1.22万亿,但受季节性影响(4/7/10月为传统小月),经济信号有限[6][12] - 剔除政府债后4月社融增量0.19万亿,高于2024年但低于2022-2023年同期[12] 居民贷款结构变化 - 2024年9月起居民消费贷款单月同比持续多增,经营贷款同比回落,反映利率差异(消费贷款利率更高)及需求端改善[7][16] - 消费贷款定义指向终端需求,经营贷款反映生产活动,结构变化暗示居民行为边际调整[16] 企业贷款久期缩短 - 2025年前四月企事业贷款新增9.3万亿,规模仅次于2023年同期(9.7万亿)[8][18] - 中长期贷款占比从2023年76%降至2025年62%,显示企业融资久期缩短[18] 金融负债端数据 经济循环改善 - 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从2024年8月-14.7%修复至-8.4%,表明企业流动性改善快于居民[4][21] - 该指标反映资金从生产端(企业)向消费端(居民)的流转效率,剪刀差扩大预示经济向上周期[22] 非银存款高增长 - 2025年前四月非银存款新增2.2万亿,创五年新高,对应权益市场成交量放大[23] - 驱动因素包括:1)居民超额存款搬家(存款利率下行推高机会成本)[24];2)央行通过平准基金等工具稳定资本市场[24] 4月金融数据细节 信贷结构 - 人民币贷款新增2800亿(同比少增4500亿),其中居民贷款减少5216亿(短期贷款降幅显著),企事业贷款增6100亿(票据融资占8341亿)[29] - 贷款余额同比增速7.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29] 社融构成 - 政府债券净融资9729亿(同比多增10666亿)是主要拉动项,企业债券净融资2340亿(同比多增633亿)[31] -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94亿(同比少减1696亿)[31] 货币供应 - M2同比增速8%(较上月升1%),新口径M1同比1.5%(较上月降0.1%),旧口径M1同比-1%[32] - 住户存款减少1.39万亿(同比多增4600亿),非银存款增1.57万亿(同比多增1.9万亿)[33]
2025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金融资产端与负债端的五个观察
华创证券· 2025-05-15 15:14
金融数据概况 - 2025年4月新增社融1.16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旧口径M1同比增长 -1%,新口径M1同比增长1.5%[1] 核心观点 - 4月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持续改善,经济循环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修复[2] - 2025年前四月非银机构新增存款规模处过去五年最高,或因居民存款搬家和央行稳定市场[2] - 当下贷款总量偏弱,居民消费贷款趋势增长、经营贷款趋势回落,企业短期贷款趋势增长、中长期贷款趋势回落[2] 金融资产端观察 - 4月是信用扩张小月,新增社融规模小,同比高低传递经济信号有限[3][11] - 2025年居民贷款结构转变,2024年9月以来消费贷款单月同比多增、经营贷款单月同比回落[4][13] - 2025年前四月新增企事业贷款9.3万亿,高于2021 - 2022年和2024年,低于2023年,企业贷款久期或缩短,中长期贷款占比降至62%[5][15] 金融负债端观察 - 4月经济循环领先指标改善,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从2024年8月的 -14.7%修复至 -8.4%[6][20] - 2025年前四月非银机构新增存款2.2万亿,高于2021 - 2024年,或因居民存款搬家和央行保护市场[24] 4月金融数据特征 - 4月信贷票据融资规模高,人民币贷款增加2800亿,同比少增4500亿[30] - 4月社融政府发债高,增量11591亿,同比多增12249亿,政府债券净融资9729亿,同比多10666亿[36] - 4月M2同比抬升,同比8%,增速较上月抬升1%,人民币存款减少4400亿[37][38]
循环的持续改善与央行的保护——2025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15 23:08
核心观点 - 经济循环持续改善,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从2024年8月的-14.7%修复至-8.7%,抬升6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存款同比回落0.6%,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抬升5.4% [4][10][11] - 2025年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前值2.24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36400亿(前值10100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4%(前值8.2%)[1][23][27] - 货币政策呈现紧平衡,DR007持续高于政策利率,但央行有充足空间应对经济冲击,提供托底保护 [2][5][6][18][19][22] 基本面分析 - 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持续修复表明经济循环改善,企业存款增速快于居民存款增速显示居民投资消费意愿增强 [4][10][11] - 2025年一季度企业贷款新增规模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企业融资数据表现偏强 [13] - 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抬升5.4%,显示实体经济流动性改善 [11] 货币政策分析 - 2024年10月以来DR007高于政策利率约30bp,2025年4月3日后缩小至20bp左右 [5][18] - 货币政策紧平衡可能与居民"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有关,央行担忧金融空转 [19] - 央行具备应对经济冲击的政策空间,包括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和直接市场干预 [6][19][22] 3月金融数据 - 人民币贷款增加364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 [23] - 社融增量58894亿元,同比多增10559亿元,存量同比8.4% [27] -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4400亿元,同比多增4600亿;中长期贷款增加15800亿元 [2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4866亿元,同比多10240亿元 [27] 存款数据 - M2同比增长7%,新口径M1同比增长1.6%,旧口径M1同比增长-0.8% [30] - 人民币存款增加4.4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28400亿元,同比多增7675亿元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