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搜索文档
着眼优质高效构建服务业新体系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28
服务业新体系的构建要义 -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系统性工程 [1] - 服务业新体系的“新”体现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双轮驱动,推动服务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 [2] - 新体系集中体现了发展理念、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上的深刻革新 [2] 创新驱动与质量提升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服务供给方式,例如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智慧零售、在线医疗等新业态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限制 [3] - 制度变革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行业标准、优化要素配置,为创新型服务业企业营造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3] - 服务业必须将质量提升作为核心内涵,构建以优质供给引领需求、以卓越体验创造价值的新局面 [4] - 需建立健全现代服务质量治理体系,并激发经营主体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让“优质优价”成为市场常态 [4] 结构协同与跨界融合 - 服务业结构协同旨在打破不同产业、区域、环节之间的边界,构建“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利益共生”的新生态 [5] - 产业内部协同可形成“科技—金融—物流”的闭环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可实现“下单—备货—发货—售后”无缝衔接 [5] - 推动服务业内部融合,例如通过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旅游+体验”多元一体的沉浸式产品体系 [11] - 推动“服务业+农业”融合,依托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12] 发展路径与重点领域 - 生产性服务业需聚焦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生活性服务业需推动养老、育幼、文旅等业态提质扩容 [7] - 重点突破需瞄准服务业的“卡脖子”环节与新增长点发力,如攻克高端服务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加快培育数字服务业、绿色服务业等新业态 [7] - 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在生产领域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在生活领域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11] - 应加快填补养老、育幼、家政等民生重点领域以及金融、科创、数字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的标准空白 [12] 效率公平与对外开放 - 服务业效率提升旨在通过优化服务供给模式为人们释放更多自由时间,公平普惠则强调让更多人平等享有发展机会 [8] - 需依托14亿多人口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服务业龙头企业,并加快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 [9] - 扩大开放需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鼓励中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