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搜索文档
近百名昆曲名家相聚古城扬州 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08:40
7日晚,2025年昆曲曲友(扬州)联谊周暨第七届扬州竹西昆曲同期交流活动在扬州举行,来自全国 各地的文化学者、昆曲名家相聚在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展现昆曲艺术之美的同时,共同探讨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 原标题:近百名昆曲名家相聚古城扬州 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们相信,伴随传统戏曲的种子在仁丰里生根发芽,扬州地方文化的薪火必将代代相传,传统戏 曲、非遗技艺将在扬州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展现出全新活力。"丁四海说。(记者 朱晓颖)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师",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璀璨瑰宝。它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典雅的 词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与文脉精神,历经六百年岁月流转,依然熠熠生辉、婉转悠扬。扬 州,作为大运河畔的璀璨明珠,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盐商文化、园林艺术、戏曲曲艺在此交融 共生,迸发出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光华。回望历史,扬州曾是昆曲传播的重要枢纽和"第二故乡"。数百年 来,文人雅士以曲会友、以戏传情,留下了无数佳话。康乾时期,一条苏唱街汇聚了多少名家大腕;清 末民初,就在仁丰里,"广陵花社"成为昆曲爱好者的聚集地,曾经笛声悠扬、歌声绕梁。 未来三天,来自全国三十余家昆曲曲社的近百名昆曲名家 ...
五届全勤襄盛举 陇派珐琅绘敦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1 11:24
行业动态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海明的《敦煌藻井》系列作品亮相,其中《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荣获百鹤杯"百鹤奖" [1]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从业者搭建了技艺展示与学习交流平台,汇聚业内最新工艺、技法、材料和创意 [4] - 甘肃工美展团连续5届参加博览会,陇派珐琅以展现敦煌、丝路、黄河等甘肃文化元素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与西北风土人情完美融合 [4] 产品与技术 - 陇派珐琅技艺是将传统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创新艺术形式,主要由白描、掐丝、着色及挂釉等十道工序构成 [4] - 李海明大师可以将一百多种天然矿料配比成三千多种珐琅釉料,并成功攻克珐琅壁画长期保存产生的釉料脱落问题 [4] - 《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取材莫高窟一四窟晚唐时期藻井,完美传承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实现艺术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5] - 《珐琅飞天藻井》创意灵感来自莫高窟初唐时期藻井,通过掐丝珐琅工艺赋予敦煌文化全新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5] 发展战略 - 陇派珐琅艺术需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挖掘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融入作品创作 [5] - 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和表现形式,迎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开发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产品 [5] - 未来将持续挖掘甘肃文化内涵,开发更多地域特色文创产品,加强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6] 人才培养 - 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现代师徒制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陇派珐琅技艺传承与创新事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