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改编
搜索文档
《聊斋志异》被拍过很多次了,这次的《兰若寺》有哪些新意?
新浪财经· 2025-07-17 08:15
动画电影行业趋势 - 追光动画以"新神话"、"新传说"和"新文化"三个系列布局动画长片,分别针对成人向青年观众和全年龄段观众 [4] - "新神话"和"新传说"系列如《新神榜》和《白蛇》融合赛博朋克、工业废土等后现代美学风格吸引青年观众 [4] - "新文化"系列如《长安三万里》和《聊斋:兰若寺》更面向全年龄段,打造中国风"合家欢"动画电影 [4] 《聊斋:兰若寺》改编策略 - 影片以《聊斋志异》小说集本身为改编对象,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单元剧形式,包含《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等经典篇目 [3][6][11][15][18] - 改编基调兼顾贴合原著与创新表达,既用动画语言呈现传统经典,又通过时代背景和视角创新链接当下文化场域 [4] - 影片为各故事设定具体时代背景,如晋、唐、明、民国等,通过视觉呈现展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精髓 [14] 影片内容与表现手法 -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画风,通过快速剪辑和场面调度再现原著瑰丽想象,但主题挖掘停留在讽刺层面 [6][7][9] - 《莲花公主》将主角改为儿童,注入少年意气,并通过细节建构流光溢彩的奇幻世界 [10] - 《聂小倩》保留全文故事架构,添加后续情节,并将背景改为民国以乱世反衬真情 [11][14] - 《画皮》从陈氏视角重新解读,加入女性觉醒主题,美术风格参考明代文人画 [15][16][20] - 《鲁公女》篇幅最长,增加情感历程和冥府情节,突显对承诺和情感的珍视 [18] 市场与观众反馈 - 影片试图通过拼盘故事吸引不同观众,但故事风格和受众定位的分裂影响了市场认可度 [19] - 追光动画常被诟病画面精美但剧情不足,但每部作品可见用心和成长,"追光宇宙"的建立值得期待 [19]
“希望给国产动画带来新鲜血液”
环球时报· 2025-07-14 10:35
电影票房与市场表现 - 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于12日上映,截至13日9时,票房突破2600万元人民币[2] - 公司前作《长安三万里》在2023年暑期取得18.24亿元票房,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在文化表达与市场接受度上的双重标杆[3] 电影内容与改编策略 - 影片改编自《聊斋志异》,采用"1+5"的叙事方式,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为引,串联《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五个经典故事[2][3] - 主创团队从原著近500个故事中甄选,旨在做到"原汁原味又带有新意",并在情感上形成递进关系[4] - 影片设置"兰若寺"为空间锚点,象征华夏大地,并通过蒲松龄与精怪的喜剧互动作为转场枢纽[4] 视觉艺术与技术制作 - 影片首次在一部动画电影中融合六种风格迥异的视觉形式,在统一国风体系下为每个篇章量身定制风格[5] - 《崂山道士》篇选用毛毡风格,所有可见元素几乎均为毛毡材质,其15分钟时长的毛发渲染量达到传统长片动画级别[5] - 《画皮》篇以宋画为参考,采用对称构图、大量留白等手法,许多颜色搭配和构图技法需手动调整,制作过程如同"两三百人一起画一幅画"[6] - 其他篇章如《莲花公主》《聂小倩》《鲁公女》及"井下故事"均面临不同的视觉与技术挑战[6]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该片是公司"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该系列聚焦中国传统文化,旨在通过现代动画电影手段将中华文明底蕴转化为具象表达[7] - 影片制作周期长达4年,是公司目前为止制作规模最大、主创人数最多的电影[7] - 公司计划将《聊斋:兰若寺》推向海外市场,团队正在洽谈发行合作相关工作,延续其文化出海的布局思路[8] - 公司希望通过动画电影展现聊斋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根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并视国产动画电影为重要的文化出海传播方式之一[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