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搜索文档
《聊斋:兰若寺》:当“新文化”遇到老经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1 10:29
聊斋电影改编历史与现状 - 《聊斋志异》自1922年首部改编电影《清虚梦》以来已有逾百部影视作品问世,展现出持久的文化生命力[3] - 经典改编案例包括1987年《倩女幽魂》系列(香港类型电影代表作)和2008年《画皮》(引发全国"聊斋热")[3] - 改编模式可分为三类:移植式(如1922年《清虚梦》)、注释式、近似式(如2019年《神探蒲松龄》)[7] 追光动画的创作策略 - 公司通过"新文化"系列(2023年《长安三万里》为开山作)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结合[5] - 《聊斋:兰若寺》采用"拼盘式叙事"整合5个故事(《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覆盖贪心、真心、乱世情等多元主题[6][10] - 技术层面实现突破:中国首部菁彩Vivid格式动画电影,采用全流程云渲染技术,视觉呈现融合宋画风格与黄泉世界等传统意象[12] 改编创新与艺术表现 - 《聂小倩》将背景移至民国,主角宁采臣转型为进步青年,实现家国情怀与经典叙事的融合[11] - 《画皮》创新性采用女性视角,通过画皮妖与陈氏的镜像关系批判封建礼教[11] - 《鲁公女》基本忠于原著,因其本身具备强烈戏剧张力;《莲花公主》则针对青少年受众改编为童趣梦境[10] 市场反馈与行业意义 - 影片因"拼盘式叙事"引发争议,存在题材类型与影像风格的割裂感,但多主题策略覆盖了更广泛受众需求[13] - 行业意义在于推动新生代创作者开掘经典文学IP,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技术表达(如云渲染、菁彩Vivid格式)[12][13]
文博日历丨一幅画见证蒲松龄传奇人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3 07:35
蒲松龄画像与印章 - 蒲松龄流传于世的唯一一张画像由江南画师朱湘鳞绘制于其74岁时,采用清代肖像画典型技法,具有高度写实性[9] - 画像中蒲松龄身着清代贡生服,神情端庄闲适,左手拈须右手扶椅,真实再现其晚年生活状态[7][9] - 蒲松龄对画像极为满意,专门赠诗称赞画家"三毛颊上如有神"的传神技艺[11] "柳泉图"寿山石印 - 画像上钤有六方印鉴,其中边长2厘米的"柳泉图"寿山石印采用阳刻技法,呈现柳树、山泉、小桥、书生等元素[11][13] - 印章对应蒲松龄"柳泉居士"的称号,源自其家乡蒲家庄村东的古井"柳泉"[18][20] - 蒲松龄曾与刻印高手交往密切,在《聊斋杂记》中详细记载印泥调制和印章清洗方法[15] 蒲松龄生平与创作 - 蒲松龄19岁考取秀才后科举屡试不第,连续应试40余年,71岁才成为岁贡生[17] - 其通过在柳泉旁设茶摊收集民间故事,创作出流传300年的《聊斋志异》[22] - 郭沫若评价其作品"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4]
《聊斋志异》被拍过很多次了,这次的《兰若寺》有哪些新意?
新浪财经· 2025-07-17 08:15
动画电影行业趋势 - 追光动画以"新神话"、"新传说"和"新文化"三个系列布局动画长片,分别针对成人向青年观众和全年龄段观众 [4] - "新神话"和"新传说"系列如《新神榜》和《白蛇》融合赛博朋克、工业废土等后现代美学风格吸引青年观众 [4] - "新文化"系列如《长安三万里》和《聊斋:兰若寺》更面向全年龄段,打造中国风"合家欢"动画电影 [4] 《聊斋:兰若寺》改编策略 - 影片以《聊斋志异》小说集本身为改编对象,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单元剧形式,包含《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等经典篇目 [3][6][11][15][18] - 改编基调兼顾贴合原著与创新表达,既用动画语言呈现传统经典,又通过时代背景和视角创新链接当下文化场域 [4] - 影片为各故事设定具体时代背景,如晋、唐、明、民国等,通过视觉呈现展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精髓 [14] 影片内容与表现手法 -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画风,通过快速剪辑和场面调度再现原著瑰丽想象,但主题挖掘停留在讽刺层面 [6][7][9] - 《莲花公主》将主角改为儿童,注入少年意气,并通过细节建构流光溢彩的奇幻世界 [10] - 《聂小倩》保留全文故事架构,添加后续情节,并将背景改为民国以乱世反衬真情 [11][14] - 《画皮》从陈氏视角重新解读,加入女性觉醒主题,美术风格参考明代文人画 [15][16][20] - 《鲁公女》篇幅最长,增加情感历程和冥府情节,突显对承诺和情感的珍视 [18] 市场与观众反馈 - 影片试图通过拼盘故事吸引不同观众,但故事风格和受众定位的分裂影响了市场认可度 [19] - 追光动画常被诟病画面精美但剧情不足,但每部作品可见用心和成长,"追光宇宙"的建立值得期待 [19]
六个聊斋故事一次看爽!这部动画把《聂小倩》《画皮》全拍绝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8 22:47
影片制作与上映 - 追光动画出品的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上映,历经4年打磨[1] - 影片串联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全面突破剧情、角色、美术和视听表现[3] - 兰若寺作为核心场景串联所有故事,象征华夏大地文化传承[15] 故事内容与改编 - 采用故事集形式呈现6个独立故事,包括《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等经典篇章[5] - 《聂小倩》背景设定为乱世,强化角色情感对抗邪恶[7] - 《画皮》从女性视角探讨婚姻关系,创新塑造画皮妖形象[7] - 《莲花公主》改编为儿童成长故事,体现真善美内核[9] - 5个故事主题涵盖贪心、真心、乱世情等,情感浓度逐步上升[11][13] 角色与美术设计 - 角色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如梨贩造型像梨、嫦娥跳霓裳羽衣舞[17] - 蒲松龄角色设计突出聪明机敏,嘴部偏大、眼尾上翘[21] -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开发专属流程处理毛发渲染[23] - 《画皮》借鉴宋画散点透视和古典灯光质感,角色表演融入戏曲元素[25][28] - 《莲花公主》场景结合唐代建筑与昆虫梦幻风格,参考福建土楼结构[30]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影片基于《聊斋志异》开发,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与视觉潜力[3] - 作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延续《长安三万里》的成功经验[3] - 通过多风格画风(如毛毡、宋画)呈现原著奇幻世界[23][25]
孝妇河畔名士多
齐鲁晚报· 2025-04-30 05:32
文章核心观点 孝妇河虽全长仅135.9公里,却与大江大河比肩,名士辈出,故事灿烂,范仲淹、赵执信、王士祯、蒲松龄等名人在此留下诸多文化遗产,造就孝妇河流域文化繁盛 [3][4] 分组1:孝妇河流域人才考取功名情况 - 明、清两朝,孝妇河畔博山、淄川、长山、新城四县考取进士224人、武进士34人、举人505位、武举人109位,有一品大员20人,二品官员32人 [4] 分组2:范仲淹相关情况 - 范仲淹生于徐州官邸,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带兄弟改嫁淄州长山朱氏,他改姓朱名说,曾路过洞庭湖 [6] - 15岁随父母移居淄州,分别在长山县长白山醴泉寺僧舍和颜神黉堂岭下书堂修学,27岁举进士,天禧元年改回范姓 [7] - 成名后《岳阳楼记》影响当地民众,家乡修复建立其遗迹,长山和博山都建有范公祠 [7] 分组3:赵执信相关情况 - 清康熙元年出生于颜神店,为博山笼水赵氏家族第十二世代表人物,出道早年顺遂,后因观看《长生殿》被弹劾革职 [8] - 浪迹天涯后63岁返回故里博山,64岁双眼失明仍能创作,83岁在家乡辞世,小女儿赵慈吟诗有声誉 [9] - 孝妇河儿女将范仲淹读书处与赵执信晚年寓所合二为一,建成范公祠和饴山老人故居 [9] 分组4:王士祯相关情况 - 生于明崇祯七年,新城县城里人,清顺治十五年殿试二甲,最高官职做到刑部尚书 [11] - 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造诣高,15岁完成《落笺堂初稿》,24岁写《秋柳四章》,有《带经堂全集》行世,被称为“一代诗宗”等 [11] - 康熙五十年辞世,享年78岁,后人作楹联赞之 [11] 分组5:蒲松龄相关情况 - 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县、府、道小考获秀才,乡试屡试不中,以卖文为生,晚年考得岁贡生 [12] - 创作《聊斋志异》问世后引起王士祯关注,书稿完成先送王士祯请其“正之” [12] - 王士祯提出买书稿刊行被拒,王士祯在书末端写诗并附言,还曾拜访蒲松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