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搜索文档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举办“中国电影周”哥德堡专场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8 17:30
活动概况 -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与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中国电影周"哥德堡专场活动 参与人数达150余人[1] - 活动在哥德堡当地规模最大的影院Filmstaden Bergakungen举行 参与者包括领区侨胞 中外学生及当地文化界人士[1] 支持单位与展映内容 - 活动获得中国电影资料馆及国家电影局大力支持[3] - 现场展映《长安三万里》和《雄狮少年2》两部融合东方美学的中国动画巨制电影[3] 观众反馈与文化影响 - 观众认为电影成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窗口 增强了对东方文化艺术的兴趣[5] - 观众期待未来参与更多中华文化交流活动 乐见更多中国电影在领区上映[5]
在光影交汇间展开文明对话——第二届金熊猫奖侧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07:33
"我与熊猫面对面"活动上,中外嘉宾拍摄可爱的大熊猫。(本文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日前,以"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为主题,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揭晓。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 部作品,角逐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4大单元共27个奖项。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化交流 第二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希腊歌手埃里尼(中)和金熊猫少儿艺术团以中英 双语演唱歌曲《玉盘》。 中国演员朱一龙(右二)、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左二)分别获得电影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与行业对话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走进成都街头,近距离观察熊猫,体验非遗文化,感受现代化 的城市建设,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中外佳作同台竞技 伴随着韩红演唱的一曲《锦绣》,第二届金熊猫奖颁奖典礼拉开帷幕。演出将充满巴蜀特色的文化符 号,与国际元素巧妙融合,将多元文化的魅力呈现给世界。 "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大放异彩,而艺术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穿透偏见的高墙,直抵人心深处。"本 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导演陈凯歌表示。 传承、互鉴、创新是本届评选的三大原则。 在电影单元,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精彩的歌舞叙事,斩获最佳影片 ...
在光影交汇间展开文明对话(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06:42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举办 主题为"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 [3] - 活动涵盖电影 电视剧 纪录片 动画片4大单元共27个奖项 [3] - 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 [3][5] 参评作品与国际化 - 国际作品占比73.2% 较首届提高3.2个百分点 [5] - 参评国家和地区数量较首届增加22个 [5] - 评委会由27位资深从业者组成 近半数来自海外 [5] 获奖作品与创作者 - 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获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奖 [5] - 中国导演万玛才旦凭《雪豹》获最佳导演奖 [5] - 中国演员朱一龙和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分获电影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2][5] -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和最佳编剧奖 [5] - 中国演员吴镇宇和唐嫣分获电视剧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活动包括熊猫观赏 非遗体验和城市探访等文化交流环节 [3][6] - 金熊猫奖已走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亮相联合国总部展览及香港书展等活动 [6] - 意大利议员评价该奖为"凝聚各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全球性平台" [6]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数字特效 虚拟制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重塑影视制作方式 [9] - AI技术可辅助修复历史影像和生成场景 降低电影制作预算门槛 [9] - 文化遗产数字化(如卢浮宫、敦煌)为全球文化体验提供新途径 [9] - 技术需与创意结合以满足Z世代对沉浸式文化消费的需求 [9] 行业合作与影响 - 德国提名代表称期待与中国影视行业达成更多合作 [7] - 美国制片人认为活动推动文化视角碰撞与融合 [8] - 法国合拍制片人强调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8]
用光影连接 让文明对话 ——来自第二届金熊猫奖的思考
人民日报· 2025-09-16 07:08
然而,技术只是工具,人文才是灵魂。当技术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时,我们必须警惕:技术那过于耀 眼的光芒,是否会遮蔽故事本身的光辉?我始终认为,技术应是思想的羽翼,而非创作的枷锁。人工智 能可以修复历史影像,辅助生成瑰丽场景,但它无法替代导演的判断、编剧的匠心与演员发自灵魂深处 的表演。技术没有温度,而好的电影永远是温暖的,因为它关乎人性。爱、希望、回家、告别……这些 人类共通的命题,才是影视艺术的灯塔。在这个图像信息爆炸的时代,影视创作更应当回归本心:关注 人的命运,探索生命的意义,追问存在的价值。真正的创新不是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而是思考如何运用 新工具,去讲述古老而永恒的人类故事,这或许才是技术赋予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想象力的挑战。 镜中天地,文明相照。时代赋予影视的使命,早已超越娱乐与叙事,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文化力 量。它深植于人类文明的古老土地,也辉映着世界文化的灿烂星空,而技术正以创新之力不断推动着影 像表达的新生,赋予其跨越时空的可能。传承、互鉴、创新,三者互为动力,彼此激荡,构建起文化演 进的循环。让我们在对话中抵达理解,在互鉴中携手进步,以影像之镜,照见人类共同的未来——那正 是我们命运与共、美 ...
第二届金熊猫奖揭晓 《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08:54
中新社成都9月13日电 (记者 贺劭清)作为第二届金熊猫奖的压轴大戏,金熊猫盛典13日晚在成都举行, 27个奖项逐一揭晓。《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获动画片单元最佳动画片奖。 第二届金熊猫奖揭晓 《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 9月13日,金熊猫盛典在成都举行。《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据了解,金熊猫奖是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的国际影 视文化大奖。本届金熊猫奖共有126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参评,共征集作品5343部。其中,国外作品 3910部、占73.2%。 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陈凯歌在盛典表示,人们需要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不同文化兼 容并蓄。金熊猫奖正是要搭建这样一座桥梁,让交流和互鉴变得真实可感。 在纪录片单元,中国导演高松凭借《故乡几万里》获最佳导演奖;挪威纪录片《新荒野》获最佳纪录片 奖。 在动画片单元,《哪吒2》获最佳动画片奖,《长安三万里》获最佳视觉效果奖。来自巴西的动画片 《塔伊纳和亚马孙守护者》获最佳动画形象奖。 动画片单元主席、中国导演蔡志军表示,动画片用最简洁的符号,最真挚的情感,唤醒人类共同的记 忆。今天中 ...
暑期档过后,中国电影往哪走?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12
行业降本趋势 - 电影行业上游面临投资失利和融资困难 必须将降本作为头号问题 未来除《哪吒》《流浪地球》等极少数系列电影外 全部项目都需要成本收缩 [1] - 暑期档总体票房基本持平去年 但大量头部项目票房失利 中间梯队"黑马"作品涌现 导致投资回报不稳定 [1] 票房与观影数据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与去年基本持平 但观影人次大幅增长12.75% [3] - 平均票价降至37.2元 比去年同期减少3.6元 票房前列影片除《F1:狂飙飞车》和《侏罗纪世界:重生》外 票价均低于38元 而去年普遍在40元以上 [3] - 2023年暑期档200亿票房高点被确认为不可持续的特殊现象 [1] 观众结构变化 - 观众平均年龄提升至32.5岁 比去年增加2岁 4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到22.7% 同比上涨近5个百分点 [6] - 老龄化原因包括亲子观影比例高和影片对年轻观众吸引力弱 [10] - 25岁以下用户文化娱乐消费占比达28% 但影院观影参与度仅50% 在所有线下娱乐活动中排名倒数第三 [13] - 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为近五年来最低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为近五年来最高 下沉趋势出现拐点 [16] 内容创作策略 - "刚需理论"依然奏效 如《南京照相馆》的"勿忘国耻"、《孤注一掷》的"反诈宣传"和《长安三万里》的"语文教育"需求 [17] - 国产电影缺乏创造"社交货币"的能力 只能依靠"刚需"题材拓展受众 [19] - "大片崇拜"策略失效 如堆明星的《酱园弄·悬案》和讲求大场面的《东极岛》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 - "小人物"和"现实主义"题材过度饱和 已成为商业片陷阱 需要更多尝试宏大议题或想象力题材 [21] 成本控制实践 - 《南京照相馆》成本控制出色 拍摄仅54天 从杀青到上映历时4个月 通过高效制作提供"伪大片感" [22] - 剧组效率提升空间大 如《好东西》剧组遵守8小时工作制并提前杀青 互联网行业反腐经验可借鉴 [24] - 电影产业资金内循环 业外资金涌入少 今年《哪吒2》观众中近6成此后未进影院 超8成首次购票用户未再观影 [24] 类型片市场表现 - 喜剧类型缺席暑期档 市场面临从喜剧演员到创作者的极度匮乏 [27] - 动作片通过审美更新焕发生机 如《捕风追影》借鉴短视频节奏加快剪辑 [30] - 惊悚片潜力巨大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在删改情况下获1.64亿票房 超越多部漫威作品 [30]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 《时间之子》实现长线逆袭 票房1.89亿 受众下沉属性强且偏低龄 [31] - 万达电影IP衍生品销售额达1.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4% [33] 未来发展方向 - 动画电影优势明显 不仅票房表现稳定 在IP开发方面具有无与伦比优势 [33] - 市场生态可能向日本模式靠拢 动画电影吸引年轻人 真人电影降低成本转向中小成本剧情片 [34] - 需要关注观众喜好变化 让电影内容焕发新生 [34]
大陆多部影视剧在台走红 中华文化元素获追捧
新华社· 2025-09-12 07:51
大陆影视剧在台湾市场表现 - 多部大陆古装剧在台湾走红 包括《长安的荔枝》《锦月如歌》《凡人修仙传》等作品[1] - 大陆古装剧《锦月如歌》《献鱼》连续多日跻身台湾电视剧排行榜前十[2] - 台湾社交平台"陆剧讨论社""陆剧交流"分别拥有43万和56万成员 形成活跃观剧社群[2] 中华文化元素影响力 - 剧中中华文化元素如头饰、汉服、餐饮、礼仪等细节呈现吸引台湾观众[1] - 服化道精美度提升 台湾观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且具吸引力[2] - 文化符号与剧情巧妙融合 自然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引发情感共鸣[2] 跨媒介文化产品扩展 - 中国风游戏《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背景 在台湾收获大量玩家[3] - 电影《长安三万里》展现唐朝风貌和诗作名篇 在台湾公映后获好评[3] - 国潮文化在台湾兴起 涵盖国漫、汉服节和文化活动等多领域[5] 文化认同与市场联结 - 台湾观众通过社交平台与大陆网友主动讨论剧情发展和周边产品[2] - 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无法断绝 "去中国化"操弄注定失败[5] - 文化桥梁作用显现 推动两岸加深理解与交流[5]
2025中国电影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6 16:10
活动概况 -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国家电影局支持的"中国电影周(瑞典)"于8月30日至9月1日在瑞典电影学院举行 [1][3] - 活动精选《飞驰人生2》《长安三万里》《雄狮少年2》《祝你幸福》《出走的决心》《里斯本丸沉没》六部风格多元的华语影片 [3]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李蕊表示这是该中心在瑞典首次举办的大型中国电影专题活动 [3] 文化影响 - 六场放映均提前预约满座且现场一票难求 映后掌声经久不息 [4] - 瑞典观众反馈显示通过电影看到更立体真实的中国 包括历史记忆与现代社会的活力 [4] - 光影艺术成为跨越语言的文化媒介 部分观众观影后主动交流观后感并打卡留念 [4] 行业意义 - 影片涵盖热血赛车、悬疑迷局、盛唐诗韵及现实温情等多类型 展现中国文化多维脉搏 [3] - 活动被定位为中瑞文化交流的标志性时刻 建立中国电影与瑞典观众的新对话渠道 [3] - 瑞典观众明确表达希望引进更多优秀中国电影以深入感知中国的需求 [4]
离婚15年后,再看土豆网创始人夫妇的现状,原来输赢早已成定局!
搜狐财经· 2025-09-04 13:48
公司发展历程 - 土豆网于2005年在北京中关村创立 初期在国内视频网站市场崭露头角并实现用户快速增长[1][3] - 2010年因股权纠纷导致上市计划搁浅 2011年8月最终完成纳斯达克上市[6][8] - 2012年3月与竞争对手优酷合并 公司失去独立地位[8] 资本运作与股权 - 2010年土豆网递交上市申请次日遭遇38%股份分割诉讼 导致资产冻结[6] - 最终以700万美元和解金解决股权纠纷 但错过最佳上市时机[8] - 上市延迟使竞争对手优酷获得市场先发优势[8] 业务转型与成果 - 创始人2013年创立追光动画 转型动画电影领域[9] - 2019年《白蛇:缘起》实现票房突破 2023年《长安三万里》创17亿元票房纪录[9] - 形成新传说 新神话 新文化三大系列 员工规模超百人 正在筹备《聊斋兰若寺》等新作[9] 行业竞争格局 - 视频网站行业存在激烈竞争 优酷利用土豆上市延迟抢占市场先机[8] - 行业整合加速 2012年出现优酷土豆合并案例[8] - 互联网创业存在较高不确定性 个人因素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6][8] 企业运营管理 - 土豆网发展初期获得传媒资源支持 包括投资引入 明星邀约和宣传策划[4] - 创始人具有海外教育背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硕士学历[3] - 企业控制权纠纷可能直接导致战略机遇错失[6][8]
2025年中国电影节在博茨瓦纳开幕
新华社· 2025-08-29 21:06
电影节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电影节于8月28日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开幕 为期3天 [1] - 活动由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和中国国家电影局主办 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 [1] - 开幕式出席人员包括博茨瓦纳国民议会副议长 酋长院主席 外交使节 大学师生 华侨华人及中资机构代表等近200人 [1] 放映影片安排 - 开幕影片为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 [1] - 8月29日专场放映《我和我的父辈》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风声》及《封神1》 [1] - 8月30日计划放映《雄狮少年2》 《红海行动》和《长安三万里》 [1] - 电影节期间共计放映8部影片 [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电影节旨在庆祝中国与博茨瓦纳建交50周年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此为首次在博茨瓦纳举办的中国电影节 目标为展示中国优秀影片并促进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