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连耶鲁都嫌难,私募股权还是好生意吗?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9-01 10:25
耶鲁模式历史表现 -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在大卫·斯文森领导下将资金大量配置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房地产等另类资产[2] - 三十多年间实现年化回报率高达13.1%[2] - 该模式成为高校及养老基金竞相模仿的对象[2] 当前配置结构变化 - 耶鲁大学基金会目前40%资产配置于私募股权[3] - 现金、债券和对冲基金合计占比不足30%[3] - 债券配置从2020年10%降至2024年4%[5] 私募股权回报恶化 - 过去三年私募股权回报连续输给标普500指数[3] - 中等水平美国私募基金相对标普500超额收益从5-6个百分点收窄至1-2个百分点[3] - 2024财年从私募基金获得现金分红16亿美元 较两年前32亿美元下降50%[3] 费率结构问题 - 每年向基金经理支付费用达7亿美元[3] - 基金管理费与业绩提成维持高位 形成刚性支出[3] - 收费结构导致基金经理旱涝保收而投资人承担全部风险[3] 利率环境影响 - 低利率环境提供融资便利与高估值支撑的条件已改变[4] - 利率上升导致融资困难、退出受阻及估值承压[4] - 基金被迫在二级市场折价出售资产[4] 流动性风险加剧 - 私募股权锁定期长达5-10年[5] - 现金流紧张迫使部分机构折价出售份额应对税费[5] - 美国国会提高大学基金投资所得税加剧流动性压力[5] 对冲基金策略失效 - 高盛2023年研究发现对冲基金持仓集中于七大科技股[5] - 持仓集中导致与大盘同涨同跌 失去对冲效果[5] - 配置策略未能实现风险分散目标[5] 市场格局根本转变 - 私募市场规模从"小众暗角落"扩张至7万亿美元红海[5] - 优质资产被充分挖掘 超额收益机会减少[5] - 成功依赖的低利率与蓝海市场条件已不复存在[7] 投资策略建议 - 需警惕私募股权流动性陷阱 注重现金可获取性[6] - 调整收益预期 承认历史性超额收益不可持续[6] - 重新平衡资产配置 适度增加债券与房地产等传统资产[6] - 将私募股权作为组合调味料而非主食进行配置[6] 核心投资哲学 - 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圣杯[7] - 成功投资需因时制宜权衡环境变化[7] - 历史高回报包含能力成分与时代顺风车双重因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