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整改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3-2025.6.29):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承压-20250701
华宝证券· 2025-07-01 19: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环比上行,但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多数环比回落,债市震荡偏弱,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或承压;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上行但仍处低位,信用利差环比收窄,后续信用利差若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 [4][14][16][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监管和行业动态 - 6月24日六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到创新金融产品规范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3][10]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迎“年中考”,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计划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估值整改,主要集中于收盘价估值法 [3][11] - 6月26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境内164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资产净值33.74万亿元,较4月底增长6255.33亿元 [3][12] 同业创新动态 - 6月23日三花智控港股上市,工银理财、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分别获配2000万美元投资份额 [3][13]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2%,环比上行1BP;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1.32%,环比上行2BP;二者收益差环比回落1BP [4][14]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多数环比回落,债市震荡偏弱,受股债跷跷板等因素影响 [4][16] - 6月末理财估值整改深化,理财公司配置重心或向低波动资产倾斜,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中长期收益率或承压 [4][17]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83%,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仍处低位,信用利差环比收窄1.56BP [4][25] - 5月以来信用利差持续收敛至历史低位,后续若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 [25]
【银行理财】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承压(2025.6.23-2025.6.29)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01 19:15
监管和行业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2][5]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迎来"年中考",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透露6月底前完成估值整改的半年度计划,整改主要内容为"以丰补歉"和收盘价估值法,其中收盘价估值法涉及产品数量更多、资金规模更大 [2][5] -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底增长6,255.33亿元,为2024年以来第八次创历史新高 [2][6] 同业创新动态 - 工银理财、中邮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分别获配2000万美元投资份额,其他基石投资人包括英国施罗德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等全球一线投资机构 [2][7] - 工银理财创新推出"固收+港股IPO"策略系列产品,采用港股IPO投资策略增厚收益,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港股IPO项目 [7] - 中邮理财以"五篇大文章"为指引,夯实权益投资能力建设,秉承绝对收益、稳健低波理念,积极布局多资产多策略,"固收+产品"快速发展 [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2%,环比上行1BP;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2%,环比上行2BP,两者收益差环比回落1BP [3][8]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多数环比回落,受股债跷跷板效应、资金面季节性收敛等因素影响,债市震荡偏弱 [3][9] - 银行理财公司普遍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预示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或仍将承压,加强多资产、多策略布局和投研体系是关键破局路径 [3][10]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83%,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仍位于低位,信用利差环比收窄1.56BP [3][14] - 5月以来信用利差持续收敛,目前被压缩至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附近,性价比有限,后续若持续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3][15]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6月底收官,告别平滑净值!投资者将直面真实市场波动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48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展 - 行业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多家机构正按监管要求推进整改工作 目标在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 [1] - 整改完成后理财产品将告别平滑净值波动操作模式 投资者需直接面对真实市场波动风险 [1] 整改进度差异化特征 - 华南地区部分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提前完成整改 华北地区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虽涉及产品数量较少但严格按时间表执行 [3] - 多家理财公司工作重心集中在收盘价估值问题解决 整体推进顺利 [3] - 监管部门去年12月明确禁止理财公司通过收盘价调整、平滑估值或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平滑净值波动 要求统一使用第三方估值 [3] 整改核心环节 - 当前聚焦收盘价估值整改 因信托SPV模式已被禁止且自建估值模型使用规模有限 [3] - 债券资产估值方式根本性改变是整改核心内容 过去采用交易所收盘价作为日终估值基准的做法将被取代 [4] 估值体系变革影响 - 整改后实施穿透式管理模式 投资者将直接承受底层资产价值变动带来的净值起伏 [4] - 交易所债券采用中证估值 银行间债券使用中债估值 确保净值及时同步市场行情变化 [4] - 净值波动加剧将成为新常态 是推动资产估值全面转向市值法的必要举措 [4]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银行理财公司开始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引导投资者合理预期 [5] - 已有超过百款产品完成基准调整 部分调降幅度超过150个基点 [5] - 理财产品净值"随行就市"成为市场新常态 投资者需适应更真实的净值波动环境 [5]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年中考”
快讯· 2025-06-27 06:23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年中考"进入倒计时。当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正稳步推进估值整改,切换估值方 法,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在2025年底前整改完毕。在此次整改前,部分银行理财公司 采取"以丰补歉"、自建模型调节收益等方式,给投资者营造稳健假象;整改后,理财产品须实现"穿透 式"管理,投资者将直面净值涨跌。业内人士建议,银行理财公司可通过提高资产组合效率、动态调整 配置等多种方式,积极面对净值波动,为投资者增厚收益。 (上证报) ...
净值脱虚向实 积极面对波动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年中考”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张大伟 制图 ■ 整改完成后,银行理财产品估值将全面实施"穿透式"管理,债券市场波动、信用风险等因素直接作用 于净值,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情况将更为真实,投资者将直面真实的净值波动 ■ 银行理财公司适时降低业绩比较基准,也是在调整投资者的收益预期。近期,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 及城商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宣布调降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目前,已有超百款银行理财产品调整了业 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调降超150个基点 ◎记者 黄坤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年中考"进入倒计时。当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正稳步推进估值整改,切换估值方 法,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在2025年底前整改完毕。 在此次整改前,部分银行理财公司采取"以丰补歉"、自建模型调节收益等方式,给投资者营造稳健假 象;整改后,理财产品须实现"穿透式"管理,投资者将直面净值涨跌。业内人士建议,银行理财公司可 通过提高资产组合效率、动态调整配置等多种方式,积极面对净值波动,为投资者增厚收益。 整改冲刺"双过半"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透露,预计6月底前完成估值整改的半 年度计划,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整改的主要内容分为两类: ...
理财产品净值变化更加透明
金融时报· 2025-06-24 09:41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正在经历一场估值整改的"攻坚战"。 去年12月,金融管理部门针对理财估值规范下发通知文件,要求理财公司不得通过违规手段减少理财产 品净值的波动,资管计划应穿透管理,确保资管产品与公司对同类资产的估值原则、政策、技术、方法 一致。 文件出台半年以来,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响应监管要求,有序开展估值整改。《金融时报》记者从 多家理财公司了解到,目前,已有理财公司基本完成了估值整改工作,还有不少理财公司正在稳步推 进,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整改完成后,银行理财行业将不再使用以往平滑净值估值的方法,理财产品的净值 波动幅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大。同时,投资者也将直接面对产品底层资产价值波动带来的净值涨跌。 多家理财公司估值整改进度过半 "金融管理部门设置了整改时间线,要求理财公司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并每月反馈整改进度。"一 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的整改进度已过半,有望在年底前完成任 务。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在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即将迎来"年中考"之际,各家理财公司都在严格按照监 管要求稳步推进估值整改工作,但不同公司的整改进度并不一致,多数理财公 ...
【银行理财】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1 21:04
分析师:蔡梦苑 登记编号: S0890521120001 分析师:周佳卉 登记编号: S0890525040001 投资要点 行业动态: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目前行业整改进度呈现差异化特征,个别股份行理财 子在去年底已完成全面整改。随着新一轮降息潮的到来,大额存单的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 甚至多家银行下架了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反映了银行在净息差压力下对负债结构的主动优化。 同业创新动态: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引发银行理财市场深度变革,农银理财等理财公司纷纷以创 新策略抢占市场先机,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兴银理财为响应金融"五篇大文章",通 过联动兴业银行各地分行,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生物医药、国产超算、高端制造等多个 行业领域。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紧密跟踪上证绿色公司债指数 和上证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度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环保等主题,前瞻布局科技 创新、战略新兴产业等。 收益率表现: 上周(2025/6/2-2025/6/8,下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3%, 环比下行1BP;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4%,环比下行2BP。现 ...
6.11犀牛财经早报:多家车企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蜜雪冰城因含菌量超标被通报
犀牛财经· 2025-06-11 09:33
基金市场表现 - 截至6月9日超六成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已回升至4月7日回调前水平 其中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重仓创新药等板块的基金正向半年度冠军发起冲击 [1] - 6月初以算力为代表的AI产业链开始发力 多只重仓AI标的基金净值大涨 刚刚抹平过去两个月的回撤 [1] - 临近年中市场风格切换引发热议 创新药、新消费板块出现调整迹象 资金存量博弈下需关注短期调整 [1] 港股IPO市场 - 截至6月10日共计19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 近30家为已上市A股公司 包括东鹏饮料、三一重工、韦尔股份等 [2] - 石头科技、蓝色光标、亿纬锂能等多家A股公司公告筹划发行H股 港股IPO市场有望加速回暖 [2] - 今年以来已有9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其中5家为A股上市公司 港股正成为机器人产业聚集地 [2] 家电与汽车行业动态 - 美的集团在北美召回百万余台窗机空调 客诉率低于万分之一 召回原因为外部特殊环境导致的贯流风轮叶片发霉 [3] - 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车企集体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比亚迪和长安汽车随后跟进 [3] 科技与芯片行业 - 全球首个AI驱动的处理器芯片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发布 可实现从硬件到基础软件全流程自动化设计 关键指标达人类专家水平 [4] - 影石创新登陆A股引爆全景相机产业链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17年25.1亿元增至2027年78.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10% [4] 农业与科技服务 - 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过七成 已收2.6亿亩 湖北、四川、安徽、河南麦收结束 山东、河北、陕西等主产区进度加快 [5] - OpenAI正调查ChatGPT和Sora错误率升高问题 故障监测平台记录到超1000起服务中断报告 [5] 企业上市与处罚 - 海天味业拟在港发行2.63亿股H股 定价区间35-36.3港元/股 预计6月19日开始交易 [6] - 联环药业因垄断协议被罚没6103.82万元 占最近一年净利润72.53% 将减少2025年度净利润 [10] 金融与保险行业 - 金融监管总局对易安财险、华夏久盈资管38名责任人处罚 12人被禁业1-15年乃至终身 为近年最严厉个人处罚 [8] - 国投资本董事长段文务因工作调动离任 原定任期至2026年4月 [11] 并购与人事变动 -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后者承诺保持品牌、运营、团队和战略四不变 交易待监管部门批准 [9] - 洋河股份董事杨卫国因工作调动离任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9] 美股与大宗商品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涨0.63% 标普500涨0.55% 道指涨0.25% 特斯拉涨近6% 芯片指数涨超2% [12] - 英债收益率跳水超10个基点 原油盘中涨超1%后转跌 黄金白银期货均一度跌1% 白银跌落2012年来高位 [13]
理财产品估值整改年中大考将至 机构进展分化净值波动加剧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59
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估值整改的要求正在推动行业发生深刻变化。自去年12月相关规定下发以来,理财公司需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一半整改任务,年底前全 面完成。面对即将到来的年中考核节点,多家机构已基本达成阶段性目标,但整改进程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整改工作稳步推进但进展不一 各家理财公司在估值整改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和进度。部分华南地区的股份行理财公司早在去年底就已全面完成相关整改工作,当前业务运营几乎未受影 响。这些机构提前布局,避免了后续调整带来的压力。 华东地区的理财子公司则采取了更为审慎的策略。为应对监管要求的严格化,这些机构主动缩短债券投资久期,在信用债配置上表现得更加谨慎。华北地区 的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普遍认为按时完成整改任务难度不大,涉及的业务和产品数量相对有限。 净值波动加大促使策略调整 估值整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幅度。这种变化正在倒逼理财公司重新审视和调整资产配置策略。缩短债券久期成为多数机 构的共同选择,通过降低久期风险来控制产品净值的波动程度。 理财公司还通过审慎控制杠杆水平、精选投资标的等方式来减小净值波动。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因此迎来发展机遇期。债券资产收益率下行且 ...
估值整改年中考核在即:理财公司“缩久期”降波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04:51
估值整改进展 - 监管部门要求理财产品估值整改需在6月底前完成一半,年底前完成全部,多家机构表示已基本完成"整改一半"的目标 [1] - 整改主要集中于收盘价估值问题,理财公司需将产品产生的正偏离收益有序返还客户 [1] - 理财公司不得违规使用收盘价、平滑估值、自建估值模型等估值方法,应当采用中债、中证、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当日估值 [1][2] - 当前理财公司的实际整改工作主要针对收盘价估值,平滑机制此前已被纳入监管禁令范围,自建估值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 [2] 整改影响与应对 -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加大,理财公司正积极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例如通过缩短债券久期控制波动 [1][3] - 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期,例如含权理财产品通常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设定为5% [6] - 低波稳健理财产品数量可能减少,混合类理财产品占比可能上升,但短期内仍需提供低波稳健产品 [6] - 采用中债估值、中证估值后,底层资产价格会直接反映市场波动,短期型理财产品受影响较大 [4] 行业竞争格局 - 提升投研能力已成为理财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未来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1] - 头部理财机构在技术、客户、专业人才层面更具优势,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提高 [6] - 理财产品在可投资产类别上具有多元化优势,可以配置存款、基金、权益等资产,甚至包括REITs等另类资产 [6] - 理财公司依托母行资源,对发债主体或上市公司有不同角度的理解,这种联动优势是公募基金难以企及的 [6] 长期发展趋势 - 理财产品估值整改能够强化市场公平竞争氛围,打破投资者刚性兑付预期,促进市场定价更趋合理 [3] - 理财行业需要向标准化、净值化、长期化方向迈进,培育真正的资管能力 [7] - 机构需要确立差异化发展的市场定位,不能一味迎合投资者偏好,应立足于长期、合理的财务目标 [7] - 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富管理业务的支撑,要求机构真正以客户为中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