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纠偏
icon
搜索文档
“逃离美元”的资本,A股该怎么接?
和讯网· 2025-05-30 18:33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优势 - 当前A股与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12.6倍,不足标普500指数的一半,显著低于日经225指数、德国DAX指数等国际主要股指 [2] - A股市场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优质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 [2] 外资持有A股现状 - 近三年外资持有A股数量呈增长趋势,但持股市值占比持续下降,截至5月26日外资持股市值2.33万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2.95%,占总股本市值2.33% [3] - 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与中国经济规模形成巨大错位,与A股估值洼地优势形成鲜明反差 [3] - 2022年末至2025年5月26日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从3.62%降至2.95%,占总股本市值从2.74%降至2.33% [4] 资本市场开放与外资流动 - 沪港通、深港通已取消总额度限制,QFII同样取消额度限制,但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外资流进流出在换汇环节仍存在障碍 [5][12] - 近期美元资产出现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寻找机会,呈现"东升西落"特征 [7]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东盟、中东地区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结算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14] 中美关税战影响 - 中美达成阶段性关税共识,未来贸易完全脱钩可能性不大,双方贸易具有互补性 [6] - 关税战促使部分低端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印度等地,但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产业链,出口贸易正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7] A股市场改革与外资吸引力 - A股在上市、退市、信息披露等方面与国际成熟市场存在差距,需完善制度、打击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行为 [13][16] - 外资流入有限的核心症结在于中国经济回升趋势尚未完全确定,需政策继续发力带动市场信心 [10][11] - 当前是国际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较好时点,A股和港股估值仅相当于美股三分之一 [17] 中国资产估值纠偏 - A股和港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正从严重低估向合理估值回归,错误定价现象将逐步修正 [8][9] -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打破外资对中国科技落后的担忧,资本从美国流出流入A股和港股成为趋势方向 [5][8]
“逃离美元”的资本,A股该怎么接?
和讯· 2025-05-30 18:24
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国资本市场 - 当前A股与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12.6倍,不足标普500指数的一半,显著低于日经225指数和德国DAX指数 [1] -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洼地优势明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优质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 [1] - 外资持有A股数量虽增长,但持股市值占比下降,截至5月26日外资持股市值2.33万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2.95%,与第二大经济体体量形成错位 [2] 外资流动与市场吸引力 - 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趋势增强,呈现"东升西落"特征,资本从美国流出并流入中国资产 [8][9] - 外资流入有限的核心症结包括经济增速波动、楼市表现疲软以及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11] - 资本市场开放举措包括取消沪港通、深港通总额度限制和QFII额度限制,但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换汇环节存在障碍 [12] 中美贸易与产业链重构 - 中美贸易具有互补性,完全脱钩可能性不大,关税战缓和可能性较大,未来贸易将继续 [7] - 全球产业链重构导致部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和印度,但中国拥有最完备产业链,出口贸易正向高端制造业升级 [8] - 关税战促使资本重新配置,部分产业转移属于国际产业链正常转移,不会引发大规模资本撤离 [8] 中国资产估值与投资机会 - A股和港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恒生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估值显著低于欧美市场,存在"错误定价"现象 [9] - 中国资产正处于估值纠偏过程中,从严重低估向合理估值回归,估值有望回升 [5][9] - 当前A股和港股估值仅相当于美股三分之一,投资机会较多,是国际投资者加仓的时机 [18] 资本市场改革与国际化 - A股在上市、退市和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成熟市场存在差距,需完善制度并打击财务造假等行为 [13][17]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东盟和中东地区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结算体系,与资本市场开放形成协同效应 [14] - 吸引国际资本流入需完善制度建设,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资本获得良好投资回报 [17] 增量资金与投资方向 - 从欧美市场流出的资金可能成为A股和港股增量来源,中国资产是全球主要估值洼地 [15] - 短期需稳定外资持仓,长期需在制度建设、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方面实现突破 [17] - 国际投资者可关注A股和港股当前低估值的投资机会,把握估值纠偏带来的收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