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

搜索文档
证监会: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财联社· 2025-07-25 17:04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 证监会系统未来工作将聚焦市场稳定、监管严格、功能强化和队伍过硬四个着力点,集聚稳的力量和进的动能,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1] - 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预期和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确定性为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1] 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 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1]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1] - 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1] 资产端和资金端固本培元 -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防利益输送和财务造假 [2] - 培育壮大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2]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 突出打击重大、恶劣和重点违法行为,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提升执法质效 [2] - 坚持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和简单化,确保监管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2] 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 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2]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和实施路径,稳妥落实自主开放重点举措 [2] -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拓展资本市场跨境合作新空间 [2] 增强重大问题研究 - 加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3]
刚刚,证监会重要会议来了!吴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6:45
资本市场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部署下一阶段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2] - 今年以来证监会系统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 [3]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3] 监管与执法 - 强化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3] - 严控增量、妥处存量,稳步推进债券违约、私募基金、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和持续收敛 [3] - 未来将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 [4] 市场稳定与发展 - 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3] - 未来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 [4] -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4] 上市公司与资金端 -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严防利益输送和"浑水摸鱼" [4] - 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4] - 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4] 风险防控与开放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5] - 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5]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 [5] 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 -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真正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个大转变 [6] -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深化重点问题整治,完善"过紧日子"相关制度,持续改进监管服务 [6] - 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 [6]
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商务部继续做强国内大循环|“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7-19 21:32
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商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2] - "十四五"和"十五五"接续时点需把握扩大开放时间窗口,推进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开放 [3] - 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消费拉动2.7个百分点 [4] - "十四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60%,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2024年达48.3万亿元 [5]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 [5]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6]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8] - 商务部将推进"十五五"商务高质量发展,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扩大内需 [9][10] 消费领域 - 消费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十四五"期间年均贡献率达60% [5] - 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5]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 [5]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洗衣机等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5] 对外贸易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 [5]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6]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56%提升至2024年64.8% [6]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6] -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6] - 202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13.3% [7] 外资与对外投资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8] - "十四五"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较"十三五"增加2.5万家 [8]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超3000万个就业岗位 [8]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稳居世界前三 [2] "十五五"展望 - 需把握扩大开放时间窗口,推进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开放 [3] - 美元走弱、人民币偏强背景下,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是重要考量 [10] - 商务部将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扩大进口,加强国际合作 [10] - 将出台针对性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10]
中国资本市场稳步开放 外商独资公募机构频频推出各类基金产品
快讯· 2025-07-12 08:01
外商独资公募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 中国资本市场稳步开放背景下 外商独资公募机构加快产品落地步伐 [1] - 路博迈基金 富达基金 摩根资产管理等9家公募管理人上半年新发产品31只 [1] - 新发产品规模达358 80亿 同比数量增长138% 规模增长43% [1] 行业动态与数据 - 外商独资公募机构加速推出各类基金产品 布局中国市场 [1] - 新发产品数量与规模同比显著增长 反映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1]
沪指站上3400点,股市风向标——证券ETF(512880)涨超2.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3:57
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400点 证券ETF(512880)涨超2.3% 成交额近20亿元 近10日净流入额超6.5亿元 [1] - 证券公司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选取涉及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自营交易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全面反映证券行业整体表现 [2] 行业估值与业务改善 - 非银金融行业平均估值较低 具有安全边际 攻守兼备 [1] - 证券行业受益于市场回暖和政策环境友好 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均有望改善 [1] - 6月交易量同比大幅提升 日均股基交易额同比增长76.10% 两融余额同比提升20.70% [1] 政策动态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深改政策措施 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推出6项改革举措 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 [1] - 券商分类评级制度迎来修订 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的导向 引导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 [1] - 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1] 保险行业展望 - 保险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和利率上行 负债端预计持续改善 长期看好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 [1]
6月20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1:44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修订 - 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优化分类评价制度 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导向 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经营 [2]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初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前5个月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3]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 下降0.3% 降幅比1—4月收窄0.1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79156亿元 下降1.6% 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 [6] - 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 同比增长10.4%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8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3.2% [7] 跨境支付通启动 -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启动"跨境支付通" 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运行 支持两地居民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4] 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品种扩容 - 10月9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境内期货期权品种增至100个 包括9个ETF期权 84个商品期货期权和7个股指期货期权 [5] AI技术滥用整治 - 中央网信办"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处置违规AI产品3500余款 清理违法违规信息96万余条 处置账号3700余个 [8]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 要求商业银行制定与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9]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 包括优化审批程序 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措施 [10] 公司动态 - 任子行股票自6月2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2] - 杰美特拟收购思腾合力控制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2] - 吉电股份拟49.2亿元投建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 [12] - 奥普光电参股公司长光辰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 - 南威软件实控人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12] - 智飞生物子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临床试验获批 [12] - 应流股份拟4.84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应流航空28.46%股权 [12] - 天岳先进H股上市申请已获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审阅 [13] - 浙江交科下属公司联合预中标18.97亿元国道改建工程 [13] - 国晟科技二级控股子公司签订约10.43亿元日常经营重大合同 [13] - 中国建筑前五月新签合同总额18412亿元 同比增长1.7% [13] - 康希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药品注册证书 [13]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用于减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13]
武汉13家企业拟境外上市,三年内培育500家上市后备企业
长江日报· 2025-06-20 10:16
武汉市资本市场发展目标 - 力争三年内诞生1家市值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培育500家以上的"金种子""银种子"企业 [1] - 当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2家,去年新增8家,涵盖国产数据库、智能汽车AI芯片、电竞游戏、交互式AI等新兴产业 [1] - 2023年宏海科技在北交所上市,元光科技成为港交所智能时序数据服务"第一股",大众口腔拟赴港交所上市 [1] 企业上市支持措施 - 抢抓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机遇,推动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如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交易所审核 [1] - 培育1家在证监局辅导企业和6家金种子后备企业上市 [1] - 支持13家拟境外上市企业(包括大众口腔、沃德通、翰思艾泰芯擎科技等)利用"科企专线"加快赴港上市步伐 [1] 后备企业培育体系 - 构建500家企业组成的金银种子后备库和35家企业组成的在辅在审库 [2] - 提供上市辅导、并购重组、产业链助手等服务,开展项目路演、政策宣介等活动 [2] - 通过线上线下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合作提升募资培育水平 [2]
油气类ETF领涨;合格境外投资者将可参与ETF期权交易丨ETF晚报
搜狐财经· 2025-06-19 17:44
指数与板块表现 - 三大指数震荡下挫,上证综指下跌0.79%,深证成指下跌1.21%,创业板指下跌1.36% [1][4] - 石油石化板块ETF上涨,油气资源ETF(563150.SH)上涨1.24%,油气资源ETF(159309.SZ)上涨0.99%,石油天然气ETF(159588.SZ)上涨0.93% [1] - 有色金属板块ETF下跌,黄金股ETF(517520.SH)下跌2.35%,黄金股ETF(159562.SZ)下跌2.27%,黄金股票ETF(159321.SZ)下跌2.25%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石油石化、银行与传媒涨幅居前,日涨跌幅分别为0.86%、-0.15%与-0.48%,纺织服饰、美容护理与轻工制造跌幅居后 [7] 油气行业动态 - 光大证券指出油价有望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下震荡上行,"三桶油"2025年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1.6%、1.3%、5.9% [1] - 高额资本开支投入将保障上游产储量增长,"三桶油"下属油服企业有望受益 [1] ETF市场表现 - 债券型ETF表现最优,平均涨跌幅0.02%,跨境型ETF表现最差,平均涨跌幅-1.80% [10] - 股票型ETF涨幅前三为油气资源ETF(563150.SH)1.24%、油气资源ETF(159309.SZ)0.99%、科创半导体ETF(588170.SH)0.93% [13][14] - 股票型ETF成交额前三为A500ETF嘉实(159351.SZ)29.64亿元、A500ETF基金(512050.SH)27.34亿元、沪深300ETF(510300.SH)23.31亿元 [17][18] 政策与市场发展 - 深交所召开债券ETF高质量发展会议,拟研究降低基准做市信用债规模门槛等支持措施 [2] - 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自2025年10月9日起参与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3] - 证监会将持续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3]
陆家嘴论坛热议金融国际化,上交所、港交所透露未来计划
第一财经· 2025-06-19 16:59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韧性 - 金融行业具有开放基因,金融活动无法封闭操作,应拥抱开放[1]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未变,资本市场展现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1] - 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占全市场七成、八成[5]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长期资金A股持仓金额增加33%[5] 上交所未来工作重点 - 构建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强化监测、风险预判及预期管理[6] - 深化科创板改革,研发投入复合增速10.7%,研发强度中位数12.6%[5][6]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技术集聚[6] - 落实并购六条,沪市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增长206%[5][6] - 引入长期资金,丰富ETF产品布局,推动科创债券、绿色债券市场建设[6] 港交所发展策略 - 服务企业与投资者,推动A+H股票两地交易联动,吸引外资参与中国资产[7] - 丰富金融产品线,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7] - 推进互联互通机制,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便利内地投资者[7] 金融市场国际化建议 - 开放更多资产品类及业务领域,实现境内外资产业务联动[8] - 优化外资产品准入机制,吸引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9] - 提升政策一致性与可预测性,减少市场摩擦[9] - 协调本地需求与全球标准,完善耐心资本进入机制[9] 监管与创新平衡 - 监管应与市场主体同步,且略滞后于创新以观察共性因素[10] - 增强监管可预测性,包括汇率、财政等方面,吸引更多投资[10]
科创板改革升级:设置科创成长层,力挺未盈利企业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2:28
科创板"1+6"政策组合拳 - 核心政策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未盈利企业将统一添加"U"标识 [1][5] - 科创成长层企业需满足更严格信披要求 包括定期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 持续督导机构责任更大 [6] - 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才能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 已上市未盈利企业投资不受影响 [6] 六项具体措施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鼓励企业自主认定专业投资者入股 作为审核参考因素但不强制 [2][8]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允许优质科技企业预先审阅申报文件 加快审核流程但不降低标准 [3][9]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从生物医药扩展到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3][9] - 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资金专用于研发 [3] - 健全上市公司发展机制 鼓励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公司 [5][10] - 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 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促进中长期资金集聚 [4][13] 配套资本市场改革 - 将推出科创债ETF 发展可交换债 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支持科技企业资产证券化 [14] - 培育耐心资本措施包括设立专门科技公司 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14] - 加快落实QFII制度优化方案 拓展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15] -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支持科技型公司做优做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