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浙A一哥”揭幕战打响 钱塘“江鳗”快一拍,临平“羊肉”后劲足
每日商报· 2025-07-12 06:22
赛事概况 - 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杭州赛区揭幕战由临平区对战钱塘区 两队通过公开招募组建了由消防员、创业者等"民间高手"组成的非职业球队 [3][5] - 临平队由CBA冠军队青训教练忽必烈执教 并借助浙江广厦男篮在临平的训练基地资源 [6] - 钱塘队主教练郭美来自中国计量大学 同时担任区级文化特派员 其团队年龄跨度从20岁大学生到44岁社会人士 [7] 比赛过程 - 揭幕战最终比分76:84 钱塘队获胜 其17号球员王键获MVP 临平队虽败但展现出顽强拼搏精神 [7][8] - 比赛四节详细比分:第一节20:27 第二节40:41 第三节59:65 末节钱塘队通过罚球扩大优势 [7][8] - 现场观众座无虚席 门票在大麦网迅速售罄 单票最高仅28元 吸引大量非专业球迷参与 [14] 文旅融合 - 赛事配套举办"浙BA夏日晚风集市" 设置近百个摊位展示两地特色农产品如乔司西瓜和花青素玉米 后者两小时销售额达数百元 [9][10] - 临平区发放100万电子消费券 联动近百家文旅商家提供优惠 凭门票可参与抽奖及免费体验活动 [11][16] - 赛事通过"文艺赋美"舞台将静态文化转化为动态体验 实现体育流量向文旅消费的有效转化 [10][12] 社会效益 - 赛事组织借鉴杭州亚运会经验 在安保、后勤等方面展现专业能力 获得市民高度认可 [15] - 通过低票价策略降低观赛门槛 形成全民参与氛围 创造陌生人集体狂欢场景 [14][16] - 活动带动夜间经济 延长消费链条 产生超出赛事本身的经济社会效益 [16][17]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决赛多设晚间和周末 开幕式前决出57金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9 09:50
赛事规模与创新 - 本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开创全新举办模式,建立常态化协调沟通机制 [2] - 开闭幕式分别在广州和深圳举行,为全运会历史首次 [2] - 预计参赛运动员3.6万名,超过2024年巴黎奥运会规模,设比赛项目十五运会57大项、残特奥会46大项 [2] - 赛事分布在19个城市承办,为历届最多,不设集中全运村 [2] 场馆与赛事安排 - 粤港澳三地共105个场馆,广东赛区89个(含6个临时场馆),香港9个,澳门7个,已全面完工 [3] - 竞赛日程显示开幕式前决出57枚金牌(占13.6%),开幕式至闭幕式期间产生362枚金牌(占86.4%) [3] - 决赛和重要比赛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及周末,方便观众观赛 [4] 测试赛与跨境协作 - 计划举办68项测试赛,已完成超三分之一,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无感通关"模式 [3] - 粤港澳跨境公路自行车赛和深港马拉松测试赛验证了跨境赛事协作机制 [3] 群众赛事与文旅融合 - 群众赛事活动首赛定向项目在茂名举办,结合荔枝节产生6枚金牌 [5] - 后续将举办22个大项153个小项群众赛事,广东赛区占20大项139小项 [5][6] - 赛事布局结合城市特色:茂名定向赛联动荔枝节、深圳模型赛突出科技、佛山主打龙舟舞狮、梅州承办五人制足球 [6]
十三城搅动绿茵场,跟着“苏超”学什么?
环球时报· 2025-06-14 13:03
赛事概况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于今年5月-11月举办,13个地级市组建516名球员参赛,三轮比赛后因激烈对抗、地域热梗及经济联动效应持续火爆[14] - 南通队以3场全胜积9分暂列榜首,球队由中乙俱乐部青训球员及退役老将组成,比赛激烈程度媲美职业赛事[15] - 三轮比赛累计吸引超18万现场观众,带动体育、文旅、餐饮等领域消费,形成"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消费场景"[20] 经济联动效应 - 球迷跨城观赛拉动文旅消费,如泰州客场球迷体验早茶文化,人均花费200-300元,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16][22] - 本土企业如江苏银行、江苏爱索新材料等赞助赛事,企业通过品牌曝光重建客户联系,珂缔缘直播间日均销量超1000单[17][19] - 常州恐龙园推出"恐龙妹妹"玩偶预售三天破万,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超2万单,综合经济效益预计超3亿元[24][22] 文化传播与营销 - "散装江苏"热梗如"盐水鸭VS水蜜桃""楚汉之争"引发全网二次创作,泰州文旅发布10条短视频浏览量超500万[21] - 苏州邀请贝克汉姆为足球嘉年华宣传,南京推出凭票根享"1+3"消费优惠,镇江夜游人数增长3倍[21][23] - 赛事结合地域文化打造城市IP,如南通通江达海文化、常州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24][26] 行业模式与借鉴 - "苏超"模式为"民间赛事引流+特色文化破圈+旅游消费转化",其他省份如广东、山东酝酿类似联赛[26][28] - 河北石家庄"庄篮"篮球赛通过"体育+文旅+商贸"融合带动消费,验证基层赛事的经济纽带作用[30] - 专家建议各地需立足本土文化(如龙舟、英歌舞)创新IP,避免同质化模仿[29] 商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 赛事商业化程度高,依托江苏经济基础联动制造业、农产品等多领域曝光,需警惕蹭流量行为[34][33] - 建议借鉴西班牙"国王杯"模式,邀请知名球员维持热度,或围绕场馆打造新商圈[34] - 持续创新是关键,如把握社会舆论脉搏,结合地方文化优势深化文旅融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