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恐慌
搜索文档
美扩列中企制裁清单,芯片断供再升级,全球供应链为何陷入恐慌?
搜狐财经· 2025-10-07 11:26
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措施 - 美国年初限制AI芯片出口,并于九月将芯片设计、制造及材料环节纳入调查范围[2] - 限制措施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混乱,供应商因政策原因暂停接单[2] - 美国意图通过关税和禁令将芯片产业链转移至本土,但芯片制造环节复杂,涉及海外封装可能导致重复征税[2] - 美国每年需进口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部分为其本土企业海外工厂所生产[2] 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 美国限制措施产生广泛外溢效应,波及韩国、日本等非目标国家的厂商[2] - 关键材料PSPI(用于7纳米以下芯片的先进封装)供应紧张,主要供应商日本旭化成已向客户发出供应中断警告[2] - 关键材料短缺可能影响台积电等主要代工厂的生产,进而导致英伟达AI芯片断供,影响全球互联网公司的算力升级[2] - 供应商优先保障大客户供应,中小型厂商面临供应困境,行业差距可能扩大[2] 中国产业的应对与进展 - 中国芯片进口量下降,但设备采购支出增加,表明正加大自主研发投入[2] - 本土企业取得技术突破,如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实现14纳米工艺突破,寒武纪的算力芯片具备竞争力[2] - 商务部发起反歧视调查被视为主动反击,旨在夺回产业主动权[2]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 EUV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技术门槛高,短期内难以突破[3] - 全球对AI芯片需求激增,叠加制裁影响,先进封装产能持续紧张[3][4] - 供应链紧张局面预计将导致明年电子产品价格上涨[3] - 下游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采取谨慎的库存管理策略[4] - 中美技术博弈背景下,全球供应链持续承压,难有绝对赢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