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碳酸锂期货日报-20250801
建信期货· 2025-08-01 10: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碳酸锂期货继续下探,主力最低跌至66720,现货相对抗跌,下游采购多为刚性需求,矿价跟跌,预计短期供应维持高位,基本面难助力价格,期货走势跟随反内卷逻辑交易,现货高于盘面时预计盘面下跌空间有限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碳酸锂期货下探收较长下引线十字星,主力最低至66720,电碳跌950至72000,现货对盘面升水 [11] - 下游询价活跃度提升但成交未同步放量,采购多为刚性需求 [11] - 矿价跟跌,澳矿跌17.5至762.5美元/吨,云母跌25至1750元/吨 [11] - 外购辉石盐厂生产利润跌至2075,外购云母生产亏损扩大至7136 [11] - 锂辉石产碳酸锂量有上涨空间,锂云母产碳酸锂量需关注江西矿山减停产情况,预计短期供应维持高位 [11] 行业要闻 - 7月31日宁德时代称2025年二季度动力、储能合计销量近150GWh,同比增超30%,储能占比约20%,重视固态电池研发 [14] - 韩国电子公司与特斯拉达成43亿美元供货协议,2027年起供应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合约期三年可延至七年 [13][15]
30多家半导体大厂Q2财报:有复苏信号!
芯世相· 2025-07-31 15:05
行业整体表现 - 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温和复苏 2025Q1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1677.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8% 环比下降2.8% 连续6个季度同比回升 [65]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90亿美元 同比增长19.8% 环比增长3.5% [65]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AI带动的高端计算与存储需求持续扩大 传统市场中工业应用率先反弹 车用市场整体需求仍具韧性 消费电子维持相对稳定 [65] 芯片设计(IDM)厂商表现 - TI第二财季营收44.5亿美元 环比增长9% 同比增长16% 高于预期的43.6亿美元 工业市场持续广泛复苏 [6] - 意法半导体第二季营收同比下滑14.4%至27.6亿美元 营业亏损1.33亿美元 为2013年以来首度出现季度亏损 [7] - 恩智浦第二季度收入29.3亿美元 同比下降6% 环比增长3% 所有重点终端市场的表现均高于预期 [9] - 高通第三季营收年增10%至103.65亿美元 车用芯片营收年增21%至9.84亿美元 物联网芯片营收年增24%至16.81亿美元 [11] - 联发科第二季合并营收1503.69亿元新台币 季衰退1.9% 边缘AI SoC及更高速连网通讯产品需求增加 [13] 存储芯片厂商表现 - 三星第二季营业利润4.7兆韩元 相比2024年同期骤减55.2% 创近六季以来新低 设备解决方案部门营业利润暴减93.8% [14] - SK海力士第二季度营业利润9.2129万亿韩元 创季度业绩历史新高 DRAM和NAND闪存出货量均超出预期 [17] - 美光科技第三季度收入93.0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环比增长16% 创历史新高 DRAM收入创历史新高 [19] 晶圆代工表现 - 台积电第二季度净利润3982.7亿新台币 同比大涨60.7% 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占晶圆总营收74% [43] - 力积电第二季归属母净利润为亏损新台币33.34亿元 较前一季净损失增加22.4亿元 产能利用率微幅上升至75% [46] - 联电第二季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6% 晶圆出货量较上季成长6.2% 22/28纳米产品营收占比达40% [47] 封测厂商表现 - Amkor第二季度净销售额15.1亿美元 环比增长14% 所有终端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52] - 日月光第二季营收达1,507.5亿元新台币 季增1.8% 年增7.5% AI应用持续带动需求 [53] 设备厂商表现 - ASML第二季度净销售额77亿欧元 毛利率53.7% 净利润23亿欧元 DRAM领域光刻机投资强劲 [55] - 泛林集团第四季度收入51.7亿美元 环比增长9.6% 净利润17.2亿美元 来自中国的收入将更强劲 [57] 国内半导体公司表现 - 已披露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的35家企业中 29家实现盈利 合计净利润达62.1亿元 澜起科技以12亿元净利润领跑 [35] - 澜起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6.33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8.17% 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12.00亿元 同比增长85.50%-102.36% [37] - 闻泰科技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亿元-5.85亿元 同比增长178%-317% [40] - 瑞芯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0.45亿元 同比增长约64% 实现净利润5.2亿元~5.4亿元 同比增长185%~195% [42]
韩国芯片初创公司FuriosaAI获1.25亿美元融资 用以加快AI芯片量产
智通财经· 2025-07-31 14:09
融资情况 - 韩国芯片初创公司FuriosaAI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1.25亿美元 超过原定8000万美元目标 [1] - 本轮融资吸引韩国开发银行(KDB)、韩国产业银行(IBK)、Keistone Partners和Kakao Investment等投资者 [1] - 公司最新估值达7.35亿美元 [1] 资金用途 - 新资金将用于AI推理芯片RNGD的量产 预计2024年底前在台积电工厂投产 [1] - 公司计划启动下一代AI芯片的开发工作 [1] 公司背景 - FuriosaAI成立于2017年 由June Paik与两位合伙人共同创办 [1] - June Paik曾在三星电子和AMD工作 [1] - 公司已有八年历史 近期与LG集团签署重大合同 [1] - 公司曾拒绝Meta提出的8亿美元收购报价 选择独立发展 [1] 技术定位 - 公司使命是让AI计算变得更便宜、更节能、更易获取 [2] - 公司CEO指出OpenAI因高昂基础设施成本难以盈利 [2] - 公司虽规模远小于英伟达(市值4.2万亿美元) 但CEO有信心凭借更先进高效技术实现竞争优势 [2]
云天励飞-U股价上涨2.47% 公司宣布全面聚焦AI芯片战略
金融界· 2025-07-30 17:37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股君 截至2025年7月30日15时,云天励飞-U股价报56.3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47%。公司近期宣布将全面 聚焦AI芯片领域,重点布局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及具身智能三大方向,并计划通过港股二次上 市拓展融资渠道。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民生研究:2025年8月金股推荐
民生证券· 2025-07-30 14:13
报告核心观点 按照自上而下的逻辑,梳理出 10 只个股与 3 只 ETF 作为 2025 年 8 月金股推荐 [1] 个股推荐 能源开采-潞安环能 - 现货煤比例高,业绩弹性大 [1][8] - 煤价反弹启动,需求有望超预期 [1][8] - PB 估值较低 [1][8] 有色金属-华友钴业 - 一体化布局优势显著,湿法镍产能增长贡献稳定增量盈利 [1][8] - 政策托底镍钴价格中枢抬升,6 月钴进口环比显著下降进入去库节奏指引钴涨价机遇,印尼镍钴产能布局规模领先显著受益 [1][8] - 绑定优质海外头部客户,积极布局海外前驱体正极材料产能 [1][8] - 大股东增持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1][8] 汽车-吉利汽车 - 极氪计划私有化,将成为吉利全资子公司并退市,利于整合资源、消除决策障碍,增强与吉利品牌协同,落实《台州宣言》,助力降本增效与竞争力提升 [2][8] - 银河品牌有望受益竞争缓解,A7 已预售、8 月上市,M9 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推出 [2][8] - 集团将年销量目标从 271 万辆上调 11%至 300 万辆,技术降本与规模化有望推动主品牌盈利 [2][8] - 极氪发布浩瀚 - S 架构,高端 SUV9X 两小时盲订 1 万台,8 月底预售,光辉版车型超百万元,有望加速争夺高端市场份额 [2][8] 计算机-寒武纪 - 国产算力景气度持续提升,国内智算中心加速建设,互联网大厂对 AI 芯片的采购需求持续释放 [2][8]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重点布局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建设,有望从技术底座与生态协同维度,为公司长期发展全面赋能 [2][8] - 政策端持续加码支持国产算力发展,公司作为国产算力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红利释放 [2][8] 电子-中芯国际 - 国产算力基石,先进制程持续推进,N + 2 良率稳步提升 [2][8] - 成熟制程受益半导体周期上行,后续环比改善 [2][8] 国防军工-北方导航 - 公司是远火产业链龙头,隶属于兵器工业集团,是国内“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核心供应商 [3][8] - 制导装备技术先进,是精确打击和非对称作战核心装备,同时耗材属性强,今年以来需求快速恢复,增速在军工中十分稀缺。作为低成本制导装备的代表产品,公司远火充分受益于需求恢复,弹性大 [3][8]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是集团改革先行者。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自动化生产能力,利润率呈稳步提升态势 [3][8] 化工-圣泉集团 - 公司是高速高频树脂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其 PPO、OPE、ODV 等树脂产品应用于 AI 服务器的 PCB 领域,受益于下游 PCB 行业需求带动,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3][8] 非银金融-中信证券 - 全球股市共振回温,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市场交投持续活跃 [3][8] - 公司自营、经纪与资管等业务龙头地位稳固,IPO 储备项目充足,2025 年下半年业绩或持续增长,国际业务也有望取得亮眼表现 [3][8] 交通运输-嘉友国际 - 公司是跨境矿产物流头部运输企业,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业务布局,未来业务方向重点发展非洲,保障非洲跨境矿产运输安全自主可控高效 [3][8] 房地产-中国金茂 - 减值计提充分,千亿销售额目标完成过半,销售拿地力度加大 [3][8] 个股重点财务数据 | 证券简称 | 行业 | 2024A EPS(元) | 2025E EPS(元) | 2026E EPS(元) | 2027E EPS(元) | 2024A PE(倍) | 2025E PE(倍) | 2026E PE(倍) | 2027E PE(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潞安环能 | 能源开采 | 0.82 | 0.65 | 0.75 | 0.83 | 18 | 23 | 20 | 18 | | 华友钴业 | 有色金属 | 2.5 | 3.11 | 3.61 | 3.71 | 19 | 15 | 13 | 13 | | 吉利汽车 | 汽车 | 1.65 | 1.61 | 2.19 | 2.58 | 11 | 11 | 8 | 7 | | 寒武纪 | 计算机 | -1.08 | 3.04 | 5.43 | 7.66 | / | 234 | 131 | 93 | | 中芯国际 | 电子 | 0.46 | 0.64 | 0.83 | 0.94 | 200 | 144 | 111 | 98 | | 北方导航 | 国防军工 | 0.04 | 0.17 | 0.25 | 0.33 | 441 | 104 | 71 | 53 | | 圣泉集团 | 化工 | 1.03 | 1.53 | 2.13 | 2.93 | 31 | 21 | 15 | 11 | | 中信证券 | 非银金融 | 1.46 | 1.56 | 1.69 | 1.83 | 21 | 19 | 18 | 16 | | 嘉友国际 | 交通运输 | 1.31 | 1.49 | 1.72 | 1.98 | 9 | 8 | 7 | 6 | | 中国金茂 | 房地产 | 0.08 | 0.12 | 0.16 | 0.22 | 17 | 11 | 8 | 6 | [9] ETF 推荐 | ETF 代码 | ETF 名称 | 2025/7/29 份额 (亿份) | 2025/7/29 单位净值 (元) | 2025/7/29 总净值 (亿元) | 7 月复权净值增长率(%) | 2025 年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 | | --- | --- | --- | --- | --- | --- | --- | | 159870.OF | 化工 ETF | 54.16 | 0.62 | 33.81 | 9.22 | 8.22 | | 159909.OF | TMT50 ETF | 6.59 | 0.76 | 5.02 | 10.67 | 12.27 | | 512660.OF | 军工 ETF | 143.95 | 1.19 | 171.45 | 4.07 | 14.33 | [10]
曝AI芯片独角兽融资43亿,估值超430亿
36氪· 2025-07-30 12:13
芯东西7月30日消息,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国AI芯片独角兽Groq即将获得6亿美元(约合人民 币43亿元)新融资,使其估值达到约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1亿元)。 Groq由前谷歌TPU创始成员创立于2016年,以快速高效的AI推理芯片闻名,去年8月在贝莱德基金、思 科、三星参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估值达到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05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轮新融资规模超过了Groq最初的计划,使这家AI芯片创企的总现金流超过20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估值翻番。 新一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Disruptive领投,该公司已为该交易投入超过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 元)。融资仍在敲定中,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另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说,沙特阿拉伯AI公司Humain正在考虑参与此轮融资。Groq从 沙特阿拉伯获得的部分承诺将来自Groq和Humain之间的收入分成协议,Humain将帮助Groq在沙特阿拉 伯销售其服务。 02.去年收入9000万美元,明年预计收入增至12亿美元 Groq已从贝莱德和老虎全球管理公司等投资者处 ...
全球500强“冰火局”:34家巨亏背后,中国民企靠这三招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7-30 04:45
英伟达的崛起与AI算力需求 - 英伟达以145%的利润增速跃居《财富》世界500强利润榜第六位,排名从222位升至66位,创美国公司升幅纪录 [1] - 英伟达以超过55%的净利润率高居利润率榜首,年收入从600亿美元突破1300亿美元,反映全球对AI算力的疯狂需求 [1]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AI淘金铲"理论正在现实财富地图上凿出深痕 [1] 全球科技巨头的利润格局 - 科技七巨头(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Meta、英伟达、特斯拉)去年合力创造4840亿美元利润,占500强总利润的六分之一 [4] - 高技术企业平均利润增速达24%,远超500强整体0.4%的增长率 [5] - 半导体企业在利润率前十名中占据三席,包括台积电(第三)、SK海力士(第八)和英伟达(第一) [5] 中国科技企业的逆袭 - 拼多多排名飙升176位至266名,成为榜单跃升幅度最大的中国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6% [5] - 华为营收接近1200亿美元,排名上升20位至83名,重返百强阵营,在5.5G、鸿蒙生态和智能汽车领域持续突破 [5] - 小米集团排名飙升100位至297名,智能汽车业务贡献321亿元收入 [7] 半导体行业的冰火两重天 - 三星电子拿下特斯拉价值23万亿韩元(约16亿美元)的AI芯片大单,为2纳米制程技术赢得关键背书 [7] - 英特尔因187亿美元巨亏位列亏损榜第二位,市值萎缩至英伟达的2% [7] - 台积电以尖端制程优势占据利润率榜单第三位 [5] 消费电子市场的变革 - 海尔智家排名提升17位至390名,在北美市场增速达行业三倍 [7] - 中国品牌海信与TCL在高端电视市场份额合计飙升至39%,而三星与LG份额首次跌破50% [7] - 中国品牌通过MiniLED技术以更高性价比和快速迭代抢占高端显示市场份额 [7] 全球化布局与增长引擎 - 拼多多海外业务Temu在北美与欧洲快速渗透,支撑其排名跃升 [8] - 海尔智家在全球构建35个工业园和163个制造中心,在北美实现80%产品本土制造 [8] - 中国企业依托本地化制造与运营,在北美和西欧市场实现超行业增长 [8] 技术协作与资源整合 - 华为在5G、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突破依托全球研发网络 [9] - 英伟达主导AI芯片市场得益于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支撑 [9] - 特斯拉将AI芯片订单分给三星与台积电以平衡风险,反映跨国技术协作的重要性 [9]
启明创投于WAIC 2025再发AI十大展望:围绕基础模型、AI应用、具身智能等
机器人圈· 2025-07-29 17:41
启明创投AI领域布局 - 启明创投是中国在AI领域最早投资且布局最丰富的投资机构 [1] - 连续三年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明创投·创业与投资论坛" [2] - 累计投资100余个AI项目,覆盖AI产业全链条 [2] - 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乃至亚洲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 [2] 2025启明创投AI十大展望 基础模型 - 未来12-24个月,2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将成为顶级AI模型的标配 [3] 多模态模型 - 通用视频模型有望在12-24个月内出现,可处理视频模态下的生成、推理与任务理解 [4] AI Agent - Agent形态将从"工具辅助"走向"任务承接",首批真正意义上的"AI员工"将进入企业 [5] - 多模态Agent将不断走向实用化,在医疗、金融、法律等行业率先实现突破 [5] AI基础设施 - AI芯片领域将有更多"国设"且"国造"的GPU开启批量交付 [6] - 未来12-24个月Token消耗量将提高1至2个数量级 [6] AI应用 - AI交互范式转移将在未来两年内加速到来,推动AI原生超级应用的诞生 [7] - 垂直场景中的AI应用潜力巨大,初创公司将采用"Go Narrow and Deep"策略 [7] - AI BPO模式将在未来12-24个月实现商业化突破 [7] 具身智能 -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率先在拣选、搬运、组装等场景实现规模化部署 [8]
伟仕佳杰(00856):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天风证券· 2025-07-29 14:3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伟仕佳杰"买入"评级,目标价11.52港元,对应2025年12倍PE [3] - 当前股价8.85港元,较目标价有30%上行空间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25%,EPS为0.96港元 [3] 公司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亚太ICT分销龙头,2024年营收811亿元(+20.6%),归母净利润9.58亿元(+14.1%)[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59亿元,同比大增185%,库存周转天数仅46天 [1] - 三大核心业务:企业系统(476.56亿元)、消费电子(298.78亿元)、云计算(35.82亿元)[24] - 东南亚业务收入占比34%,2024年增速达74%,净利润占比51% [2] 行业趋势与增长动力 - 全球ICT支出2024年5.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6.9万亿美元(CAGR 7%)[1] - 中国ICT市场规模2024年6,260亿美元,2028年预计7,517.6亿美元(CAGR 6.5%)[1] - 东南亚数据中心IT负载容量从2019年0.8GW增至2023年1.7GW,翻倍增长 [56] - 生成式AI驱动算力需求,中国AI支出2025年预计511.3亿美元(2025-2028年CAGR>25%)[66] 公司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东南亚布局覆盖9国,在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市场份额第一 [69] - 与英伟达、阿里云、华为云等300+科技巨头合作,阿里云业务2024年增长180% [88] - 自研RightCloud多云管理平台,服务全国30+智算中心 [95] - 拓展AI大模型服务(DeepSeek)和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50%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037/1296/1555亿元,增速28%/25%/20% [3] - 云计算与AI业务收入预计2027年达200亿元,占比提升至12.9% [109] - 东南亚收入预计2027年达848亿元(2025-2027年CAGR 33%),占比超50% [109] - 当前估值9.2倍2025年PE,低于全球可比公司平均17.3倍 [110]
天风证券首次覆盖伟仕佳杰(00856.HK):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格隆汇· 2025-07-29 14:23
公司概况 - 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专注于ICT行业解决方案,核心板块聚焦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领域 [2]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由637亿元升至81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0.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3年的8.3亿元增长至9.58亿元,同比增长14.09%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2024年大幅提升至16.59亿元,同比增长185%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ICT总支出规模约5.3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6.9万亿美元,五年CAGR达7% [3] - 中国ICT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约6,26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517.6亿美元,CAGR为6.5% [3] - 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2,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8年将接近4,150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底,亚洲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到22,780MW,占比44%,位居全球首位 [4] 公司业务亮点 - 东南亚业务已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九国形成GPU、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至74%,净利润占比约51% [5] - 云业务与阿里云、华为云、AWS、Microsoft Azure、VMware等顶尖厂商共建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国内约30座以上智算中心 [5] - AI业务依托南京、重庆两大研发中心及1,000+认证工程师,自研DeepSeek一体机与大模型服务,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加50% [5] -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与跨境支付场景落地,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37/1,296.26/1,555.51亿元,对应增速约为28%/25%/20%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15.32/18.83亿元,对应增速为30%/22.4%/22.9% [6] - 给予2025年PE为12x,对应EPS为0.96港元,目标价为11.52港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