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扩张

搜索文档
门店数量连续登顶,美宜佳影响力仍未“走出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6:01
门店数量与市场地位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位居中国便利店数量榜首,中石化易捷(28635家)和中石油昆仑好客(19700家)分列二三位,罗森以6652家排名第五[1][2] - 公司连续三年保持门店数量第一,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新增1716家店,月均开店约190家[3] - 尽管规模领先,美宜佳品牌认知度仍集中于广东,微信搜索热度均值显著低于罗森和7-11[3] 加盟模式与扩张策略 - 加盟总投入约30万-35万元(含1万加盟费+3万保证金+8万设备),月管理费1000元,毛利率25%-28%,理论回本周期19个月[5] - 加盟门槛显著低于国际品牌:7-11初期投入35万-60万元且需支付月营业额25%-35%抽成[6] - 特许加盟模式驱动快速扩张,从1000家到30000+家仅用15年,董事长明确"十万店、千亿营收"战略目标[6][10] 区域分布与门店结构 - 68.58%门店集中在广东,省份集中度远高于7-11(38.79%)和罗森(28.09%)[6] - 乡镇门店占比达31.66%,显著高于罗森(2.93%)和7-11(6.22%)[7] - 东莞便利店密度全国第一(2048人/店),形成"便利店之城"的产业基础[10]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采用集中采购+自建物流/冷链/食品加工厂模式,统一配送降低采购成本[11] - 对比零食很忙,终端零售价仍偏高:农夫山泉550ml售价2.5元(竞对1.2元),百事可乐900ml售价4.5元(竞对3.2元)[11] - 加盟商反馈实际毛利率约20%,回本周期延长至2.5年,且存在采购价高于外部10%-20%的问题[9] 行业竞争与发展趋势 - 东莞系便利店占据榜单前列(天福7521家、合家欢未列数据),反映区域产业集群效应[10] - 规模化扩张需转型制造型零售企业,参考蜜雪冰城60%物料自产的低成本模式[11] - 国际拓展面临品牌认知度不足与商业模式优化挑战[11][12]
便利店赛道杀出一匹黑马“左邻右舍”
新浪财经· 2025-05-08 08:07
行业格局 - 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显示头部品牌地位稳定,美宜佳以近4万家门店规模连续3年领先,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天福、罗森、芙蓉兴盛等前六名品牌排名基本不变 [1] - 前十名入围门槛提升,第十名红旗连锁门店数量3447家,较上年第十名易站2800家增长23%,但第100名门槛从165家降至129家,显示尾部品牌波动更大 [1] - 驰骋控股旗下"左邻右舍"与"生活驿站"首次以合计5310家门店进入前十名第七位,而前一年榜单未出现该品牌 [1][3] 公司扩张 - 左邻右舍母公司驰骋控股2022年新三板挂牌时披露两大品牌加盟店共3700家,最新数据显示4年内年均新增超400家,2024年末门店规模超5800家,一年新增1200家 [3] - 对比行业增速,2022-2023年罗森与美宜佳分别新增1175家和3840家,美宜佳近年保持年增3000-4000家,左邻右舍增速已跻身前列 [3] - 前十名品牌中7-Eleven年增733家,易捷仅增2家,昆仑好客与红旗连锁分别减少80家和192家,左邻右舍1200家增速显著领先 [4] 商业模式 -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集中在江浙沪及福建江西地区,类似蜜雪冰城,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供应链进货费用 [4] - 上海地区30-40平米门店投入成本约12-14万元,包含保证金、加盟费及首批货品,仅收取货品采购费用且禁止外部采购 [4] - 提供水电费代缴、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商品以烟酒、食品饮料、日用品为主,价格较日资品牌更亲民,定位"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农村店为基础" [5][6][8] 财务与竞争 - 2024年左邻右舍商品销售额超11亿,驰骋股份营收10.65亿元同比增15.39%,扣非净利润1877万元同比增181.18% [8] - 主要竞争对手芙蓉兴盛门店5838家,覆盖16省市80多地级市,两者规模接近可能引发正面竞争 [8] - 联华超市等商超正强化社区服务定位,左邻右舍通过上新瑞士卷(12.9元/8个)、榴莲千层(17.9元/盒)等爆款商品引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