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
搜索文档
段永平2025年初对话:回到事情的本源上,很多答案就清楚了
雪球· 2025-11-02 21:00
投资理念 - 投资决策应基于长期视角,关注5年、10年或20年后的影响 [7] - 投资需避免追求快速回报,重点在于规避风险而非捕捉所有机会 [10] - 成功投资者通常行动缓慢,注重理解生意模式而非短期机会 [10] - 投资应聚焦于价值,而非利用信息差进行零和游戏 [80] -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投资于价值,而非长期持有错误公司 [81] 商业模式与赛道选择 - 好赛道不会进入低毛利阶段,低毛利通常源于差异化不足或商业模式较差 [24] - 创业者应选择自身有深刻理解且具备产品差异化的领域 [24] - 全球化不应盲目追求,而应在具备实力和需求时自然推进 [97] - 企业成功最终依赖产品力,而非营销或扩张速度 [97] 创新与竞争策略 - 创新应聚焦于满足用户需求,而非单纯追求差异化 [51] - 许多成功企业采用“敢为天下后”策略,通过后发制人占据市场 [52] - 模仿与创新并非对立,多数成功企业从模仿起步并逐步优化 [55] 公司案例分析 - 苹果的商业模式优于可口可乐,因用户对价格不敏感且忠诚度高 [105] - 拼多多的成功源于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用户和供应商均受益 [118] - 茅台等优质公司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仍保持稳健经营 [94][95] 风险与决策 - 高风险投资需基于深度理解,避免参与不懂的领域 [90] - 个人投资应避免使用杠杆,防止因短期波动导致重大损失 [90] - 创业者不应为创业而创业,需有明确想法和强烈内在动力 [18][36] 学习与适应 - 学习的核心是掌握学习方法,而非单纯积累知识 [19] - 面对新技术如AI,应保持开放但谨慎,避免依赖工具替代核心思考 [6][9] - 适应变化需克服恐惧,主动学习必要技能而非盲目追逐所有新知识 [20][21]
团购站长“薅羊毛”,滥用“仅退款”破坏的是整体消费环境
搜狐财经· 2025-10-30 05:54
| | 5L*4栖/箱 五湖一级大豆油 | | =174.99 | | 500mL*24瓶/件 百事可乐 | =52.98 | CALL ST | | 申请退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 | 81 | | | | | | | 申请退款 | 再次购买 | | 申请退款 | 再次购买 | | 250mL *24罐/箱 红牛腹空素 | +119.99 = | | | 20L/桶 一级大豆油 | | =169.99 12 | | 480mL*15瓶/箱 元气盘材置。 | +49.99 | | | 申请退款 再次购买 | | 同 | | 申请退款 | 再次购买 | 199 | 申请退放 | = 两次购买 | | 330mL*12罐/型 营药柠檬味 | +24.99 | | | 20L/桶 福之泉大豆油 | | =174.99 | | | $57.99 | | | 1 11 17 | | | | | = | | 445mL*15瓶/箱 农夹山鼠水_ | 0 | | | 申请退款 再次购买 ...
百事集团陕西生产基地投产:投资中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搜狐财经· 2025-10-29 22:21
战略布局与市场加码 - 百事集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首家生产基地于西安正式投产,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第十家食品工厂,标志着公司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 [1][3] - 公司视中国市场空间巨大,投资中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体现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1][12] - 该陕西生产基地是百事五年内在中国连续投资建设的第五家工厂,建成后将更好地服务西北七省份的广大市场 [3] 生产基地规模与投资 - 陕西生产基地首期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年产能约2.5万吨,项目首期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预计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 [3] - 该基地将创造超过40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覆盖农业、制造、销售和物流等多个上下游产业 [3] - 工厂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13个月,刷新百事全球建厂速度纪录,展现了“中国速度” [3][7]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 工厂通过国际权威的Bre-TUV低碳卓越级认证,并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建设全周期,致力于实现生产“零废弃” [3][7] - 通过土豆皮渣厌氧发酵产出生物天然气、淀粉水离心回收、水分冷凝再利用等工艺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7] - 工厂积极部署生物质能源设施、光伏发电设备,并全面采用绿色电力,致力实现以可再生能源驱动绿色生产 [7] 数智化与技术创新 - 工厂引入高效水电热能源管理系统、两条世界领先的数控自动化生产线及全栈智能监测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协同 [7] - 百事自主研发的AI模型结合视觉识别系统自动调整工艺参数,以提升产品品质和原料利用率 [10] - 生产基地在百事全球首次尝试生产系统模块化设计制造,实现生产系统4倍速安装,投产一周生产效率即超过80% [10] 供应链优化与本地化 - 陕西生产基地将“直连”百事位于陕西、甘肃、内蒙古的数十家土豆农场,大幅缩短供应链路径,减少原料运输碳排放 [1][4] - 经过40多年发展,百事在华业务网络包括70家农场、60多家饮料灌装厂、10家食品工厂及一个亚洲研发中心,雇用超过2万名中国员工,本土化率几乎100% [11] - 公司制定了“在东方,为东方”的市场与研发策略,从中国美食文化中汲取灵感进行产品本土化改造 [11]
两大新厂投产,可口可乐放不下供应链
北京商报· 2025-10-20 19:15
供应链网络战略布局 - 公司在中国陕西与河南的两大新厂建成投产,大湾区智能绿色生产基地完成主体封顶,构建覆盖西部、中原和沿海地区的更具韧性和敏捷性的全国供应链网络 [2] - 近三年公司已对五个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投资,涵盖工厂建设、产能扩容以及智能改造 [2] - 公司联动中粮和太古两大装瓶合作伙伴,通过强化区域供应链网络和深化本土价值链来响应市场变化 [3] 新厂产能与技术升级 - 陕西西安新厂作为西部核心枢纽,规划7条饮料生产线和1条糖浆生产线,具备多品类协同生产能力,以提升西部地区的市场供给能力及服务效率 [2] - 陕西新厂配备多条数字化生产线及智能供应链中台系统,融合AI技术,集成采购、能源、生产、物流等数据,实现全流程智能调度 [2] - 河南郑州新厂是太古可口可乐120亿元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年产能将超过100万吨,投资超9亿元 [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运营 - 河南新厂集成智慧热水中心、智能制冷、光伏发电等30多项节能减碳举措,其中智慧热水中心综合利用热能减少蒸汽用量60%以上 [2] - 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已有11家工厂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12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3] - 郑州新厂集成了公司发展60年累积的最全面可持续实践及持续创新 [3] 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 - 可口可乐在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蝉联食品饮料品类榜首,整体排名第14位,品牌价值达1199.79亿美元 [4] -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共同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在剩余10%的市场中,国产品牌如大窑、北冰洋、冰峰、元气森林等展开激烈角逐 [4] - 国产品牌在细分市场凭借怀旧营销、地域认同及无糖气泡水等新概念产品形成竞争优势 [5] 投资动因与市场机遇 - 公司加码中国旨在优化供应链韧性,其西部、中原、沿海的三角布局可依托郑州等枢纽辐射亿级消费者,并以西安新厂补全西部供给短板,降低物流成本与市场响应时间 [5] - 中国饮料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健康化、多元化需求凸显,公司通过多品类生产基地布局适配无糖碳酸、功能饮料等细分赛道增长红利 [5] - 近三年升级五大生产基地既是应对当前市场竞争,更是为了布局下沉市场与新兴消费场景,巩固外资品牌在华市场份额 [5]
营销一把手履新,百事饮料业务迎变
北京商报· 2025-10-16 23:13
人事任命 - 前雀巢中国咖啡业务负责人姜海英将履新百事大中华区饮料首席营销官 [1][3] - 姜海英在雀巢任职期间成功重塑脆脆鲨品牌定位,将其转型为脆零食品牌,成为大中华区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3] - 姜海英成功将奥利奥品牌冰淇淋引进中国市场,并推动冰淇淋业务由负转正,重回到增长轨道 [3] 公司业绩 - 百事公司2025年三季度国际饮料业务有机收入同比增长6% [1][5] - 增长主要得益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市场的贡献,中国市场的经验和模式为国际饮料业务增长提供支撑 [1][5] - 百事国际饮料特许经营三季度净营收12.91亿美元,营业利润4.36亿美元 [5] - 亚太食品公司三季度净营收11.15亿美元,营业利润1.51亿美元 [5] - 百事公司全球食品和饮料销量剔除定价和外汇波动,在三季度下降了1% [6] 战略调整 - 百事公司今年启用新的运营模式,设立国际饮料大区,整合所有国际特许经营饮料运营单元 [5] - 新运营模式下,中国市场被整合进端到端单一管理的结构之中 [5] - 2025年4月,元老姚炜炜重新回归管理大中华区饮料业务 [5] - 百事可乐转向更小的包装尺寸以吸引注重价格的消费者,这种转变影响了销量但提高了收入 [6] 市场观点 - 专家认为姜海英的任命是百事新运营模式落地的延续,其经验有助于结合中国消费趋势强化竞争优势 [6] - 观点指出百事公司饮料板块在大中华区一直被可口可乐压制,营销一把手换人有利有弊 [6] - 随着中国饮料行业持续发展,新生代对大品牌依赖度下降,行业将步入百花齐放的节点 [6]
大摩最新评级百事可乐,目标价165美元
智通财经· 2025-10-14 21:5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大摩给予百事可乐持股观望评级,目标价为165美元 [1] - 公司当前市值约为2035.83亿美元 [1]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至2028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8.16美元、8.12美元、8.55美元和9.07美元 [1] - 对应市盈率从2025年的18.6倍逐步降至2028年的16.6倍 [1] - 股息收益率从2025年的3.4%稳步提升至2028年的4.2% [1] 第四季度业绩驱动因素 - 第四季度每股收益预计实现中十位数增长 [1] - 增长得益于生产率提升、国际饮料业务加速增长、汇率优势及费用控制 [1]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北美零食业务关闭两家工厂并削减7000名员工,推动自动化水平提升 [1] - 北美饮料业务通过多年制造和分销调整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1] - 全球能力中心已显著优化劳动力和自动化效率 [1] 营销与广告策略 - 营销支出占销售额比例略有下降 [1] - 通过生产率提升和数字支出优化维持了广告效果 [1] 国际与北美业务表现 - 国际饮料业务第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5%,但预计第四季度恢复增长 [1] - 长期占总营收40%的国际业务仍被看好 [1] - 北美饮料特许经营方面,近四分之一装瓶业务已特许经营,未来将采取更多区域性特许经营模式 [1] 估值与同业比较 - 目标价基于2027年18倍市盈率测算 [2] - 较可口可乐、宝洁等大型股同行平均存在约10%的折扣 [2] - 折扣考虑美国市场份额趋势较弱及潜在再投资需求,但被生产率提升和国际增长潜力部分抵消 [2] 增长驱动因素 - 增长驱动包括国际业务高利润贡献、北美饮料利润率扩张、零食业务通过降低固定成本结构优化成本曲线 [2] 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涵盖零食收入复苏、国际业务强劲表现、毛利率提升及北美饮料市场份额复苏 [2] - 下行风险涉及再投资回报率不足、宏观经济波动、北美业务量复苏缓慢、商品与汇率波动、饮料市场份额持续低迷及GLP-1药物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2] 业务展望 - 第四季度国际饮料业务将恢复增长轨迹,整体收入有望改善 [2] - 生产率提升将通过调整零食业务成本和资产基础应对前期收入不及预期问题 [2] - 公司通过创新和成分升级进行再投资 [2] - 北美饮料业务中,百事品牌因零糖产品组合强劲表现趋于稳定,但大摩对整体增长仍持谨慎态度 [2]
百事第三季度营收超1700亿元,CEO大赞“全球韧性”,中国市场却成了“隐痛”?
36氪· 2025-10-10 17:56
公司整体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至239.4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百事公司的净利润为26.0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90美元 [4] - 前三季度归属于百事公司的净利润为57.00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4.15美元 [4] - 北美市场零食和饮料销量下滑,而拉美和亚洲市场销量上升 [2]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在财报中未被单独点名表扬,也未披露详细数据,存在感稀薄 [1][2] - 公司首席执行官坦言,全球业绩喜人但消费者依然保持谨慎,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4] - 2024年百事全球饮料业务销量增长1%,但在中国市场的饮料销量出现低个位数下滑 [5] - 近两年公司更强调中国市场的咸味零食业务保持或增加了份额,对饮料业务则避而不谈 [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至2024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从60.6%增至61.11%,而百事则从30.3%降至29.52% [5] - 可口可乐在2024年第四季度已重新实现中国市场销量增长,其旗舰产品市占率扩大 [5] - 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凭借无糖可乐抢占先机,2024年其零度可乐在华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而百事直到2023年才在中国推出无糖生可乐 [10] - 中国饮料市场竞争加剧,新茶饮、功能饮料、本土汽水品牌百花齐放,对百事构成外部压力 [14] 本土化策略与执行 - 公司通过赞助热门综艺、签约流量明星、推出节日定制包装和广告等方式尝试融入本土文化 [8] - 公司开发了中国特色口味的零食和饮料,并收购本土零食品牌“百草味”以布局电商渠道 [8] - 公司推出的佳得乐电解质水、Pure Leaf纯茶饮等新品类未能成为现象级爆款,消费者对公司的认知仍停留在碳酸饮料 [8] - 公司尝试在线下加码布局三四线城市市场,并与连锁餐饮企业深度绑定以提升产品触达率 [10][11] 渠道挑战 - 公司早期在华自建装瓶厂导致渠道网络零散,后与康师傅控股结盟,将装瓶和分销交由后者负责 [12] - 与康师傅的合作虽扩大了销售网络,但也导致公司对市场一线的敏捷度和控制力下降 [12] - 渠道建设的迟滞直接限制了各项本土化策略的落地效果,渠道深度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 [14] - 公司食品业务在华仍保持增长势头,在薯片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可能试图以零食板块弥补饮料板块的失利 [14]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航空股盘前普涨 多位美联储官员将发声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9:39
美股盘前市场表现 - 道指期货上涨0.13%,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04%,纳指期货下跌0.04% [1] - 达美航空盘前股价上涨超过5%,其第三季度调整后营收为1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71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53美元 [7] - 美国航空和联合大陆航空盘前股价上涨近4%,捷蓝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上涨超过2%,西南航空上涨近2% [8] 欧洲市场表现 - 德国DAX指数上涨0.35%,法国CAC40指数上涨0.39%,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29%,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上涨0.05% [2] - 劳埃德银行盘前股价下跌超过2%,该行预警可能需追加拨备以补偿汽车贷款错售客户,目前已预留11.5亿英镑相关成本 [9] 大宗商品市场 - WTI原油价格下跌0.34%至62.3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0.30%至66.05美元/桶 [3] 公司财报与业绩 - 达美航空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6美元,接近此前指引5.25至6.25美元的高端 [7] - 百事可乐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至239.4亿美元,核心每股收益为2.29美元,公司重申全年业绩指引 [8] - 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至9899亿新台币(约32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9628亿新台币,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逾30% [9] 宏观经济与市场情绪 - 标普500指数自4月低点以来已反弹36%,估值升至与以往过度亢奋时期相当的水平 [4] - VIX指数突破17,衍生品交易员正在增加保护性仓位,以防大型科技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4] - 交易员正在为年底前美联储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冲风险,关注通胀过热与就业市场降温的挑战 [5] 债券与外汇市场动态 - 纽约联储代表全球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降至逾十年最低水平,两个月内减少1300亿美元 [5] - 对冲基金加大美元看涨期权押注,12月前到期的欧元兑美元看跌期权交易量达到看涨期权的三倍 [6] -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警告,若美国财政压力持续加剧,美国国债可能面临丧失避险资产地位的风险 [6]
百事可乐启动“渴望燎原计划”,向山区孩子捐赠数字化教学设施
新京报· 2025-09-30 09:12
在揭幕仪式上,百事集团大中华区公共政策与政府事务及社会影响力事务负责人焦燕表示:"'渴望就可 能'不仅是百事可乐的品牌精神,更是我们在'百事正持计划'框架下将品牌精神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又 一实践范例。我们相信,科技能够成为赋能每一份渴望的桥梁。通过'渴望燎原计划',我们希望让山区 的孩子们也能触摸前沿科技。" 长期以来,百事可乐始终关注中国本土的发展需求。未来,百事将依托"乡村赋能中心"的规模化平台, 持续探索"科技+公益"的多元落地形式,将人形机器人互动课堂、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创新体验带入更多 山区。通过丰富"乡村赋能中心"教育服务内涵,为教育普惠与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科技公益 路径。 编辑唐峥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9月29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百事集团旗下品牌百事可乐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 金会,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上普雄民族学校正式揭幕"渴望燎原计划"。这是百事可乐首次将人 形机器人家族成员之一"百事酷宝"带入大山深处,通过捐赠数字化教学设施、开启互动公益课堂等方 式,为乡村教育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渴望燎原计划"旨在助力大山的孩子们拥抱前沿科技。此次百事可乐捐赠的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先进的 ...
快消人的人生比剧本更离奇,我卖了7年可乐,7年豆奶,最后选择去杀猪
36氪· 2025-09-26 17:35
行业整合与人员变动 - 百事中国区与康师傅于2012年3月达成战略联盟,百事将24家中国装瓶厂移交康师傅运营[3] - 整合后康师傅管理层实施架构和考核调整,引发百事老员工抵触情绪[5] - 康师傅董事长批准5亿元补偿金,99%员工选择离职,赔偿总额近10亿元,1.5万员工中近1万人离开[5][6] 渠道冲突与价格体系 - 维他奶2018年电商销售增速达300%,但线上低价策略导致传统渠道价格体系紊乱[11][13] - 线上售价跌破出厂价,电商渠道从分销商仓库直接发货,造成线下批发价暴跌:原味豆奶批发价从40元/箱跌至30元出头[13] - 公司对跨区域窜货处罚力度不足(每箱罚款20元),进一步加剧渠道混乱[14] 组织管理与内部矛盾 - 维他奶传统渠道与电商团队形成对立,中层管理者推诿责任,内部出现派系斗争[15][16] - 2022年激进改革未能解决渠道库存和人员问题,2023年CEO离职半年未补缺,亚太区总裁远程管理失效[17] - 公司裁撤数百名促销员,前线团队士气低迷,业务员填表时间超过市场工作时间[17] 行业趋势与人才流动 - 电商崛起深刻改变饮料行业游戏规则,传统快消企业面临渠道转型挑战[11][19] - 快消行业资深员工(如宝洁系、可乐系)大量转行至新消费创业或传统农牧行业[19] - 外企和港企的严格流程文化(如百事、维他奶)与本土企业务实风格形成对比[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