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道建设

搜索文档
套壳、续训、洗水印?如何看待疑似某厂员工的自爆?
虎嗅· 2025-07-07 17:55
之前我被某厂举报过,所以写这类文章特别谨慎。 1. 6 月 30 日:华为开源盘古-7B 稠密模型和 Pangu Pro MoE 72B; 2. 7 月 4 日:GitHub 帐号 @HonestAGI 发布论文,用参数"指纹"法比对,认为 Pangu Pro MoE 与阿里 Qwen-2.5 14B 高度相似,疑似"套壳"; 昨天业内爆出了惊天大瓜一个疑似某厂员工的人进行了爆料,只不过我详细读了下,只根据现有信息量是无法下任何结论的,所以仅仅梳理一些信息,让大 家对事件进行下快速回顾: 3. 7 月 5 日:华为官方发布声明,否认抄袭,称模型"基于昇腾平台独立训练",并质疑论文方法学; 4. 7 月 6 日凌晨:本次长文爆料者自称盘古四纵成员,详细描述多次"续训套壳"、内部治理失衡及人才流失等情况; 5. 7 月 7 日:多家科技媒体跟进报道,社区继续对模型权重展开对比实测。 是否真实抄袭这个是没办法验证的,他至少缺乏原始训练日志、算力租用凭证、完整 git 历史等更硬核证据。 事实上,这里的是否抄袭我是并不关注的,假定爆料者确实是HW员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份材料呢?又应该如何从管理角度与个人安全角度 ...
信息差:如何逼一个小女孩离职?
虎嗅· 2025-06-05 14:35
信息的重要性 - 信息是战略的载体,有效传递信息才能使愿景变为现实 [2] - 咨询公司通过专业知识传授和信息传输效率优化帮助企业提效,包括技术工具整合、战略设计、品牌策略等项目 [1] - 软实力提升项目如领导力培训、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信息侧的建设 [1] 信息失真与耗损 - 信息传递遵循扩散压缩模型,扩散过程中因各方利益需求导致战略目标失真和资源浪费 [3] - 团队规模影响信息传递效率:10人内团队信息耗损最小,80人时失控感强烈,200人以上信息杂乱失真 [5] - 压缩过程中信息被简化或隐瞒,管理层难获真实反馈,影响决策和执行 [6] - 战略与执行的最大鸿沟在于信息解读,需通过纠偏过程将不确定战略转化为确定任务 [10] 信息通道建设 - 大公司通过多提供context而非control提升决策效率,内部信息透明是关键 [11] - 公司规模扩大后需增设PMO等角色及各类会议(周会、月会等)同步信息,跨部门千人项目信息同步成本极高 [12][13] - 信息通道建设三要素:穷举公司所有信息、定义处理逻辑、保证流通通畅 [15][16] - 信息分类包括员工(人效、能力等)、项目(风险、成本等)、资源(资产、供应商等) [18] 信息行为映射 - 项目周会生成风险、进度、成本等技术路径信息,事故报告和复盘也产生同类信息 [20] - 1V1沟通涉及人员能力、状态、离职风险等,晋升答辩会聚焦人员能力评估 [20][21] - 匿名反馈可暴露制度漏洞和文化氛围问题,负能量监测关联团队隐患 [20][24] 负面信息管理 - 员工不愿提出问题源于信息出口缺失,需分类处理如福利漏洞、加班、团队利益冲突等问题 [25][26] - 需为负面信息建立发泄渠道,鼓励暴露问题但避免跨级上报,文化上宣导对事不对人 [27] - 负面信息需受监督管控,隐藏会滋生负能量,关键是为其留出输出通道 [27][38] 信息分级与过载风险 - 需防止战略或私密信息泄露,不同团队对泄露标准不一,技术层面需防范业务/代码泄露 [29][30][31] - 信息分级必要,某些信息需限定触达层级,避免过度透明导致风险 [32] - 信息过载危害显著,低层级员工接触全量负面信息可能导致焦虑和绩效下滑 [34] 总结 - 信息失真难以避免,但可通过构建清晰通道、定义处理逻辑减少负面影响 [36] - 信息是团队协作和文化塑造核心,中层需平衡透明与分级,避免报喜不报忧 [37][38]